游记对旅游地地方性的影响研究
——以曲阜为例

2014-03-26 05:31唐顺英殷秀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3期
关键词:曲阜游记孔子

唐顺英 , 殷秀梅

(1.青岛大学 旅游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2.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1)

曲阜是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观光。游记是旅游者依据自身阅历、知识、体验的所思所想等对游览地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样式,能够表达游客内心的体验与感受,对地方性的再现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M.Young对澳大利亚戴因树(Daintree)与考验角(Cape Tribulation)地区的研究表明,旅游者赋予旅游地的地方性和促销材料试图传达的地方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了解旅游者的地方性可以提高促销效果[1]。游客根据对曲阜的感知创作出了许多游记,本研究分析游记再现的曲阜地方性和游记对曲阜地方性塑造的影响,可为曲阜市相关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和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地方性及地方性要素的研究

地方性是指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一些地方被认为是独特的、有纪念性的,这是因其独特的自然特征或“想象力”,或通过它们与重要真实事件或神话传说、历史名人等联系。地方性要素是指独属于一个地方,而且不能被其他地方复制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关于地方性要素的组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E.Relph认为地方是由物质环境、活动、意义3个基本要素组成的[2]。吴必虎等从3个方面进行地方性分析:(1)分析地理环境的独特性;(2)分析地方的历史过程,从中寻找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古代文化背景,从而作为地方性的构成要素;(3)分析当地现代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提炼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特性[3]。台湾学者吴淑华指出,地方性包括气候风土的自然轴、开发过程的历史轴、产业形态的经济轴以及风俗习惯的文化轴4个轴向[4]。本研究把地方性要素分为4个方面:不可移动的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 、水文等),历史上积累的实体要素(如建筑物、景观以及各种设施等),根植于此的社会文化(如历史上的名人、发生的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等)和经济的独特性(在世界或者区域经济网络中的独特性)。

1.2 游记再现地方性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的新文化地理学特别关注文本中所体现的地方性。现实世界的文化并不是依靠对物理特性的记录来呈现的,要体会现实世界的文化,需要阅读文字、图像和电影等文本再现形式所呈现的现实世界及其传递给人们的文化意义[5]。其中,游记就是这样一个适合研究的领域之一[6-8]。R.Phillips指出,地理学越来越对游记感兴趣,游记是富有信息的,是人们对地方和环境经历的有价值的窗口[9]。从文化地理学对游记再现地方性的研究来看,目前学者主要关注游记作者这一主体的文化背景、情感等因素与再现的地方性之间的关系。迈克·克朗提到:“在描写所谓的‘外国’文化这个确定‘他者’的过程中,构建了‘本国’文化的思想意识”[10]。D.Tavares等分析了1990年后出版的5部有关英国人到蒙古的游记,在游记作者眼里,蒙古是一个遥远的、充满神秘和神话氛围的地方,尚未被全球化影响而同质化,所以当看到蒙古城市中的现代性景观时有本能的抵触,因为现代性威胁到了游记作者心目中“遥远地方”的想象[11]。

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到游记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再现研究。S.Stepchenkova等分析了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旅行社网站上再现的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形象[12]。S.Choi等研究了相关旅游网站上再现的澳门旅游目的地形象[13]。冯捷蕴利用旅游者博客,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经济发展5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方旅游者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14]。张文等以携程旅行网上发表的大陆游客赴台游记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游客的基本特征、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重游意愿4个方面分析了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15]。王佳果等选取最具代表性的15篇肇兴旅游者文本,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7.0对其进行信息编码,分析了旅游者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感知和旅游体验质量,并且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了“想象”、“现代性”和“传统”的议题[16]。陈才等对100篇关于大连旅游的博客游记进行质性分析,系统地阐释了大连旅游的原始意象、诱发意象和复合意象[17]。以上学者虽然从游记的视角分析了游客对旅游地地方性的感知,但没有分析游记对地方性塑造的影响。

