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于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体会
姜 于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静脉留置针;封管;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输液的替代产品,导管柔软,便于操作、固定,能减轻需要长期输液、年老体弱、血管穿刺困难患者的痛苦,延长静脉穿刺间隔时间,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而且,能随时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可为危重患者的抢救羸得宝贵时间。同时能够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院已应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多年,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现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1.1 穿刺手法 目前在医院中,应用的静脉留置针主要有22G和24G两种。在使用两种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穿刺手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简要介绍22G与24G静脉留置针的常规穿刺手法。
1.1.1 22G静脉留置针:排气后以15°-30°角穿刺,观察回血流至软管后沿静脉走向再平行进针0.5-1cm,然后直接将软管送入静脉内,同时抽出针芯。
1.1.2 24G静脉留置针:排气后以15°-30°角穿刺,观察回血流至软管后沿静脉走向再平行进针0.5-1cm,回退部分针芯后再将针芯和软管一同送入静脉内,最后抽出针芯。
1.2 留置位置 目前,临床护士习惯按照传统头皮针输液的原则选择血管,多从远心端的手背静脉开始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粗、直、避开静脉窦的血管,多是手腕、前臂、肘部浅静脉。但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静脉留置针的留置位置在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和肘部浅静脉的选择中应有一定的优先次序。前臂静脉可以作为首选留置位置,其次选择手背静脉或肘部浅静脉。前臂静脉相对于手背静脉而言,静脉直、管腔大、管壁厚、血流丰富、易于固定,不易产生由于留置针所造成的静脉炎、液体渗漏、液体滴速减慢或堵塞,以及留置针软管脱出等现象。而手背血管管腔小、管壁薄,血管壁与留置针机械摩擦的机会多,导致血管壁内膜损伤的几率增高。再者,由于肘部浅静脉处皮下组织单薄,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而且常常由于肘关节的活动致使软针穿破血管发生药液外漏情况,影响药效,并且给患者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而前臂静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可以留置5至7天。
1.3 封管方法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有两种(生理盐水封管和肝素盐水封管)。
1.3.1 生理盐水封管方法:用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间隔6-8h再封管一次。无需配液,方法简单。
1.3.2 肝素盐水封管方法:生理盐水250ml+12500单位肝素钠,配制成1:50的肝素液。输液完毕后用注射器抽取5ml肝素液,消毒肝素帽后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封管。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使留置针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这样可避免血液返流,降低堵管发生率。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肝素盐水封管后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生理盐水封管,可能是由于人体血液中含有抗凝血酶和肝素本身具有的抗凝作用。肝素盐水封管,增加了外源性抗凝药物,使抗凝作用增强,从而使保留天数较生理盐水封管相对要长。
在置管期间要预防感染,临床上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按照使用说明建议留置时间为3-5天,而静脉炎发生普遍在留置的6-7天左右,因此建议使用够5天时及时更换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漏,发生导管堵塞或静脉炎。穿刺部位应覆盖无菌透明敷料薄膜,避免潮湿,一旦发现薄膜卷边,即用安尔碘或酒精消毒1次,并更换无菌敷料,用胶布重新固定好。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手臂要避免大幅度活动以及避免受压,以免静脉压力过大使血液反流到留置针内,再加上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在针尖处聚集,形成血栓,发生血液堵塞针孔的现象,一旦发现现软管处有回血溢出,应施以正压封管。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同时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一旦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炎症症状,应立即拔管,并做出相应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若输注甘露醇、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液体,在血管条件好的情况下尽量选取22G型的静脉留置针,以免对局部血管刺激过强而发生急性炎症反应。
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烦躁患者给予约束肢体,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置管前,护士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详细介绍留置针的应用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套管针的设计越来越科学,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日趋广泛。在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的和药液性质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并在封管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封管方法,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有效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R472
B
1004-6879(2014)05-0415-02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