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鹏
(云省宣威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云南 宣威 655400)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李绍鹏
(云省宣威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云南 宣威 655400)
目的 对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所接收的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醒脑静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予以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方面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出血采取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的方式予以治疗,效果明显,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依达拉奉;醒脑静;急性脑出血
在临床神经科中,脑出血是一种急重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该疾病治疗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预后的效果。一旦发生急性脑出血,那么脑损伤不仅是血肿自身的占位效应将直接损伤附近的脑组织,继发性的损伤同样极为关键,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自由基机制[1]。笔者将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所接收的49例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的方式予以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今具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98例患者均满足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将9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其中男37例,女12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0.5±8.2)岁。出血位置分布情况:31例为基底节区,7例为破入脑室,11例为脑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是(24.15±8.43)分。观察组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61.3±7.8)岁。出血位置分布情况:35例为基底节区,8例为破入脑室,6例为脑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是(23.65±8.51)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都予以利尿剂(速尿、甘露醇)进行常规性的脱水处理,同时对于患者所患有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2]。在上述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采取醒脑静予以治疗,即将5%的葡萄糖注射液添加到20 mL的醒脑静注射剂中,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依达拉奉注射剂30 mg,将其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溶液内,静脉滴注,2次/天[3]。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接受14 d的治疗。在进行上述治疗之前,患者本人或者是家属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之后方能开展治疗。
1.3 疗效判定。基本治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91%~100%;显著进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46%~90%[4];进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18%~45%;无变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0~17%;恶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在零之下。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观察组中有20例基本治愈,1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中有15例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总有效率为65.31%,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n)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1.08±5.3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6.72±5.56)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
2.3 不良反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急性脑出血所引发的直接损伤具体表现为形成脑血肿、局部脑血流量降低[5]。在脑出血发生之后,因为血肿在一定程度上压迫到了附近的微血管、脑组织,致使局部血流量极速下降,伴随着脑水肿的快速发展,在中心坏死组织附近形成了大面积的低灌注区,进而出现血肿附近缺血性损伤,脑缺血致使脑细胞膜磷脂内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生成许多的氧自由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脑组织的伤害。另外,脑出血出现损伤之后,在该区域内会出现极为严重的炎性反应,使多形核白细胞被激活,造成呼吸爆发,进而形成氧自由基。过多的氧自由基将会损伤脑细胞溶酶体膜,而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会释放到胞质内,进而使神经细胞受到更大的伤害,而血肿中的红细胞被破坏之后,将会产生许多的血红蛋白,其同样具有脂质过氧化的功能[6]。所以,将上述中所提及的各种自由基予以清除,对脑细胞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种主要措施。
现代药理药效学研究明确指出,依达拉奉是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该药物的分子量比较小且脂溶性比较大,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且具备极高的通透性,最高能达到60%,能够在脑中实现较为理想的治疗度,使脑中的自由基浓度减少,羟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消除,对白三烯合成予以制约,进而对内皮细胞进行有效的保护,发挥抗脑水肿的功效。此外,依达拉奉同时对血管痉挛干扰炎症递质的形成与作用、神经细胞损害作用等具有一定的抑制功效,进而能够有效缓解脑水肿与脑组织的损伤。通过研究发现,对急性脑出血采取依达拉奉予以治疗,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速血肿吸收,限制水肿的构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5.71%,能够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作为古方安宫牛黄丸的改良药剂,醒脑静注射液是采取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所精炼而成的,其不但将古方安宫牛黄丸中重症急救功能予以保留下来,同时还对制剂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使患者用药更加的方便,起效也更加的迅速。该药物主要是由四种中药构成,分别为郁金、麝香、栀子以及冰片等,该药物主要是运用在重症催醒、神魂谵语、中枢性高热以及保护中枢神经细胞不受损害等。醒脑静注射液主要包含的物质有冰片、麝香等,其中冰片具有通窍、醒脑的功效[8];而麝香具有醒神、通窍、通闭的作用,是对中枢性昏迷进行治疗时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药物,可以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提升大脑的神经功能。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会形成极强的互补功效,能够在对急性脑出血进行强化之后将其中的氧自由基予以清除,降低脑水肿的程度,进而提升治疗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与恶化率都比较低,同时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在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中,采取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的方式予以治疗,可以将脑中的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清除,保证神经元不受损伤,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1] 丁进京.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55-57.
[2] 王仲.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0):84-85.
[3] 黄丽萍.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02-1003.
[4] 安丽荣,魏广宽,王薇,等.醒脑静注射液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1001-1002.
[5] 王岩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364-364.
[6] 李鸣,周黎,罗成,等.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44.
[7] 罗海龙,张忠敏,董妍,.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1,11(12):28-29.
[8] 黄以隋.依达拉奉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0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62.
R722.15+1
:B
:1671-8194(2014)31-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