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刍议

2014-03-26 22:40朱楚宏
关键词:正误规范化现象

朱楚宏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主要是指汉语规范化中的正误难辨现象。这是一个争议多疑点也多的话题。汉语运用中有无正误难辨现象,哪些是正误难辨现象,如何对待这些正误难辨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以致有人一度对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也产生了怀疑,要“扭断语法的脖子”。我们认为,以往的社会语文生活中汉语规范化的信誉度不高,主要是由于是非难断而又勉为其难造成的。

语言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由来已久,社会飞速发展给当代汉语演进带来的提速,更使规范化中介现象规模扩大频次提高,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更为突出。当前的汉语规范化,应该也需要关注正误难辨的中间地带。

一、汉语规范化面临困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汉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社会转型与学术繁荣,汉语规范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术繁荣期。除了国家语言文字法以及一系列规范标准(如简化字表、常用字表、通用字表、异读词审音表、异形词整理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等)的研制颁行之外,还有围绕社会语用规范现象进行的深入研究,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运用研究上,都产出了一批丰硕的成果。

当然前进中也有不足。汉语规范化中,学界有一种认识的误区:既然是语言规范,就应该强调语言的稳定性。人们只看到了稳定性,而忽视了变异性,有认识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当语言生活中出现变异时,常有责难之声;当发展出现不平衡时,人们感到接受不了。

面对汉语规范化的种种尴尬,人们不得不思考规范观的问题。近些年来,如何对待汉语的动态发展,如何处理正误难辨现象等,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有关规范观的这些讨论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规范观必须变革。科学的规范应该充分考虑到当今社会语言的多元化,“语言的规范性是相对的”,“语言的变化与发展是绝对的”。二是规范要面对语用现实,“宽容对待”、“重视动态”,实现由静态语文规范观到动态语文规范观的转变,从语用价值方面来探讨动态语言现象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作用。三是规范观是动态的历时的。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引导观”、“发展观”,有学者认为我国语言规范观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匡谬正俗、纯洁语言规范观、追认观、阶段观、选择观、预测观、服务观等几个大的阶段。[1]这些研究对于汉语规范化的理论构建与工作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又显得千头万绪,不免让人眼花缭乱,有时甚至会无所适从。

就汉语运用与发展的整体看,汉语规范化现象有两种:正误标准明确现象与正误标准不明确现象。如果说当前规范化工作还有欠缺的话,那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标准明确现象,常常是规范不到位;对于标准不明确现象,则主要是规范过度。语言既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又具有渐变性的一面。尽管稳定性是基本的主要的,但渐变性也不可忽视。就语言规范现象来说,正误明确的部分是稳定的,正误难辨的中介现象是渐变的。对于前者,仍应坚持传统语文规范观;对于后者,则需要观念更新。人们所说的变革规范观,主要是针对后者。纷繁的语言实践中大量的存在着正误难辨现象。因此,只有确认了规范化中介现象,新的科学规范观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

退后一步天地宽。如果我们对那些是非难辨现象,不急于对错定性,可能会少一些麻烦,这样也许会更符合汉语发展的现实。承认中介现象,并不是放弃汉语规范化,而是从另一个层面科学思考规范化。当前汉语正面临着社会时代的种种冲击,现代化又迫切需要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和谐的语言生活,首先要对语言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近十多年来,汉语规范化的中介现象,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人们认识到,正视并研究中介现象,将可以澄清一些认识,化解一些难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中介现象是汉语规范化中纠正失误提高声誉的关键。

二、确认中介与解释中介

汉语规范化的中介现象,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宽的话题。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过渡现象都带有中介现象的性质,如地方普通话、克里奥尔语等。就语言系统变异的角度来说,中介是指正误标准不太明确的现象。

中介现象有许多难题需要探讨。确认中介现象与解释中介现象是两个基本问题,也是两个难点。一是确认。汉语规范化需要改变观念,是因为当前汉语规范化中存在标准不明确现象。如何确认中介现象呢?一般来说,正误难辨现象中,离正误中间值越远,其正误分界越清楚;离正误中间值越近,越有可能成为中介现象。同时,离正误中间值越近,越容易产生分歧。这是因为:一是语言事实的复杂性,二是认知主体的复杂性。

语言事实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自身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记》中举了几个滥用简称的例子:

