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上那些“Made in China”的港口

2014-03-25 09:49陈楠枰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年21期
关键词:港口建设

文 / 本刊记者 陈楠枰

看地图上那些“Made in China”的港口

文 / 本刊记者 陈楠枰

随着丝绸之路战略不断升级,有分析人士表示,相关概念股已经呈现出炒地图模式。如今,这一炒作风继续刮向“海上丝绸之路”,预计相关区域板块的港口、海运等相关上市公司均将成为掘金洼地。

今年以来,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广西、江苏等省区均公开表示,积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港口建设成为规划建设中的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线,把世界97个城市和港口,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共同享受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而这条项链包括全球经济总量的92.5%,贸易总量的97%。”

2014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高喊的“我们有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建港的实力”并非空谈,看世界版图上那些“Made in China”的港口,以港口为媒“加强海上互联互通以及发展海洋经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不仅仅是一个新构想、新提法,而足以成为照亮现实的新经济。

实干兴港

一港连四海,万箱接五洲。业内人士表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等多个省市区域均有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份巨大市场蛋糕面前获益,而上述地区的港口以及航运概念股将率先受益。

其中包括,宁波海运、宁波港、上港集团、招商轮船、中海发展、中海集运、渤海轮渡、日照港、连云港港、北部湾港、中远航运、珠海港、盐田港、深赤湾A、中昌海运和厦门港务等16只个股。

除此之外,海工板块亦利好不断,中国交建、振华重工、广船国际、中集集团等连日大涨,面向海外的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工程船舶等项目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连云港港:为港口开发创造基础条件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提出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构建通过中国连云港的过境货物运输通道及货物中转分拨基地项目。

“海上,以中哈项目为跳板,吸引日韩、东南亚运往哈国的货物及这些国家通过哈国运往第三国的货物在连云港港进行中转。同时,借助上合组织交通合作协议框架,吸引中亚国家更多企业将连云港港作为首选出海口。”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白力群说。

据悉,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25万吨级连云港区航道和10万吨级徐圩港区航道、配套围堤、吹填区工程以及锚地、导助航设施等,已于2013年10月完工并通过交工验收,有效缓解了建成多年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有力使不出”的问题。

马来西亚二桥项目

今年6月,作为连云港继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个实体项目,由连云港港口集团和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共同组建的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最新出台的《沿海开发六大行动方案》亦明确,加快推动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为龙头的进港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日照港:试点贸易自由港让信息共享

自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其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传志对他的“发挥日照港区位优势发展海铁联运、口岸联动、大陆桥运输、跨区域合作等”充满了信心。

“推进多式联运与物联网联动发展,把多式联运和物联网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慧应用,消除信息壁垒,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及无缝衔接。”

在杜传志看来,进一步提升日照港服务新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快多式联运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多式联运信息的的感知与采集,构建综合交通信息交换平台体系,实现各类信息在水路、铁运运输企业、物流企业、口岸查验等单位部门间的共享与流通。

北部湾港:在泛北地区打造中心港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部湾段,载重17.8万吨、长289米、宽45米的利比里亚籍货轮“劳伦斯号”稳稳地靠上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成为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建成后接待的第一艘巨轮。

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钦州港分别与柬埔寨最大的海港西哈努克港、马来西亚关丹港签署协议缔结姐妹港,将在相互通航、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友好城市等方面展开交流合作。

实际上,早在2013年,广西已经启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东盟共47个港口形成联盟,并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来自广西交通运输厅新闻中心的消息表示,未来几年,广西将加大北部湾港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国际港航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同时,扩大港口开放合作,推动完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和机制,鼓励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参股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港口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构建客货运“穿梭巴士”,加密货运航线,加强与东盟各国港口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开通海上邮轮,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圈。

海外建港

中国如何走向海洋?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任为民表示,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港口投资建设运营合作,将成为未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向。

其中,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频繁参与海外港口建设工程。从9月的阿什杜德南港口项目、里加自由港Krievu Sala岛投资建设项目、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再及之前的波特兰湾港口与产业园区开发项目、鲸湾集装箱码头项目、卡西姆港国际散货码头土建项目、桑吉巴尔新港项目等,仅今年承接的港口基建项目就多达10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海上贸易以及能源通道安全的需求逐渐增加,港口合作正是中国根据现在的需求开辟的一种新型的“双赢”的全球化方式。

