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哲,王丽君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人文精神,又称人文主义,指的是对人的尊重与关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文精神皆是古来有之。中国身为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人文精神历史。“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中,书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就将人文精神提到可以改变天下的高度,后期又逐渐发展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现为仁民爱物、以义为上、礼让恭谦、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等传统价值理念。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普洛泰戈拉就讲到“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作为万物之主的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蒙昧与禁欲主义及追求人的解放和张扬人的个性的思潮,正是与中世纪神本文化相对立的人本主义内容。尽管东西方在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上存有自己的时代和地域特性,但都包含了人、人类文化等基本内容。总的来说,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精髓,也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其主要特征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是对人生、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人格与尊严的追求,对理想、信仰和价值实现的执着,对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探索[1]。
人文,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世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可以说,一部浩瀚而无穷的人文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历史。人类发展史上,人文精神在解放思想、打破封建枷锁、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科学和艺术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社会,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人文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2.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环境;
3.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4.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当代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梦想缺失。一些学生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理想缺失,只把大学作为一个必走的过场,整日逃课、考试作弊,以最后混得一纸文凭为唯一目的。
2.学习研究中存在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些学生只是将读书看作是当官发财的工具,只关注当前的自我设计,对窗外之事毫无洞悉,毫无社会责任感。
3.在求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习惯了十几年的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只会在老师的安排下去被动地学习,缺乏求知主动性,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较差,也不能够对掌握的知识活学活用。
4.人际关系上缺乏诚信度。在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时,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同情怜悯心上大为缺失。2013年4月,复旦大学的下毒事件,就是室友之间因日常生活中一点琐碎小事造成的不合而起的杀人动机。
5.心理脆弱,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一些学生由于眼高手低,抗挫折能力差,一点小小的打击就容易产生偏激想法,怨天、怨人、怨社会,“为找工作向招聘单位下跪”、“恋爱失败杀死女友”这些新闻事件一次次验证了这一点并震撼着我们这个社会[3]。
6.在生活上崇尚享乐主义,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在高校中存在以下现象:整日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同学之间比吃喝、比穿戴,大手大脚地花父母挣来的辛苦钱,却不知道心疼。
可见,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而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人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重塑当代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势在必行。
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物质文明的急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的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思想比较单纯,很难在这样一个大的潮流下辨别是非,进而迷失了方向,使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受到一些消极因素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侵蚀,一些学生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甚至不惜为了物质而铤而走险,而又有一些学生则错误地将升官发财当作其终身目标,进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2.高校体制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都是“一考定乾坤”的录取制度,这就逼着学生、教师和家长将分数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应对考试,即使是一些人文学科也失去了它们传承人文精神文明的作用:语言、文学类学科的教学只注重分析其中的语法及写作技巧;历史、艺术类课程存在大量死记硬背的现象。殊不知文学、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对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学生个性、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考试所需的技巧及知识,大部分老师采取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后果。
就业压力大也导致学生根本无心顾及自身的人文修养。人文学科的就业渠道窄,学生大多不愿选择,读了人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纷纷转行,甚至许多从开始就以进机关、考公务员为目的,真正从事人文专业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其中的人文精神。理工科的学生更加不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因为在招聘时,用人单位只看重他们的专业能力,只要计算机、英语以及专业能力过关,人文修养根本无关紧要,学校则迎合这一需求,只千方百计地增加在计算机、英语、专业课的学习强度,而将人文教育冷落在一边。
3.学生自身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性已为世人所共识,但很少有人认识到人文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太偏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他们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太重视孩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4]。大多数家庭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及督促孩子学习上,父母的角色也大多定位在照顾与管教上,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平等的交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计划生育政策、农民工进城、人们婚姻观念转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以及打工家庭等大量涌现。在这些非常态家庭里,家长极容易忽视对孩子的人文教育。例如,不顾孩子成长规律的高标准、严要求,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忽略,离异父母用物质来补偿孩子,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都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一些缺陷,也造成了这一代独有的问题。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其本质属性为人本性与学术性,两者并存缺一不可。当我们在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人的属性”的培养。高校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从横向来看,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应包含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社会服务行为与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学生个人特性等多项指标,并以此作为学生评优、学生干部选拔以及就业推荐的依据;从纵向来看,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成长,辨别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来帮助其更好地改进。此外,评价指标应从完全以量化的数字去体现学生的优劣中走出来,使评价标准更全面、深入、真实地反应每个学生的特性。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的人文性体现在“评价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甄别选拔人的工具,摆脱了工具理性的不合理支配,突显出指向人文的特质。”[5]
高校学科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三大门类。要重塑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改变人文学科不受重视,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与人文精神脱节的不当局面。其次,要避免一个误区:把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增加一些人文学科课程,这种作法既无效也不负责任。高校的学科建设应在立足于理解各学科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理顺三大学科体制,调整三大学科群的关系,强化人文与科学之间张力机制的良性运演,发挥学科“人文立国”、“教育振国”、“科技兴国”、“经济强国”的协同作用。
教师对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这些传统思想都表明教师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学校,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就是教师,一个好的老师会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加以影响并引导,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是对学生无形却有效的教育。教师如果以身作则,那么其本身良好的榜样力量将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其行为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影响似有意似无意,却能比正面的言语说教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容易让学生去模仿接受,成效显著。要想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求教师自身严于律己,本身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治学方法和合适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与方法,从方方面面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6]。
高校人文精神的重塑,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方面,还要致力于校内外整个大的人文氛围的营造。从学校的各项服务、管理到校园建筑设计,处处体现出对个体与自然的人文关怀;从学术交流到各类非学术交流,如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导向;从校内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增加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这样一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其掌握的知识直接地转化为精神层面的事物,使人文知识结合实际直接转化成人文精神。
本文对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现象进行列举和分析后,提出四大举措来重塑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但只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在此引用季羡林老先生的一句话:“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所以,不仅学校,而且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共同管理、紧密配合。
[1]尹维祖.略论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N].陕西日报,2006-07-20.
[2]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田雯.从人文精神看和谐校园建设[J].南方医学教育,2007,(4).
[4]杨雄.家庭教育与人文素养[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5,(10).
[5]王敏.指向人文的学生评价[J].发展,2010,(4).
[6]朱其训,朱华春,邵卫旭.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谈人文素质教育[J].华东经济管理,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