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贤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研究
俞家贤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探讨并研究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3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病患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病发的相关因素以及抢救措施等。结果30例病患中,有20例病患在取出了动脉鞘管后的25分钟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6例病患手术结束后于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4例病患在术后的2个小时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通过抢救措施的实施,5例病患思想意识在10分钟内开始清醒,其余25例病患心脏功能均在30分钟内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为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应在手术过程中,合理且准确地对病患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判断,以此为抢救工作的实施奠定好基础。
血管迷走;病患;心血管介入术;神经反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介入术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因介入术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操作也比较危险等,导致在介入术的实施阶段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状,威胁着病患的身体健康[1]。鉴于这种情况,下面笔者就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和总结其并发因素以及相关的抢救措施等。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3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病患,其中有20例病患为男性,有10例病患为女性,病患年龄为33-71岁[2]。
1.2 方法
30例病患均实施心电仪器监护,同时医护工作人员随时进行记录以及观察,从观察结果来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病迷走神经的病患其临床表现如下:1)心跳次数明显减少,频率下降到每分钟45-50次;2)血压比正常值低,面色惨白,先后出现心悸以及心慌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甚至还有病患出现了休克以及晕厥状况[1]。经病患实际情况的分析,采取了以下抢救措施:1)对病患姿势进行调整,病患呈侧卧状态或者有意将病患头部位置抬高等,并予以病患有氧治疗,禁止食用硝酸甘油;2)当病患血压下调时候,予以多巴胺的注射,接着快速注射相应的右旋糖酐液体,在此需注意的是如果病患存在足背动脉搏不良现象,则应及时对沙袋含量进行调试,以免病患受伤;3)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如果病患出现晕厥、头晕或者呕吐等现象,应把病患的头部偏向一端,且对心率仪器与血压测量器进行同步观察以及检测,确保数分钟以内这两个数值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最后根据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予以抢救。
通过观察和抢救,30例病患中,有20例病患在取出了动脉鞘管后的25分钟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6例病患手术结束后于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现象,有4例病患在术后的2个小时内出现血管迷走现象,通过抢救措施的实施,5例病患思想意识在10分钟内开始清醒,其余25例病患心脏功能均在30分钟内基本恢复至正常。
3.1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发因素
经观察和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发因素主要如下:1)由于病患自身对于介入术缺乏相应的了解和认识,在术前容易出现不良心理,比如紧张或者焦虑等,因病患的紧张,导致在拔管时容易刺激血管内皮系统,造成血管迷走神经的伸张力度过度激烈,继而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当手术结束且在拔管时,因对施针位置过度挤压导致血管舒张不适继而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3)在手术中,因沙袋影响作用导致失血现象发生,继而造成血含量下降;同时在手术结束后要求病患需要卧床大约12-24个小时,以确保侧面肢体不会受到碰撞,但该要求易造成病患出现尿潴留,造成膀胱肿大,继而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4]。除此之外,病患自身的疼痛感以及体能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
3.2 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抢救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预防抢救措施进行了总结,其主要如下:1)由于病患对于心血管介入术还不是很了解,且信任度还比较低,对此,在术前医护工作人员应悉心教导,将该手术的相关信息告知病患,消除病患所存紧张或者疑虑等不良心理,使其心情保持乐观以及轻松,同时病患在手术过程中应信任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治疗。2)如果发生血含量减少现象,尽管病患需在手术禁食,但应掌握好禁食的时间,通常在3-5个小时,坚决不可延长禁食的时间,在手术结束以后,应多饮水,尽量食用清淡食物,且要注意的是每次饮水量和进食量不可过多,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5]。3)为预防病患出现尿潴留,在介入手术过程中,专业医护工作人员对病患进行指导,使病患能够适应在床上卧位排尿的方式,通过正确指导,有效避免病患出现尿潴留,若病患依旧不能适应这种排尿方法, 需设置相应的导尿设施。4)在拔鞘管时,首先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构建完善的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时所需的一切药物以及设备;在拔鞘管的时候,动作必须要轻柔且准确,同时力度应到位,不可过于用力或者广泛地对压迫位置实施压制,以免病患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加剧其慌乱或者紧张的心理。5)手术结束以后,应告知病患手术效果良好,如果效果不佳则应争取病患家属的意见实施保密措施,将病患身心健康以及健康当作考虑的首要因素。
综上所述,心血管迷走神经这种病发症状比较危险,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拔取动脉鞘管后的25分钟内出现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患人数比较多,对此,在拔鞘管时应格外小心,同时为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应在手术过程中,合理且准确地对病患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判断,指导病患采取正确的方式,以此为抢救工作的实施奠定好基础。
[1]罗玲英,陈美金,程友等.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3):236-237.
[2]吕桂玲,王静,高义双等.低龄患儿心导管介入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02-703.
[3]郭宏毅.心血管病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分析和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7):19-20.
[4]刁晓兰,刘乾惠,石娟等.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J].全科护理,2010,8(6):508-509.
[5]阿依古丽.阿不拉.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3):171-172.
R619
B
1009-6019(2014)08-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