科伦坡港口城:从承包商向发展商转变

斯里兰卡是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的重要一环。

从南中国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的斯里兰卡,由此分叉,或走红海达苏伊士运河转地中海直至直布罗陀海峡,或直接前往中亚波斯湾。统计显示,大约超过70%的中国往来国外的海上物流需经过此条航运线。

9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共同见证中国交建分别与斯里兰卡政府、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科伦坡港口城特许经营协议》、《汉班托塔港口集装箱码头投资运营项目关键条款协议》、《科伦坡港口城贷款条件协议》。

将2.8平方公里的海域变成陆地,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对于斯里兰卡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宏大工程。随着奠基仪式启动,一个新型的“未来之城”即将诞生。

据斯里兰卡媒体引述中国驻斯大使吴江浩的话说,这块土地的1/3将由中国公司拥有并开发,其余的2/3由斯里兰卡开发。

“立足于‘互利共赢’思路,中国港湾努力把中国30多年经济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到这个国家,增强其经济‘造血’能力。”项目负责人表示,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中,中方不仅致力于解决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投资和技术难题,还积极为当地培养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人才。

尽管在项目跟踪、人才储备、能力建设上,中国港湾均采取了大胆的措施,但在具体操作中依然较为稳健。“海外投资意味着我们有着更多的主动权,有享受更多红利的机会,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潜在风险。”

汉班托特港:鹿及孔雀与船共存

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曾说,汉班托特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船进港后,可以从船上看到鹿和孔雀在周围自由自在生活的环保型港口。

拉贾帕克萨总统2005年在施政目标“马欣达愿景”中表示,决心将斯里兰卡重新变成亚洲丝绸之路的中心,而这个距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约240公里,有着悠久历史的港口城市,则是实现其愿景的重要一环,被着力打造为国际航路上的中转港口。

计划尽管雄心勃勃,但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汉班托特港口项目于建设初期遇到阻滞,直到2007年中国就斯方提出的提供贷款事宜予以热情回复,才使得这一项目最终上马。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赢得工程竞标,并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

整个汉班托特港的工程采取国际少有的内挖式干施工法,将当地一个大的泻湖进行围堰、抽水,形成施工现场,再深坑挖基,注入海水以最后形成港口。据中国港湾汉班托特港项目部副总经理张联玖介绍,这种利用当地内陆湖施工的方法既能少占用耕地,又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环境。

据悉,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15年11月竣工,届时,在码头设计上将能容纳15万吨级货轮,超出一期完成码头建设的容量。

瓜达尔港:从小渔村到大港口

瓜达尔在20余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尽管如此,该省对巴基斯坦仍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将中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与巴基斯坦战略性港口瓜达尔港连成一条新经济走廊,存在改变该地区命运的潜力,它将成为该地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巴基斯坦新总理谢里夫在年初访华期间提出的这一新概念使瓜达尔港重新成为世界关注目标。

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由中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修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营权正式确认由三家中国公司接管,分别是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12月11日,随着中国和巴基斯坦洽谈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消息传来,中国交建收获当周第三个涨停板。消息显示,中国交建与巴基斯坦官员就“中巴经济走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细节进行洽谈,同时,巴基斯坦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出海口瓜达尔港制定好了总体规划,而上述基建项目均为促进瓜达尔港建设的配套工程。

任何机遇都建立在原有实力基础之上

国家战略不是信口开河和夸夸其谈,任何机遇都建立在原有实力基础之上。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的佼佼者,并以实力包揽多项世界级大工程,影响和改变着这个星球。

在目前走向世界的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中,中国基建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无疑是名列前茅的。这样的成绩绝不仅仅基于中国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通过建设国内各种大型工程所积累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经验,以及设备和人才储备优势。

依靠关键技术带来的强大科技实力,才让中国企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在海河入海口,是气势磅礴的天津港,水陆域面积326平方公里。之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淤泥地;

在长江入海口,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港——上海港洋山港区。之前,这里是一片以大、小洋山岛为主的岛礁群;

在珠江入海口,港珠澳大桥在浩瀚的蓝色海洋里已见雏形。海底隧道与东西两座海上人工岛,沟通起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

