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速公路集约用地评价

2014-03-25 01:06:58马耘秀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集约山西省

马耘秀

(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6月25日,太(原)旧(关)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山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02年,山西省开始组织研究《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按照规划,山西省以高速公路重要出省通道为重点,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建设进程。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至2010年底,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67.34公里,完成了规划的67%[1]。至2011年底,山西省高速公路达到4070.34公里。目前,山西省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纵贯南北、通达四邻的格局[2]。一个以太原为中心,覆盖全省、地市互通,南抵中原、北出长城、东联京冀、西达秦蜀的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路网效应初步显现。

本文从高速公路的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和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出发,对山西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作出评价,进一步探寻公路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找出最有效的高速公路用地途径,以此指导高速公路用地的集约化发展[3~9]。

1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占地情况及特点

1.1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占地情况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情况见表1。

1.2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占地特点

1.2.1 高速公路建设占用农用地比例不断下降,用地结构趋于合理

从表1可见,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注重对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增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侵占,有效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表1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情况及其比例变化表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部分年份数据缺失,仅以上述6年数据为基础数据。

Note: The data in the table originates from land and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Shanxi Province. Because of incompleteness of data, the collected data of six years are analyzed.

1.2.2 单位里程占地数量逐渐减少,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单位里程占地数量见表2。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每公里占地数量逐渐降低,每公里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数量不断下降,高速公路用地的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

表2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单位里程占地数量表

2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评价

2.1 评价方法

采用梁思源《区域公路用地集约性评价——以郑州市为例》[10]一文中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

2.2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变化及评价结果分析

对2001~2010年的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仅对其中6个年份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2.2.1 主要指标的变化分析

十年来,山西省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运输业蓬勃发展,区域土地利用随之不断变化,高速公路用地特点也在不断变化(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仅分析了2001、2004、2005、2008、2009、2010 6年各指标的变化)。

(1)高速公路用地比例变化

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比例见表3。由表3可见,最近十几年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规模不断扩大,2004~2005年、2008~2010年是山西省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期。2005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比例年增长率为0.017 62%;2009年,年增长率达到0.023 62%;2010年,年增长率也比较高,为0.017 77%。一方面,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对交通通达度和便捷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高速公路用地比例不断攀升;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使路网的整体通过能力大大加强,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表3 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比例变化表

(2)新增高速公路用地占用耕地比例变化

由表3可见,2001~2008年,山西省新增高速公路用地占用耕地比例不断下降,2009年、2010年该比例有所上升。

2001~2009年山西省社会经济情况见表4。由表4可见,在各评价指标变化情况中,人口与公路用地增长弹性指数始终小于1,说明人口的增长率始终小于公路用地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与公路用地增长弹性指数始终大于1,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始终大于公路用地的增长率;GDP与公路用地增长弹性指数也始终大于1,说明GDP的增长率始终大于公路用地的增长率,且GDP增长率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弹性指数整体在不断增加。

表4 2001~2009年山西省社会经济情况表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篇幅所限,计算过程省略。

Note: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Shanxi Province. Because of space constraints,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omitted.

2.2.2 综合评价结果

按照构建的指标体系,以2001年数据为标准,对2002~2010年山西省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各年集约度分值,结果见表5(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仅计算了2001、2004、2005、2008、2009年分值)。

表5 2002~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分值计算结果

(1)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结构

由图1可见,山西省公路用地结构指数不断上升,这说明高速公路用地结构日趋合理,占用耕地比例逐渐减小,这正符合高速公路集约用地的目标和要求。

图1 2001~2009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结构指数变化图Fig.1 Variation of land-use structure index of expressway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01~2009

(2)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功能

由图2可见,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功能指数在2001~2004年缓慢增加,2005~2008年迅速增加,这说明高速公路用地的功能在不断加强,尤其是2005年以后。由于高速公路发展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公路单位面积承载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投资强度的增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生产总值、国内外贸易额的增长。一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致民用汽车拥有量和公路客货运输量提升,公路用地的功能不断加强。

图2 2001~2009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功能指数变化图Fig.2 Variation of land-use function index of expressway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01~2009

(3)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协调性

由图3可见,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协调性指数在不断增加,这说明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的发展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越来越协调。

(4)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

由图4可见,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在不断增加。2001~2009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增加了1.11倍,年均增长率为13.875%,集约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图3 2001~2009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协调性指数变化图Fig.3 Variation of land-use coordination index of expressway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01~2009

图4 2001~2009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指数变化图Fig.4 Variation of land-use intensive index of expressway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01~2009

3 结论与讨论

从单项指标变化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尽管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数量不断增长,但其结构不断调整,功能不断增强,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也不断加强。究其原因,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的增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生产总值、国内外贸易额的增长。这一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致公路系统优化升级,运输能力加大,形成了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山西省政府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对高速公路占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起到了应有的限制作用,引导高速公路合理占用土地,促进了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化发展。

未来十年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期,尽管高速公路用地集约度不断提高,但山西省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继续深入,土地资源将进一步减少。为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力度,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高速公路用地功能,调整与优化高速公路用地结构,促进人口、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以尽可能少的建设用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汤斌.进一步加强山西高速公路发展的后发优势——山西高速公路管理改革初探[J].中国公路,2003(20):42-44.

[2]段建国.山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回顾及展望[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11):31-33.

[3]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6):11-16.

[4]郑泽庆,黄贤金,钟太洋,等.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9-93.

[5]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J].资源科学,2009(7):1109-1116.

[6]杨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3(1):151-154.

[7]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102.

[8]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3):49-54.

[9]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101-105.

[10]梁思源.区域公路用地集约性评价——以郑州市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49-55.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业集约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交通运输业砥砺奋进的五年回顾(之一)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29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山西水利(2017年1期)2017-03-07 08:50:31
融合:交通运输业之变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7-01-19 10:11:14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研究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36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