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4-03-26 01:30杨韶华周佾龙杨慧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病情

杨韶华 周佾龙 杨慧敏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作用机制复杂,病理类型多样化,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功能影像学、CT、PET等技术的应用使脑梗死诊断更加准确,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也趋于多样化[1],其中静脉溶栓对脑梗死的治疗仍有待深入研究,对此,将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于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尿激酶的静脉溶栓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自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53.5岁,入选标准:发病时间<6 h,属于急性脑梗死,意识分为清楚、昏睡以及昏迷等,患者瘫痪一侧肢体的肌力为0~3级,血压均在180/100 mmHg以下,经颅脑CT检查显示没有出血[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1.9±5.2)岁。实验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2.6±4.5)岁,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首先为两组患者静脉滴注250 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其中实验组患者30 min之内滴注150 ml生理盐水+150万U尿激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若症状无明显改善可追加10万U的尿激酶;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与实验组的用法相同。经过治疗后,为两组患者静脉滴注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10 d,每天滴注一次。在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24 h以后,指导其口服300 mg的阿司匹林,应用10 d,1次/d,10 d以后每天应用100 mg,长期应用10 d后进行颅脑CT的复查[3]。

1.2.2将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订的临床疗效及评分标准作为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的判断标准,为患者进行ESS的评分:①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增加时,表示病情恶化;②患者ESS评分有所减少或增加不足17%表示无效;③患者ESS评分减少在18%~45%之间时表示进步;④患者ESS评分减少46%~90%表示显著进步;⑤患者ESS评分减少超过90%表示基本治愈;重度功能缺损为31~45分,中度为16~30分,轻度为0~15分,评分范围为0~45分[4]。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栓后颅内出血1例,颅外出血3例,溶栓后2 h出现再瘫痪1例,患侧肢体肌力降至溶栓前水平,颅脑CT除外颅内出血后给予尿激酶50万U,重新溶栓成功。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ESS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ESS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因患者血管内皮受到损伤,血细胞通过粘附、相互集聚,保持一个高凝的状态,此外患者的纤溶系统受到影响,活性不足致使患者出现血栓及动脉粥样,血管壁因多种因素导致溃疡斑的形成及脱落产生微栓子,栓子随循环堵塞脑血管[5],当患者的脑血管阻塞后,梗死部位中心区的脑细胞可因几分钟的供血停止而死亡,因此脑梗死在临床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6]。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迅速,梗死灶包括中心的坏死区域和其中心附近的缺血半暗带,缺血灶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若患者的缺血状态及时缓解,血供恢复后脑组织有恢复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治疗的有效时间在6 h之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时间不超过48 h,病情渐进性发展,呈现阶梯状的病情变化,此时称为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7]。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体征及症状相对较轻,可随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为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必须及时有效的实施治疗,否则将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形成完全性的脑梗死。为缓解患者脑组织的缺血情况,减轻脑功能的损伤程度,减少脑细胞的死亡,可通过溶栓使患者梗死部位的血液循环逐渐恢复,血栓逐渐溶解消失,使脑组织恢复早期的再灌注。目前我国多采用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该药价格合理,效果良好,尿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可促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是血栓逐步被溶解,缓解梗死[8],尿激酶的剂量变化对患者的疗效影响不大,而剂量增加会使患者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本次研究中,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卒中量表中的得分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知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1] 刘明亮.不同溶栓治疗时间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80-181.

[2] 姜宝应.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9,43(1):26-27.

[3] 陈启元.不同时间窗进行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91-92.

[4] 李瑞华,管永泽.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6-48.

[5] 魏芳,文淑峰,赵皎皎,等.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医药,2011,6(11):1299.

[6] 李世英,颜红兵,王健,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0):880.

[7] 冯喜芳,郭英周.制半夏煎荆治疗脑梗塞溶栓后出血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135.

[8] 张步春,周志文,徐亚伟,等.静脉溶栓联合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荟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8):1961.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