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03-26 10:55: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诺和诺和锐低血糖

朱 云

(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江苏 沐阳 223600)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朱 云

(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江苏 沐阳 223600)

目的 探讨使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肽)、餐后2 h血糖(2hPG)、餐后2 h C-肽、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同时诺和锐30组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诺和灵30R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注射胰岛素前比较,诺和灵30R组用药后HbA1c、FBG、FC-肽、2hPG、2 h C-肽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用药后HbA1c、FBG、FC-肽、2hPG、2 h C-肽、BMI等指标均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 hPG、BMI指标以诺和锐30组更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剂量、C-肽上升幅度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的次数,诺和锐30组少于诺和灵30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低血糖事件次数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且应用更为安全。

诺和锐30;糖尿病;诺和灵30R;血糖控制;低血糖事件

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胰岛β细胞是机体内胰岛素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糖毒性和脂毒性等因素,可促使胰岛β细胞凋亡、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早期、适时地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临床控制糖尿病病情、保护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重要手段[1]。受国情和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国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每日两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接受度较高。本文即对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 R每日两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本院住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DM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昏迷和胰腺炎等病史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8~72岁,平均(56.2±11.7)岁,糖尿病病程l~30个月,平均(14.2±12.1)个月,初诊6例。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20例,诺和锐30组患者基线HbA1c为(8.68±1.57)%、FBG为(10.74 ±2.86)mmol/L、空腹C-肽(0.15±0.11)ng/mL、2hPG为(14.91± 4.03)mmol/L、餐后2 h C-肽(0.26±0.17)ng/mL、BMI为(25.82± 2.37)kg/m2;诺和灵30R组患者基线HbA1c为(8.62±1.50)%、FBG为(10.66±2.73)mmol/L、空腹C-肽(0.16±0.09)ng/mL、2 hPG为(14.75±3.85)mmol/L、餐后2 h C-肽(0.25±0.16)ng/mL、BMI为(25.94±2.47)kg/m2。两组间一般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日常运动量恒定)、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2hPG)、餐后2 h C-肽、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同时诺和锐30组患者给予诺和锐30皮下注射0.3 U/(kg·d),每日早、晚餐前5 min按3∶2注射起始;诺和灵30R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0.3 U/kg,每日早、晚餐前30 min按3∶2注射起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患者住院10 d掌握检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方法及注意事项后予出院自行注射胰岛素、监测末梢血糖(统一用强生血糖仪及对应试纸)、门诊随访指导调整胰岛素剂量。3个月时复查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观察指标的对比(x¯±s)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与用药前比较,诺和灵30R组患者用药后HbA1c、FBG、空腹C-肽、2hPG、餐后2 h C-肽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诺和锐30组患者用药后HbA1c、FBG、空腹C-肽、2 hPG、餐后2 h C-肽、BMI等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 hPG、BMI指标以诺和锐30组更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剂量、C-肽上升幅度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的次数,诺和锐30组少于诺和灵30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低血糖事件次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诺和灵30R组1次、诺和锐30组0次),血糖达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1、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BMI、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次数的比较

3 讨 论

血糖持续增高对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可使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休息,克服高糖和高脂等因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对抗β细胞凋亡,使其功能恢复,有利于血糖控制。因此目前已经不再认为胰岛素是长期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后的最终手段。由于国情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胰岛素泵的使用和维护代价昂贵,较难以在临床推广;短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又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有其他疾病,用药种类较多。因此预混胰岛素每日1~2次给药方案较为贴近我国基层糖尿病患者治疗实际。

诺和灵30R含有30%的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临床应用后认为其能达到较好的血糖控制,但由于其在体内需由六聚体结构转化为单体结构后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起效较慢,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仍然存在不足。而诺和锐30为模拟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双相胰岛素类似物,含有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以及70%精蛋白结合性门冬胰岛素,可溶性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后更容易形成单体结构,吸收快而且峰值高,能避免常规短效胰岛素的延迟吸收,更为适合进餐后机体血糖升高对于胰岛素的需求[3]。与精蛋白相结合的门冬胰岛素则缓慢释放,长时间起效,可作为基础胰岛素的补充,更为接近机体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模式,能有效避免餐后血糖漂移。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应用灵活,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患者BMI的控制,且应用更为安全。

[1] 张永红.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口服药物控制不佳改诺和锐30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6):2877-2878.

[2]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41.

[3] 林李壮,陈鼎.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8):2669-2670.

R587.1

:B

:1671-8194(2014)32-0230-02

猜你喜欢
诺和诺和锐低血糖
浙江诺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工程(2024年1期)2024-01-25 06:37:16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诺和锐50、诺和锐联合诺和灵N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肝功能失代偿期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诺和锐30 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观察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28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非常2+1 简单控血糖
医院使用中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贮存方法的调查分析
护理研究(2010年25期)2010-05-14 1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