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明
(宿迁学院教师教育系,江苏宿迁 223800)
解析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及其在古代朝鲜的受容
付春明
(宿迁学院教师教育系,江苏宿迁 223800)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一文言辞犀利、分析透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朝鲜李朝时期的文人赵龟命、崔有渊受其影响也作了两篇侯公说项羽辞。与苏轼拟辞相比,赵文可称为一种“叛逆式接受”,在文章结构、论说立场、中心观点上都体现了革新精神;而崔文在文章框架、核心论点上对苏文都有所借鉴,可称为一种“支持式接受”。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古代朝鲜;受容
《代侯公说项羽辞》一文,是苏轼依据历史事件杜撰而成的说辞。他在文前并叙中简析地交待了作文缘由:“汉与楚战,败于彭城。太公间走,见获于楚。项羽,常置军中以为质。汉王遣辩士陆贾说项羽请之,不听。后遣侯公,羽许之,遂归太公。侯公之辩,过陆生矣。而史阙其所以说羽之辞,遂探其事情以补之,作《代侯公说项羽辞》。”[1]6657
文章开首并没有直切主题,论述侯公劝说项羽送还刘邦父亲太公的言辞,而是先设想在刘邦派遣著名辩士陆贾刚去劝说项羽归还太公失败而狼狈逃回这样的不利情势下,侯公这样一个无名之辈是如何说服汉王让其再次去项羽处劝归太公的。接着才进入主题,并层层推进地论述侯公是如何成功地说服项羽归还太公的。
侯公是如何说服刘邦让自己再次去项王处劝归太公的呢?侯公先设身处地地站在刘邦的立场上,述说太公被拘于项羽处一事让其日夜忧虑,再进一步将造成汉王忧虑的罪责归于包括自己在内的臣子身上,这样说,自然触动了刘邦的心弦,一语中的,让其无限感慨。接着侯公就顺势而下,提出愿意带骑卒十人,早晨出发至项羽处,傍晚即把太公接回。但换来的却是刘邦的怀疑和一通谩骂,原因是前日派遣著名的辩才陆贾去游说项羽归还太公,结果陆贾“智穷辞屈”,不仅未能把太公迎回,自己也狼狈不堪。接下来,侯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刘邦不再相信有臣子能胜任迎归太公一事的心态和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最终,侯公以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的无名小卒毛遂自荐去楚国游说联楚抗秦立下汗马功劳,以及赵王武臣被燕军俘获,派去交涉的赵国使者连续几次被燕人杀掉后,其手下一个做饭的小卒自告奋勇地去燕国的兵营说服了燕将,把赵王接回了赵营的历史典故,说服了刘邦让其前往项王处劝归太公。
那么,侯公又是如何说服项王归还太公的呢?在正式开始劝归主题之前有一个序幕:侯公先是针对前日项王拒绝陆贾归还太公一事大胆指斥项王不体恤楚人,这无疑激怒了项王,但侯公看似为项王着想的善意斥责也引起了项王追问他何出此言的兴趣。侯公并没有立即回答项羽的发问,而是采取迂回策略,乘机阐明自己此番游说的公正无私的立场:并不是如项羽所想偏袒汉王一方,而是对楚汉双方都有利,这一游说立场不仅缓和了项王对自己的敌视态度,而且为即将开始的正式游说赢得了主动。
亮出游说立场后,侯公才继而回答指斥项王不体恤楚人的缘由,当然,也是他劝说项王归还太公的第一个理由:刘邦不重父子之情,故拘留太公作人质并不能达到要挟刘邦的目的,反而有损于项王声誉,故对楚国也不利。那么侯公是如何阐释这个论点的呢?他先指出汉王志在夺取天下,而不仅仅局限在想做一个孝子,况且当今形势是汉王占据天下三分之二,项王与汉王一决雌雄的关键在于汉王与诸将士的谋略与作为,而汉王的父亲太公在楚汉之争中无足轻重。接着侯公指出,在这样的局势下,项王虏获了太公,而祸福系于是否用之得当,如果用之不当,还不如没有虏获的好。接着指明汉王实际是一个不顾父子之情之人,当项王要葅醢太公时,汉王却说“必欲烹之,愿分羹焉”[1]6659,非但如此,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也是毫不怜惜,彭城战败汉王为了逃跑得更快,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这些铁的事实都说明汉王志在天下,不重亲情。所以,侯公最终得出结论:项王不归还太公,是徒有虚名而未得到实利的不体恤楚人的做法。
