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措施

2014-03-26 05:50唐建忠
关键词:师范类教育学师范

唐建忠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一、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现状

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定位和开发的不力,是造成高职院校师范专业中公共教育学课程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如何发挥高职类院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是现今课程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整体而言,目前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公共教育学教学难度大,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教学理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有的院校过于强调理论层面的基础性知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理论教学之中,聘请专家、学者、客座教授,以期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也有的学校没有充分调查并分析学生的特点,按照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教学思维,采用拿来主义,将本科院校或者其他各类院校的公共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直接套用[1](P13);还有的高职院校将公共教育学变为走形式走过场的教学。这些现象对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工作而言,是十分有害的。

在目前高职院校师范专业的公共教育学模式中,黑板+教材+教师讲解仍然是主流模式。[2](P142)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是教学的基础,但是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和教学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凭借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不断去界定和再界定文本以及不断发现意义,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单纯的课堂讲解便显得十分单调,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面对大量理论性环节时,非常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学模式的单调,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的重要因素。

师范类公共教育学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对于选择师范类的学生而言,其所学课程主要的结构通常包括了两类知识:教育上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的专业知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都较为注重专业课程知识,却严重忽略了教育理论知识。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各大师范院校内,教育学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被列入公共必修课中,与体育、哲学等一同成为了非专业课,使师范院校的学生们感受不到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这严重影响到了教育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价值,使其成为一种摆设,使学生们感觉教育学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即便学了,将来意义也不大;同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师范生降低了对教育学这门课程的主观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师范生对教育学学习的积极性,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对这门学科的消极态度。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措施

自主教学是目前新兴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职业类教学和本科阶段学习。与传统自学不同,自主教学通过设立完善的体系,以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在实践中教学效果良好。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对自主教学这一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认可,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已有较长时间,但在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实施等环节中来。师范专业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其以后投入到教师岗位,自主教学的不足,容易导致形成“学生是教学的旁观者”[3](P88)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学观念的改进,是完成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措施。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过程。通过教学观念的改变,将以往的高职院校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变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在教学的根本效果上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达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教学观念的改进,是开展教学的灵魂与基础。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应该将公共教育学自身的要求和教学大纲,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及生源构成特点高度整合起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进行系统化定位,既要结合生源特征,在理论教学层面多下大力气,优化以及简化理论课程环节,但同时又不能够改变公共教育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与指标,应努力使教学理念和院校及学生的特征和需求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看法,他们的理论教育层次,他们希望如何上课,希望通过公共教育学课程学到什么等。这可以更好地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各个院校必须立足于自身高职院校的特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化导向。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体现自身的实力和科研水平,照搬照套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高薪聘请专家学者、客座教授,以期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但这些理念,违背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淡化了实践和职业化特征,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4](P36)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避免纸上谈兵,避免陷入理论研究的泥潭,以使公共教育学能真正学以致用。

用盲目高端专业的追星方式来教授公共教育学课程,当然并不能够达成教学的目的,相反还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得非常被动,失去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为此,高职院校的老师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面对较多的基本教学理论时,可以采用角色代入的方法,安排一项课程,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按照自己对教育和课堂的理解来设计课程,并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这一方式的突出优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会为此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这对于学生的课程设计、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等能力,有很好的训练,而这些能力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其次,通过这样的方式,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便于训练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师范类工作,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再次,通过学生的示范讲解,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可以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

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应该大力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范围,将公共教育学从单一的课堂说教式教学中拓展出来,建立并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可以与学校周围的社区、街道办沟通联系,定期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周围的社区开展普法、环境保护、敬老爱老等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可以由讲座、讲解等多种形式构成,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教师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穿插公共教育学知识点的讲解,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让第三人愿意聆听自己的讲解,并由此获得相关的知识。而在具体的主题宣传活动中,学生则可以将自己所学与所想,尽情地发挥与展示出来,这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公共教育学相关知识,还可以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而这些对于师范专业学生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值得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只要牢牢把握住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不盲目跟风与追捧,同时大胆借鉴与创新,相信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宋正海.中国现代师范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吴文俊.师范与师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武文.教育与教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梁书.高职教育的困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师范类教育学师范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