今年年初,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揭晓,“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特等奖。“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让中国有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港口的实力。”“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子宇说。

“离岸深水港建设应以深水为最终追求目标,因地制宜,一是往外走,在外海更恶劣的条件下建港。外海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生态环保要求高,可施工期短,传统的港口规划、设计、施工技术面临挑战。另一个方向是通过开挖深水航道来实现近岸港口的‘浅水深用’,而这个深水航道能不能维护得住是个关键技术难题。”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高级顾问谢世楞说。

随后,依托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港口工程,项目接连攻克了海洋动力环境与总体规划设计、波浪作用下软土地基港口建设、深水大浪条件下外海施工装备、新的地基极限分析理论与监测技术、离岸岛群建港、粉沙质海岸建港、新型结构与新材料、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凭此项目支撑,中国企业近年在国外海工建筑市场一路高歌。扎瓦尔港是典型离岸深水港建设项目,身居沙漠、背靠大海。在强手如临的世界承包商中,中国港湾以其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案一举夺魁。经过三年的建设,又以其优异的工程获得续建项目。

沙岛-瀉湖海岸超大型综合港口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的“沙岛-瀉湖海岸超大型综合港口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研究,经过十余年联合技术攻关,取得多项技术进步,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特等奖。

曹妃甸地区属于典型的沙岛-瀉湖海岸地形,深槽近岛使得陆地与沙岛之间有大片可供利用的滩涂,为深水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在此开发建设深水大港,必须对其复杂的动力地貌形成和演变规律具有足够的把握。

为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结合曹妃甸港区的开发建设,课题组在研究中揭示了沙岛-瀉湖海岸动力地貌体系的形成演变过程与滩槽稳定性变化趋势,自主开发了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运动物理模型模拟成套技术,提出了充分利用甸头稳定的深水资源和湖潮沟、浅滩,顺应地貌和自然环境,以填筑、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沙岛-瀉湖海岸港口水陆域的总体布局方案,为曹妃甸港区开发建设坚定了基础。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吴澎介绍:“课题解决了开敞海域港口工程抗冰设计难题,开发了我国最大的十万吨级深水钢板桩码头,实现了板桩码头大型化、深水化发展的突破,可节省投资10~30 %。”

此外,课题还在码头装卸装备方面实现创新。码头生产系统中的多项创新技术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侵蚀性粉沙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03年10月,渤海湾出现50年一遇的风暴潮,黄骅港发生严重骤淤,-11米左右的航道一夜之间被淤平,产生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畅通。可奇怪的是,同处渤海湾的天津港和秦皇岛港航道则淤积轻微,京唐港也淤积严重,难道是风暴的大小相差很大?

实则不然,问题出在泥沙的类型上。“不彻底研究无法解决黄骅港航道淤积难题!”原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冲久介绍。

粉沙质海岸是介于淤泥质海岸和沙质海岸之间的一种特殊海岸,泥沙运动十分活跃。在波浪、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泥沙极易起动,又极易沉积,运移形态十分复杂,明显区别于淤泥质海岸和沙质海岸上的泥沙运动特性及规律。

局部地区的骤淤和剧冲成为粉砂质海岸港口工程建设的两大灾害性因素,严重妨碍该海区的港口建设和海岸开发,此类海岸甚至曾一度被列为“建港禁区”。

2012年4月16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主持召开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完成的“侵蚀性粉沙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最终成果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成果的依托工程黄骅港和京唐港,2013年吞吐量已分别达到1.7亿吨和2.0亿吨。

据悉,项目组在技术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侵蚀性粉砂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揭示了黄河三角洲侵蚀性粉砂质海岸的侵蚀机理和规律,建立了海岸地形变化预测模型。

在理论层面搞清楚粉沙的运动规律后,如何在工程上应用,解决在此类海岸的建港问题?项目组“乘胜追击”,根据海岸特点,提出适合侵蚀性粉砂质海岸的港口总平面布置和防护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成果达到国际前沿水平。针对侵蚀性粉砂质海岸动力条件采用的口门布置方式和港口防护建筑物防冲刷措施等关键技术,效果显著。

此外,本项目研究在瓜达尔港、AWAR电厂等海外市场竞争中均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对中国技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港口建设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我国港口首次实现LNG“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
港口上的笑脸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上海港口排爆记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