接着侯公摆出劝说项王归还太公的第二个理由:项王八年争霸天下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失去了仁义礼智,而送还太公可以挽回信义。侯公是怎样展开论证的呢?他先是列出了项王在反暴秦、群雄并起的纷争中具有的优势和势不可挡之势,然后话锋一转,早应该建立统一天下伟业的项王历经八年之战反而“智穷兵败,土疆日蹙”[1]6659,继而追问项王失败原因何在。面对急切想要听取建议的项王,侯公有的放矢地采取总论——分论——再总论的说理方式澄明自己的观点。在总论中,侯公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指出仁义礼智是战胜敌人、夺取天下的必备资本和工具,而项王却偏偏“弃资委具”[1]6659。在项王“何谓弃资委具”[1]6659的追问下,侯公逐一分述了为何言项王失去了仁义礼智:所谓失去“仁”,指项羽入函谷关后“燔烧屠戮,酷甚于秦,秦人失望”[1]6660;失去“信”,指在西进入关之前,刘邦、项羽曾在楚怀王面前约定,先入函谷关者为王,而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不仅没能成为关中王,反而被项羽分封到巴、蜀、汉中三郡之地;失去“义”,指项王将义帝分封到偏远的南楚之地长沙郴县后,将其秘密诛杀;失去“智”,指由于多疑和轻信,项王没能重用范增、陈平、韩信这样的贤才。相反,汉王却将仁义礼智四者都收归在其囊中。侯公将项王丢弃不用的仁义礼智却被汉王一一拾起并加以利用的截然不同的行为置于鲜明的对比屏幕下,凸显了项王失去仁义理智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最后,侯公得出结论:在当今汉强楚弱、民心趋向汉王的形势下,项王所倚靠的资本也只有太公一人,如果不归还太公,不仅不能挽回失去的信义,而且会加剧楚汉相持的态势,更为糟糕的是,可能会激怒包括汉将士在内的所有汉人,这将把项王置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在听完侯公劝归太公的两点主要理由后,项王并没有完全心悦诚服,而是提出了如若归还太公只会增加刘邦气势的疑义。侯公断然回答:“不然。臣闻怀敌者强,怒敌者亡。大王于汉,有足怀而制之,乃欲怒而斗之,臣意天溺大王之衷,将遂孤楚矣。”[1]6660寥寥几句却掷地有声。为了完全打消项王的顾虑,侯公作了两方面的假设。一方面,他先是假设了项王同意归还太公,并虚拟了项王派遣的护送太公归汉的使者面见汉王刘邦时说的一番和言善语——主要表达想与汉王“捐忿弃瑕,继平昔之欢”[1]6660的意图;侯公还进一步作出了假设和推论:在这样情形下,汉王还不解甲罢兵以报答项王大义的话,则蛮不讲理,那么项王因此可以率领士卒攻打汉王,这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背信弃义的晋惠公遭报应被秦国擒获一样。另一方面,侯公虚拟了在项王拒绝归还太公,侯公未完成使命而归的情形下,汉王在汉军面前恸哭着发出的将与项王势不两立、决战到底的愤激言辞,并将此时的汉王比作鞭楚平王之尸的伍子胥。
项王的疑虑被解除后,本该立即归还太公,但不料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项王提出让侯公先回去让汉王罢兵后再将太公送回。侯公又断然否定了项王的想法,他以楚汉相争时的王陵母为例:王陵归附刘邦后,项羽劫持其母,企图招降王陵,不料其母为了支持儿子事业伏剑自刎,以断绝儿子的挂念。侯公指出,恐怕太公会像王陵母一样慷慨就义,这样就会错失和汉王言和的良机。最后,侯公再次为项王分析了汉强楚弱的局势,建议项王立即送归太公,与汉王划鸿沟慰藉,两分天下,并推测年迈厌战的汉王会世代臣属于楚国。结局是,项王将侯生引为上客,大宴三天而归之,而立功回汉的侯公也被汉王赞誉为天下辩才,封为平国君。
从以上分析可见,苏轼的整篇拟辞分析透辟、言辞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反映了苏轼辩才无碍,见识过人。另外,苏轼的拟辞从体裁上讲应归为论说文,但却借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写法,他不仅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视角,生动地展现了侯公劝归项王归还太公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局,而且采用了线性结构,围绕项王是否应该归还太公这一矛盾冲突构成了全部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应俱全。正是因为苏轼的这种富有创意的写法,使得整篇文章波澜迭起,摇曳生姿,获得了中外许多文人的赞赏和喜爱。
