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牵头制定首个由我国主导的液流电池领域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2014-03-25 09:12:00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化物所液流国际标准

近日,国际电器工业协会(IEC)二次电池技术委员会(TC21)和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TC105)联合召开的液流电池标准工作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张华民研究员代表中国参会,并成功当选为《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该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IEC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较为复杂,一个标准需经过 PWI(预工作)、NP(新项目提案)、WD(工作组)、CD(委员会)、DIS(询问)、FDIS(批准)、ISO(出版)7个阶段,一般起草周期至少为3年。

2012年10月,张华民曾首次向IEC105提出制定IEC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建议,由于IEC此前没有主管液流电池的技术委员会(TC),在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能源液流电池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支持和交涉下,2013年初,IEC同意由TC21和TC105成立联合工作组(IEC/TC 21 JWG 105),统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2013年9月,张华民组织大连化物所及其投资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团队,以科技部“863”“液流电池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研究工作为基础,起草了《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提案并正式提交IEC,经过成员国的投票,该提案顺利通过。2014年4月8日,张华民受邀率团参加IEC/TC 21 JWG 105工作组预备会,向成员国介绍了我国液流电池技术和标准化进展以及《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标准的框架和内容,得到了成员国的一致认可。

迄今为止,由我国专家在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向 IEC建议成立新的工作组制定国际标准并获得同意,同时牵头制定该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核心标准尚属首次,这标志着中国液流电池技术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该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将为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化的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化物所液流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出离子液体稳定的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浙江化工(2019年11期)2019-01-22 09:19:54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
电源技术(2017年1期)2017-03-20 13:38:00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解决固体润滑技术难题
大连化物所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线研究取得新进展
H2-Fe3+/Fe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电源技术(2015年7期)2015-08-22 08:48:36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我国—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提案获准通过
液流电池理论与技术——全钒液流电池的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