民品(民用产品)/达标(达到体育标准)/死缓(死刑缓期执行)/人流(人工流产)/ 糖心病(糖尿病性心脏病) /内矛(内部矛盾)[2](P118~119)

现在看来,这几个简称中,除了“内矛”外,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达标”、“死缓”已经定型,取代了全称;“民品”、“糖心病”与全称并行,各得其所;“人流”在一定范围内也比较通行。[3](P38~39)《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了“民品、达标、死缓、人流”等几个词。

认知主体的复杂性主要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发展变化感受因人而异,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成语“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现汉第6版)这无疑是个贬义成语,但在下边的句子中却不能作贬义理解。

(1)地质工作者是幸福的,在美不胜收的壮丽江山里,胸中的诗情画意早已蠢蠢欲动。

(2)因欧美暑假即将结束,一年中仅有的窗口期行将关闭,各国文人蠢蠢欲动,新书潮眼看开闸泄洪。

(3)(不惟贵阳,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亦频频提出要求供暖线南移的议案、提案)即便地方蠢蠢欲动,但主管部门似乎并不愿松动这条南北供暖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答曰:认知差异所致。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知主体对这种变动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性。因而人们对语词意义的理解也就不可能步调一致。现在说“敌人蠢蠢欲动,坏人蠢蠢欲动”,当然不错,但是这样说的机会不多了,因为对敌斗争的场合不大出现了,一部分人在用到“蠢蠢欲动”时就自然扩展了它的使用范围,也可用来形容某人(不一定是敌人、坏人)很想做什么且马上要行动的那种状态。而有的人对这种延伸用法又不一定能接受。于是,守成者批评,时尚者认可,人们会各持己见。

二是解释。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客观说明事实,二是要深入说明事实所蕴涵的原理。

解释事实,说明原理,就要还原语言生态,既要解释变异规律,还要有“规范度”的拿捏。在排列“好中差”时,需要周密思考、细致权衡,有时还要进行多次的自我否定。不作简单的对错断定,而要从学理上的描写与解释。例如,汉语中有“(数+物量)+名词性短语”的结构,没有“(数+物量)+谓词性短语”结构,可以说“一本书”,而不能说“一本买书”。当面对类似“一本买书”的不规范结构时,既要具体分析其结构关系,还要考察同类结构,从结构、语义、语用等多个层面做出合情合理地分析与说明。如:

a老师,北京几个有飞机场?

b一个获得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他幸运地比第二名快一秒钟冲线。

c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这三个句子中都有数量词“几(一)个”,数量词之后的结构都可看成谓词性结构(动宾结构),而不是名词性结构。不过,这三个句子在对错程度上有明显不同。按规范度,可以排列为以下不等式:a

a句的“几个”错位就改变了组合关系,因而显得不伦不类。应改作“……有几个飞机场”。

b句几种结构杂糅在一起,即偏正(“一个……冠军”)与动宾(“获得……冠军”)这两个结构重合。应将动词“获得”删除,维持偏正关系。这一句结构不合法,是表达不严谨口语变异,意义并不难懂。

c句基本没问题,尽管结构内部隐含歧义。孤立地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是个歧义结构,而当进入更大组合之后,其歧义自然消解。结构层次上,“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个结构可分析为:A“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动宾);B“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偏正)。进入“一个……”这个结构以后,B结构成活,A结构被淘汰。即在认知上人们选择了“数量+偏正短语”,而不认同“数量+动宾短语”。

对运用中的语言进行科学规范,至少要面对三组关系的区分:常规与失误、常规与突破、失误与突破。在这三组关系中,可以常规现象为基准,突破(活用、超常规)与误用都是对传统意义的颠覆,失误是对常规的负偏离,突破是对常规的正偏离。如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中的一个句子:“她从门外提进来一个塑料纸包,抖开,冲出一股酸溜溜的臭气,显示一大团纠缠在一起,蠢蠢欲动的猪大肠。”此句中用“蠢蠢欲动”描写猪大肠,生动而又幽默,就是一种突破性用法。