《苏东坡文集》在苏轼生前即已传入高丽王朝,且在高丽文坛掀起一股“苏轼热”。这种“慕苏”情结也影响了朝鲜朝的许多文人,他们甚至对苏轼的某些文章进行再创作翻新。检索整个《韩国文集丛刊》,苏轼的《代侯公说项羽辞》在朝鲜就有两篇拟作,均出自朝鲜李朝时期的文人笔下,一篇是赵龟命(1693~1737)的《侯公说项王辞》,另一篇是崔有渊(1587~?)的《侯公说项羽说》。
2.1 赵龟命的“叛逆式接受”
赵龟命的《侯公说项王辞》开篇就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动机:“苏子瞻补侯公说项王辞,曼衍龃龉,不足以动敌国之听。夫夺人俎上之肉,全而归之,而使德之者反疑,其所居倾国,是必有巧智诡辩险绝惊人者,试逆其意而为之说。”[2]151“曼衍龃龉”是赵龟命对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一文的总体评价,这一评价有其道理,从上文分析也可发现,虽然苏轼的拟辞有一波三折、考虑周详之美,但行文确有“曼衍”之嫌。最明显的即为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侯公说项羽辞,而是不惜用了两段笔墨虚拟了侯公说服刘邦让自己再次去项王处劝归太公的言辞,游离了文章主题。而“龃龉”之病在苏轼拟辞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侯公本人的说辞前后矛盾,侯公当面称赞项羽举大义、诛暴秦的贤明,但接着便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于失去仁义礼智,前后不一致显而易见。在指出苏轼拟辞不足之处后,赵龟命摆出了自己反其意而行之的论说立场。
综观苏轼拟辞的立场是褒刘贬项的,虽然苏轼借侯公之口向项羽表明此番游说并不偏袒汉王一方,是公正无私的,但从其言辞可看出他实际上是站在汉王一边的,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对项王失去仁义礼智的论说,而且他对项羽的评价是“阴忮不仁”[2]151。相反,侯公对汉王则是一味地称赞,不仅夸其具有仁义礼智的美德,而且连刘邦的不重亲情也被其赞为志在夺取天下、不为亲情所狭隘。与苏轼相比,赵龟命拟辞的立场是褒项贬刘的,他借项王之口评价刘邦是“坚忍谲诈人也”[2]151,而借侯公之口评价项羽不仅“仁惠”[2]151,而且“神武震于四海,汉王是二者,皆不如大王”[2]151。
在此论说立场上,侯公论述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彼仁惠不如大王,威武不如大王,而所以网罗天下之人心而属之己者,徒以名义之假借也。夫德内也,名外也。蓄之内者,喻于人也迟。暴之外者,欺于俗也速。”[2]151侯公认为项羽之所以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由强转弱,关键在于刘邦善于假借虚假的“名义”骗取民心,而项羽即使具备仁惠的德性也只是“德内”,而且“喻于人也迟”。“名义”一词应指名声与道义,出自《韩非子·诡使》:“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3]646而“德内”一词出自《韩非子·解老》:“德者,内也。得者,外也。”[3]187而与孟子同时而略早一些的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告子也曾讲过“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4],赵龟命所言“夫德内也,名外也”[2]151,似乎从此出。由此推断,赵龟命此论点主要受告子、韩非等法家思想影响。
接着,侯公举例说,刘邦为被项羽派人杀死的义帝发丧,并以项羽大逆无道的罪名号召天下共讨之一事就是欺骗天下人的耳目,而且慨叹天下人也容易被愚弄。宋代吴龙翰在《乌江项羽庙》一诗中也因此事替项羽不知使用政治手腕惋惜:“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5]。当然,这也与韩非所说的统治者要善于运用权术的思想不谋而合。接下来,侯公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汉王请归太公也是骗取民心的伎俩,并进一步分析如果项羽一怒之下杀死太公,那么刘邦将打着“吾非报吾私仇,为天下之君父报仇也”[2]151的正义旗帜号召天下讨伐项羽,侯公认为这一计谋不仅愚弄天下,也愚弄项王。因此,侯公继而向项王建议不如乘此机会归还太公,以获取民心,并指出如若不如此,后果则是中了汉王的计谋而让自己处于不义,并且恶名远扬、内政不稳,一交战就会被汉王打败。侯公最后指出归还太公为项王反败为胜之关键,游说大获成功。