1.3 游记对地方性塑造的影响研究

文本在地方性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文本的创造者根据对一个地方的感知和认知,创作出再现该地方的文本,由于文本的形式利于传播,则使得看到文本的人了解了地方性,进而对地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美国地理学家D.Meinig指出,文学能够被利用来提供关于人类对环境经验的基本线索,作家们不仅描述这个世界,他们也有助于世界的形成。他们非常形象地制造出一些鲜明的映像,这些映像影响着公众对景观和区域的态度[18]。例如,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老舍《龙须沟》中的北京南城低收入居住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威塞克斯(Wessex)、华兹华斯《咏水仙》中的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等均证明文本对这些地方独特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游记作为一种文本,对地方性的塑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M.Haldrup等认为,旅游者的行为是不能与旅游地分离的,是通过旅游者和地方共同产生的。因此,旅游实践的研究强调旅游者不只是消费实践,一旦之后把这些经历诉说或者出版,就会产生、设计和展示了他们的地方[19]。M.Crang也指出,旅游业不仅是消费地方,而且是创造地方的动态力量[20]。王延东对古代嵩山的游记进行整理,分析这些游记对嵩山旅游地开发的重要价值[21]。很多游记对地方营销具有重要的作用。贾斯汀的希腊游记让读者看到那些美得令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希腊风景照片,使所有的人恨不得马上飞到希腊,沉浸到它的碧海蓝天中去,因此,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一个半月内创下超过100万人次的点阅记录,最高记录一天内有10万人次登录,后来整理成书《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激起了人们到希腊的旅游热潮[22]。许多旅游目的地网站会特意转载一些知名的游记,旅行社网站也收集了大量的游记,因为这些游记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既关注游记对曲阜地方性塑造的影响,也关注游记对曲阜地方营销的作用。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有关曲阜的游记最早始于元代学者、河南廉访使杨奂的《东游记》[23]。杨奂等于宪宗二年(1252年)四月遍游阙里圣迹后,写下4 000余言的《东游阙里记》,记述了拜谒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防山、尼山、孟母墓等先圣遗迹的经过,同时记载了鲁国故城、灵光殿等古代遗址,对研究曲阜的文物古迹很有参考价值。由于历史上有关曲阜的游记零散,难以进行系统的收集,未在本研究范围之内。以“曲阜”、“游记”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下载到国内游客曲阜游记32篇,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到10篇具有代表性的曲阜游记,本研究以这42篇游记作为分析的样本。

2.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1)把42篇游记都转换成.txt文件,并且合并成一个文本文档,然后运用ROST WordPrarser 中文词频分析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提取描绘曲阜地方要素的高频特征词表及其高频词汇的语义网络图(图1);(2)详细阅读42篇游记,将游记中与地方要素相关的内容摘录出来,以此作为后续的研究材料;(3)把高频特征词表中的高频词与所摘录的内容中意义相似的归为一类,并进行编码,总结这一类的特征。在所研究的游记资料中,游客较少对曲阜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感知,因此,把游记再现的曲阜地方性要素分为2个大的方面:一是实体要素,包括景观、建筑和城市规模等;二是社会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东方圣城、文化影响力、文化氛围等(表1)。

3 游记对旅游地地方性的影响分析

3.1 游记对地方要素的再现

3.1.1实体要素的再现。通过对游记的分析可以看出,游记中再现的曲阜实体要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 城市标志景点的一枝独秀。城市文化标志是指能够代表该城市文化特征的符号、元素和标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包括城市的历史遗迹、植物花草、时事人物、旅游景点及重要建筑等,它是城市发展的“名片”,是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载体[24]。城市文化标志是游客参观的最重要对象。对42篇游记中游客参观曲阜古迹的几率统计(表2)表明,三孔是游客参观的最主要的对象,这是由于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曲阜的文化标志和旅游标志。而曲阜境内的其他景点,由于开发力度不够或者处于三孔的阴影之下,游客所知甚少,因而参观者相对较少。② 城市建筑的古色古香。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建筑对一个城市而言是一种文化记忆。刘易斯·芒福德指出“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25]。不同的建筑风格、城市面貌、街道景观,通常是人们区别、认识不同城市文化的最直接途径。曲阜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明故城内分布着孔庙、孔府、颜庙以及历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国古都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同时也是游客最主要的参观地区。明故城城市建筑的古色古香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曲阜的建筑都很有特色,能让人感受到古色古香之美”[26]、“古城古色”[27]。还有的游客写道:“这座历经沧桑、文化底蕴丰厚的小城,没有高楼林立,没有尘世喧嚣,甚至看不到遭受商业意识俗化的迹象。青石结构的街道,古朴凝重的城墙,纯正厚实的人文,典雅和谐,散透着浓厚的儒家气息”[28]。甚至有游客是因为对三孔的建筑感兴趣而到曲阜参观的,“早就想亲眼看看这个闻名中外的古代胜迹。特别感兴趣的是三孔的建筑”[29]。③ 城市规模的相对狭小。曲阜是县级市,建成区面积仅为21.2 km2,城市规模较小。有8篇游记中提到对曲阜城市规模的感知。有人在游记中对曲阜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规模表达了惋惜:“曲阜很有名,但城太小。当年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现在只有曲阜还屈居县级城市”[30]。曲阜虽然城市规模狭小,但是知名度却很高,“世界人民有不知道山东的,有不知道济宁的,但没有不知道曲阜的”[27]。许多游客对曲阜狭小的城市规模与其在国内外很高的知名度之间的反差印象深刻。