总体来说,失误、常规、突破,这三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可以从动机与结果两个方面考察。从动机上看,活用与误用最一般的区别是,活用是有意而为之,误用是无意而为之。当然,误用也有可能是有意而为之,是一种弄巧成拙;活用也有可能是无意而为之,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更重要的是看结果。从结果上看,活用与汉语的文化传统相适应,而误用则违背汉语习惯。失误、常规、突破都不是的,就应纳入正误标准不明确的中介现象。因而,从语用事实、语言规律、文化传统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化解正误难辨现象,是完全可能的。

三、显性中介与隐性中介

标准不明确的中介现象,又可分为显性的与隐性两种。显性标准不明确现象,主要是指语言运用中的形式与意义都是新的新兴的表达方式,新面孔新用法,即新词新语与新的组合形式等;隐性标准不明确现象,主要是指语言运用中的形式不变意义有变的表达方式,旧面孔新用法,即旧瓶装新酒现象,如词义引申、旧词复活、旧词新义以及词语组合之后出现的部分迁移用法等。

由于显性中介的与隐性中介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差异,目前人们并未将这二者同等看待。从整体上看,显性中介的共识更多一些,但也不无分歧。许嘉璐先生说:“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而对于隐性中介现象,则分歧更大,且批评的声音更多,人们多将其视之为不规范现象。以下转引资料二则。

一则是关于显性的中介现象的。在谈到标准很难明确,正误“很难处理”时,郭熙先生说,如有些词语的不同写法都具有可解释性:

山清水秀:山青水秀。名副其实:名符其实。

固步自封:故步自封。直接了当:直截了当。

不加思索:不假思索。勇往直前:永往直前。

另一则是关于隐性的中介现象的。楚山孤先生在谈到成语“美轮美奂”的意义变用时说:“《现代汉语词典》向前跨了半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向后退了一步。这里没有对错问题,只是说明语文界对‘美轮美奂’还在观察之中,没有形成共识。凡‘渐变词’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走到变异的终点,其新义为社会所接受;一种是遭遇抵抗,半途而返。‘美轮美奂’这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但相比之下,前一种可能更大点。”[4]

汉语规范化中隐性的标准不明确现象,有的是语言动态变异的正常过渡,有的是语言运用者的认知偏误,有的是语言表达自身的选择过程,有的是语言现象的延伸和不同语言现象的交叉融合。汉语规范化面对的是语言的生态系统,因而其正误的分界不一定是很清晰的。

搜集材料,澄清是非,解释原理,罗列现象,是中介现象研究的基本内容。搜集。搜集汉语规范化中有争议的语言现象;清理。清理与辨别对与错,确认是非过渡现象;解释。从语言构成与语境分布上分析论证其之所以处于过渡地带的理据;分类。归类排列,从语言运用与发展的走势上进行调查与预测。

隐性的标准不明确现象需要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研究。它分布于语音、文字、语汇、语法等不同层面,但仍以语义问题最为突出,许多词汇现象、语法现象往往也涉及语义内容,需要从词语意义以及语义关系上入手进行分析。因而词语意义规范的中介现象是讨论重点。它更隐蔽,更复杂,是正误难辨的中介现象中最需要讨论最难求得意见一致的一个个学术难题。胡适先生曾经说,在国学研究中,发现一个字的新意,对于研究者来说,其意义不下于发现一颗新的星星。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往往是人们看法不一致的语言现象,归纳起来,我们发现,人们分歧的意见往往具有相对性,因而,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将这些中介现象归纳起来进行描写。以下是笔者在内容上的初步构想与设置。

第一,汉语词义 (语词意义)规范的中介现象:望文生义与顾名思义,同音陷阱与同音双关,色彩误用与色彩变用,自相矛盾与矛盾对立,词性误用与词类活用。

第二,汉语语汇(语汇单位)规范的中介现象:新造词与生造词,缩略语的简与明,离合词的意义与结构,古语词的淘汰与复活,方言词的排斥与吸收,网络词的抵制与渗透,外来词的汉化与引进。

第三,汉语语法(句法组合)规范的中介现象:语法规范与语用规范,搭配不当与超常组合,成分残缺与成分简省,词语累赘与重复叠架,句式杂糅与结构递归。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J].语言文学应用,2002(1).

[2]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朱楚宏.汉语规范化的策略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楚山孤.补说“美轮美奂”[J].咬文嚼字,2007(5).

猜你喜欢
正误规范化现象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Hollywood
判断正误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正误辨析一例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