综上,赵龟命的拟辞不被苏轼所采用的褒刘贬项的立场及仁义礼智的儒家观点所局限,而是转换立场、另辟蹊径,借用中国告子、韩非的法家思想迅速地击中问题要害,并将看似异常复杂的问题简洁有力地解决。
2.2 崔有渊的“支持式接受”
崔有渊在其《侯公说项羽说》开篇也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动机:“苏东坡作侯公说,擅名万古,不佞见而喜之,窃效颦焉,观者恕之。”[6]与赵龟命不同,崔有渊极为欣赏苏轼的拟辞并试图“效颦”,当然,这种措辞不乏谦虚和谨慎。但从整个文章布局来看,作者显然是效仿了苏轼,采用了侯公说服汉王让其去项王处劝归太公——侯公面见项羽后亮出其游说立场、缓解了项王的敌对态度——侯公正式进行劝归——劝归胜利结束,项王礼送侯公、太公归汉的基本框架,但与苏轼拟辞相比,崔有渊的拟辞结构更为简化,不像苏辞悬念迭起、一波三折。
与苏轼、赵龟命的拟辞偏袒一方的书写立场不同,崔有渊的拟辞较少主观色彩,作者尽量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所评论的人与事,对主要的评论对象刘邦、项羽二人没有流露出褒贬任何一方的好恶情感,只是实事求是地评价其所作所为。
崔有渊拟辞的核心观点与其不偏不倚的书写立场对应,采用了《周易》中刚柔相济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周易·蒙》曰:“子克家,刚柔接也”[7],即指刚强与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崔有渊借侯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中心论点,刚柔相济乃为帝王之道。为了进一步增强其论点的说服力,侯公先是以春秋末期的晋国正卿智伯、吴国国君夫差以及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因穷兵黩武而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作为能刚而不能柔的典型例证。接着,侯公针对项王,指出其“能刚而不能柔”的一系列行为:屠襄城、坑秦卒,烹煮劝谏的韩生、杀害刘邦的部下王陵之母等;同时,也指出了项王柔和的行为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即以项王准备坑整个外黄城的时候,一个叫佘人儿的十五岁的孩童到楚营面劝项王,项王采纳了其建议,外黄城避免了被毁的灾难,项羽也因此获得了梁地数十城不攻而降的战绩。
然后,侯公以周武王刚柔相济使天下归周的史实向项王建议了一条能刚能柔、获取天下的帝王之道,他让项王先要为绝祀帝王建祠庙,祭奠韩生、王陵母亲之墓,送还汉王的父亲与妻子,然后再布告天下,倡导孝道。侯公认为,这样能使天下人服膺项王之高义,而蔑视汉王之不孝顺,特别能使天下懂得礼义的将相背弃汉王而投靠项王,使讲究孝道的士卒背弃汉王而归家赡养父兄,这样最终会使汉王势单力薄,项王获取天下。
崔有渊的拟辞虽然采用了《周易》中刚柔相济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核心论点,并且在论证中侧重强调项王“能刚不能柔”——项王缺乏柔和仁慈的一面,这与苏轼拟辞中所提出的项羽失去仁义有共通之处,只不过崔有渊并没有对项羽刚强暴虐的一面持否定态度,而是主张要刚柔兼施才能成就帝王之道。
综上,苏轼的《代侯公说项羽辞》在朝鲜的受容可以归结为模仿与革新。相较而言,赵龟命的拟辞可称作“叛逆式接受”,在文章结构上,他直切主题,彻底抛弃了苏轼在拟辞中引入的小说的写法,并且指斥其“曼衍”;在论说立场和中心论点上,他都反其意而行之,表现了其大胆的革新精神。而崔有渊的拟辞可称作“支持式接受”,在文章结构上,他基本采用了与苏轼拟辞类似的框架,也借鉴了苏轼小说式写法,只不过文章设置的悬念不如苏轼复杂多变;在论说立场上,他采取了中庸之道——对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不作褒贬评价,这与苏轼不同;但在中心论点上,即便聪慧地选择了含有朴素辩证色彩的刚柔相济的思想,但和苏轼的“仁义礼智”的儒家思想仍有相通之处。