图1 曲阜游记中高频词汇的语义网络

表1曲阜游记再现的地方性要素

Tab.1LocalelementsrepresentedinQufutravelwritings

地方性要素类型游记再现的曲阜地方性要素实体要素景观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尼山;周公庙;少昊陵;鲁国故城等建筑建筑迷人;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之美城市规模小城;县级市;规模不大;北方小城;曲阜很小社会文化要素圣城朝圣;神圣感;东方圣城;圣地名城;东方耶路撒冷;东方麦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发源地;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儒学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智和想象力;孔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曲阜以正统中国文化的根而存在;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如今的三孔,不仅仅是中国人自已的,也为世界所共享;三孔您给了我更多理由,使我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而自豪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氛围;浓浓的文化味;到处都能看见孔子语录;大街小巷都有对联;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孔子或者和他相关的传说无孔不成村孔姓人口占五分之一;在曲阜几乎随时都可以遇见孔子的后代游客呈现的具有负面地方感的地方要素 商业氛围曲阜,一个“靠孔子吃孔子”的曲阜。孔子几千年后的商业价值在这条街道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孔林门口商品不是假就是质量差;现在的曲阜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个商业城;曲阜三孔的商业气息太浓,这里的“野导游”多得令人心烦旅游市场秩序 马车夫、三轮车夫、出租车夫不停轮流陪你逛街;无论餐馆、导游或者是拉车的,都会可劲儿地追着你跑,张口拒绝了,他们依然会跟随着你,不厌其烦地陈述着他们的理由,有时候一跟就是一二里路,直到游客倒在尘埃为止;景点中的纪念品漫天要价;想不到圣人的后人竟然如此不厚道,怨不得网上曲阜的口碑不好;游完后感觉曲阜是我所到过景区中管理最混乱的一个,骗局陷阱几乎无处不在

表2 游客参观曲阜主要景点的几率

3.1.2社会文化要素的再现。游记再现的曲阜社会文化要素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从游记中记载的到曲阜的旅游动机就能看出曲阜作为圣城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对42篇游记中的旅游动机的统计表明,大约60%的游客到曲阜的目的是朝圣,大约38%的游客只是普通的观光,还有2%的游客是为了欣赏曲阜的古建筑。这说明曲阜作为“东方圣城”的宣传理念是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此外,游客对圣城的称呼是比较认可的,有7篇游记中提到了曲阜作为东方圣城的地位。如有的游客写道:“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成为了中国正统文化和传统文化基石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曲阜伴着这样的‘强音’,也成了公认的世界三大圣城之一”[31]。甚至有的游客指出:“曲阜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32]。也有游客把曲阜比作“教堂”,一个引发中国人神圣感和宗教感的地方[30]。曲阜除了是广为人知的孔子故里外,其实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游客把有关曲阜的介绍资料引用到游记中,说明其对曲阜悠久历史的认同。如:“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炎帝、黄帝、少昊徙都于此。曲阜,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公元584年定县名为汶阳,公元596年首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33]。曲阜之所以成为圣城,不仅仅是因为有孔子,还有其他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所以有的游客写道:“孔子是曲阜的骄傲,但曲阜不仅仅拥有孔子。在至圣孔子之前,元圣周公受封于曲阜;在孔子之后,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等,还有孔融、孔尚任等”[33]。②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曲阜的历史地位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在历代王朝尊孔崇儒的过程中形成。有7篇游记对曲阜历史文化地位的形成进行了说明。有的游记这样写道:“历代王朝的帝王对孔子的崇拜,逐渐形成今天的曲阜。孔子是留给曲阜这座城市最大的精神遗产”[30]。还有游客提到:“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方面,的确两千年无人可及”[34]。有游客引用了李泽厚评价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量,历经数千年各种内忧外患而终于能保存、延续和发扬光大,……,孔子尽管在当时的政治事业中是失败了,但在建立或塑造这样的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上,孔子却成功了”[35]。有些游客对曲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了总结,指出曲阜深扎着中国文化的根,如“在这里,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26],“曲阜因其有孔子而出名,孔子因其创儒学而出名,而儒学又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因此,曲阜以正统中国文化的根而存在”[36]。③ 浓厚的文化氛围。曲阜浓厚的文化氛围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9篇游记提及。有游客这样感叹到:“我从没在任何一个地方感受到有如此的文化氛围,逛了几天的街,不谈景点中的楹联,让我震惊的是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对联。无论是店铺、工厂还是普通老百姓家门口的两旁都有极富文化内涵的楹联。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对联中所包含的文化、传承”[27]。而这浓厚的文化氛围都与孔子有关,所以有的游客这样写道:“孔子是留给曲阜这座城市最大的精神遗产。走在曲阜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孔子’身影。孔子饭店、孔家菜、孔府家酒、孔子的格言语录以及各种商肆售卖孔子的画像、扑克,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30],“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孔子或者和他相关的传说”[37]。④ 无孔不成村。人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曲阜人是曲阜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始祖孔子代代相传繁衍形成的庞大的孔氏家族,一向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追封加谥孔子的同时,对孔子后裔也是倍加恩渥,使孔氏家族历经两千年而不衰,因此有俗语流行说:“阙里圣裔有十万,曲阜无孔不成村”[38]。有4篇游记中都提到:“孔姓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33,39]。甚至有的游客写道:“在曲阜几乎随时都可以遇见孔子的‘后代’”[32]。