另外,作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人,赵龟命、崔有渊都没有被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所局限,并且大胆地跳出了苏轼拟辞中采用的儒家的仁义礼智观点的藩篱,从个人独有的被海德格尔称谓的“先结构”中确立自己的阐释立场和观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周易》中的具有朴素辩证法色彩的刚柔相济的思想,以及战国时期前后期法家代表人物的学说都从其“先结构”中调拨出来并为其所用,这也体现了朝鲜文人可贵的创新精神。
[1]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2]赵龟命.东溪集[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10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
[3]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7.
[5]政协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委员会.千古英雄项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143.
[6]崔有渊.玄岩遗稿[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续: 22.首尔:景仁文化社,2006:546.
[7]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2.
责任编辑:柳克
An Analysis on Advices of Substituting Hougong to Give to Xiang Yu W ritten by Su Shi and Its Acceptance and Influence in Ancient Korea
FU Chun-ming
(Department of Teachers Education,Suqian College,Suqian 223800,China)
The words in Advices of Substituting Hougong to Give to Xiang Yu Written by Su Shiwere sharp and the analysis was incisive,having great persuasion.Two literarymen named Zhao Gui-ming and Cui You-yuan in Korean LiDynast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Su Shiand wrote two essays aboutadvices of Hougong to give to Xiang Yu individually.Compared with Su Shi’s essay,the creation of Zhao Gui-ming could be called a kind of“rebellious acceptance”,which reflected an innovative spirit in the structure,stand,main viewpoint,while the creation of CuiYou-yuan imitated Su Shi’s essay in the structure and key viewpoint,which could be called a kind of“supported acceptance”.
Su Shi;Advices of Substituting Hougong to Give to Xiang Yu;ancient Korea;acceptance and influence
I207.6
A
1009-3907(2014)01-0065-04
2013-08-12
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3ky10)
付春明(1981-),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