3.2 游记对地方性塑造的影响

3.2.1游记成为地方营销的重要手段。游记再现的地方性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依据自身阅历、知识、体验的所思、所想等建构的地方性,这种地方性能够影响他人对地方性的认知。现代人的游记一般都记录在网络博客上,成为他人阅读地方性的材料。对旅游目的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而且不需要任何花费的促销手段。特别是名人如郭沫若、臧克家、李健吾的曲阜游记不断地被转载,收录于各种期刊上,甚至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成为他人了解曲阜地方性的重要资料来源,也成为曲阜地方性的重要营销载体。郭沫若1959年游曲阜的游记,1988年被收录于《郭沫若学刊》。当时他游孔林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40],这句话后来被许多游记所引,这说明前人的游记对当代游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臧克家1985年游曲阜所写的《孔府;孔庙;孔林——曲阜三日游感印》被刊登在了《炎黄纵横》上;著名作家李健吾1961年所写的《曲阜游记》,2008年同时被《文化月刊》和《新语文学习(高中版)》所收录。通过这些名人的影响和媒介的宣传大大扩展了曲阜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增强了人们对曲阜的认知。曲阜地方性通过游记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也是在不同人心中的一个建构过程,激起了许多人到曲阜的参观意愿。

3.2.2游记可为旅游地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① 游记中再现偏少的地方要素是今后旅游业开发和宣传的重点。从游记中可以看出,有些地方性要素在游记中体现偏少,如三孔之外的其他旅游景点、居民的民俗文化、曲阜的地方特产等提及较少,说明这些地方要素还没有充分地被挖掘,而这些要素对于曲阜地方性保持及其旅游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而应该成为今后曲阜旅游开发和宣传的重点。② 游记中再现的具有负面地方感的地方要素,成为改善地方形象的切入点。有些地方要素在游记中的再现是负面的,如居民的素质偏低、商业氛围过浓等。有的游客抱怨道:“现在的曲阜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个商业城”[31]、“曲阜三孔的商业气息太浓,这里的‘野导游’多得令人心烦”[41]。此外,由于个别旅游景点管理混乱,有的景点给拉客回扣,所以骗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游客的不满:“三孔以外的孔子故里、六艺城、论语碑林等景点给拉客的以回扣,因此做这种买卖的人千方百计骗旅客去这些地方”[42]。甚至,有的游客对孔林里被骗格外痛恨,对礼仪之邦的称呼产生了怀疑:“在孔林,有一个孔子后人以照相为名招揽游人”[43]。这些现象反映了曲阜目前旅游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再现的负面地方要素,曲阜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增强居民的好客意识,使游客在体验儒家文化的同时感受曲阜居民的热情,使曲阜作为“礼仪之邦”良好形象充分展示出来。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游记是游客地方感知的文本再现过程,由此可以了解游客所认同的旅游地地方性要素。游记中再现较少的地方要素是今后曲阜旅游开发与文化建设的重点。游记中再现的具有负面感知的地方要素可为旅游地管理提出改进的建议。

(2)游记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手段。网络是现代人旅游之前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而网络中的游记有前人旅游时的感想与体会,且配以图片,成为潜在旅游者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信息渠道。

4.2 讨论

游记再现的地方性是游客建构的地方性,这种建构要受到游客的主体属性、在旅游地停留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游客更多地是从满足自身功能需求的角度来感知地方,因此,游记对地方要素的再现可能具有片面性。另外,旅游目的地的地方营销有多种文本,游记作为再现旅游地的一种文本,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Young M.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Places[J].Australian Geographer,1999,30(3):373-389.

[2]Relph E.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Pion,1976.

[3]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21(4):496-499.

[4]吴淑华.从地方要素探讨博物馆的发展与空间形成:以台湾大型科学类博物馆为例[J].科技博物,2005,9(3):81-94.

[5]McCormack D P.Techniques and (Non) representation[M]//Thrift N,Whatmore S. Cultural Geography: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II).New York:Routledge,2004:4.

[6]Barnes T,Duncan J.Writing Worlds:Discourse,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M].London:Routledge,1992.

[7]Duncan J,Ley D.Place/Culture/Representation[M].London:Routledge,1993.

[8]Hugill P,Foote K,Mathewson K,etal. Rereading Cultural Geography[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4.

[9]Phillips R.Travel and Travel-Writing[M]//Kitchin R,Thrift 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Elsevier,2009:476-483.

[10]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5-76.

[11]Tavares D,Brosseau M.The Representation of Mongolia in Contemporary Travel Writing:Imaginative Geographies of a Traveler’s Frontier[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06,7(2):299-317.

[12]StepehenLkova S,Morrison A M. 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Russia:From the Online Induced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43-956.

[13]Choi S,Lethto X Y,Morrison A M.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site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118-129.

[14]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9):19-28.

[15]张文,顿雪霏.探讨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网上游记的内容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11):75-83.

[16]王佳果,王尧.基于NVivo软件的互联网旅游文本的质性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肇兴的旅游者文本为例[J].旅游论坛,2009,2(1):30-34.

[17]陈才,李兆元,刘心怡.大连旅游意象研究——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J].旅游论坛,2010,3(3):355-360.

[18]Meinig D. Geography as An Art[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83,8(3):314-328.

[19]Haldrup M,Larsen J.Tourism,Performance and the Everyday:Consuming the Orient[M].London:Routledge,2010:5.

[20]Crang M A.Cultural Geographies of Tourism[M]//Lew1 A A,Hall M,Williams A M.A Companion to Tourism.Oxford:Blackwells,2004:74-84.

[21]王延东.古代嵩山游记对当今开发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89-93.

[22]Justin.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3]孔祥林.曲阜历代诗文选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13-20.

[24]刘溢海.论城市符号[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112-116.

[2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6]海冰杏.曲阜游记[EB/OL].(2008-01-10)[2012-07-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2507801008154.html.

[27]刘超.曲阜游记[EB/OL].(2007-06-26)[2012-07-16].http://lyhedong.blog.hexun.com/10339789_d.html.

[28]赵武松.东方圣城的膜拜[J].山东文学,2011(7):71-74.

[29]吴稼荣.古城曲阜纪胜[J].中国经贸导刊,1991(6):22-24.

[30]彭治国.圣人、圣城、圣徒、圣迹——孔子故里曲阜记[J].优品,2010(10):68-79.

[31]王翎.曲阜幽思[J].福建乡土,2008(1):42.

[32]许江.孔子故里行[J].三月风,2006(2):24-27.

[33]胡琴.孔子故里曲阜行[J].对外大传播,2003(11):56-58.

[34]张国云,李松萍.那庙、那府、那林[J].科技潮,2000(7):58-61.

[35]江柳,江夏.曲阜浮想[J].中学语文,1986(5):53.

[36]刘保新.眼中曲阜梦中说[J].协商论坛,1999(5):27-28.

[37]李健吾.曲阜游记[J].文化月刊,2008(4):14-16.

[38]山曼.孔孟之乡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87.

[39]苗西.孔子故里访三孔[J].老友,2010(8):50-51.

[40]汪林.郭沫若游曲阜[J].郭沫若学刊,1988(3):79-80.

[41]寰宇周天.圣人故里,寻访先师[EB/OL].(2009-02-27)[2012-07-16].http://www.mafengwo.cn/i/549944.html.

[42]神马飞扬.周末游曲阜三孔的遭遇[EB/OL].(2006-06-08)[2012-07-16].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29-r905317-journals.html.

[43]黄东城.孔子故里行[J].文学自由谈,2005(6):156-160.

猜你喜欢
曲阜游记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山东·曲阜·孔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