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改 石倩倩
(长江大学 教育科学系,湖北 荆州434023)
生活方式是指一定现实条件下生活的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所采取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衣食住行、学习劳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人际交往、宗教信仰、政治活动以及娱乐休闲等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种类和功能繁多的家用电器,电话、网络等便捷的交流平台,发达的交通,快捷、海量的信息等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利弊并存的变化。人们可以坐在家中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聊天,给自己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造成了身体运动的不足和现实人际交往的缺少;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快捷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人们在无节制品尝各种美食的同时,高营养、低消耗的能量在体内堆积,易引起肥胖、高血压、高糖高脂等生理疾病。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也同样存在。青少年诸如偏饮偏食、高盐高脂饮食、不吃早餐、缺乏运动、迷恋网络、电视成瘾、熬夜晚起、劳逸失调、自我封闭、行事极端、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引导和培育青少年良好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常见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方式、运动方式、睡眠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姜丽萍、吴殷对上海市13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生活方式越良好,心理就越健康。[1]邱远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608,呈显著正相关。生活方式中的饮食习惯、体能锻炼、应激控制、酒精药物、安全、吸烟等均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尤其是其中的体能锻炼、饮食习惯、酒精药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良好的预测指标。[2]顾大成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如果生活方式总分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的水平就会增加1.789倍。生活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还通过身体健康这个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健康。[3]张海芳等调查了西安市320名高中生,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方式中的饮食、锻炼、闲暇、社交、药物、保养等6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之间存在多项显著相关;饮食、社交维度和保养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生活方式越健康,心理问题就越少。[4]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一,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生理保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既能增强体魄,又能提高人的反应速度,使人变得敏锐、灵活,为人的心理健康提供生理保证。我国学者邱远随机整群抽取了3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了52.5%。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降低青少年的焦虑水平并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的态度、一次锻炼时间及锻炼的坚持程度这3个维度起主要的影响作用,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贡献因素。[5]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理想。我国学者庄志彬随机抽取福建省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一周锻炼两次以上的大学生却只有42%,并发现约有19%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参加体育锻炼。[6]科学睡眠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是机体复原和巩固的重要环节,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人没有睡眠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和精神问题。[7](P16~18)日常生活中遵循科学的睡眠方式不仅有助于消除疲劳,调整身体功能,更能使人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以560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其中13.93%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经SCL-90各因子的分析发现,这些睡眠质量较差的学生有7.0%到27.9%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8]
其二,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维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活动。学习方式的健康与否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我国学者桑青松的研究表明,不同学习方式之间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显著差异。采取深层式学习方式的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寻求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不仅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较多的喜悦、满意及自豪等积极情感,对班级环境的感知也比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生更加积极、活泼、和谐。[9]听音乐是重要的审美生活方式。青少年学习劳作之余听听音乐可以有效放松身体,缓释不良情绪;在情绪急躁时,听一些节奏舒缓,助人思考的音乐能平复情绪;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一些优美的轻音乐或严肃的古典音乐能转换心情。曾有学者对听音乐与患者机体身心反应的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反应,而且能有效唤醒患者体内的积极要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能力,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10]青少年在课外看书阅报,参加各类文体生活,可以培养读书、赏画、游泳、篮球、健美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能净化心灵、感悟美德,另一方面能促使焦虑、紧张、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能有效调整失去了平衡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维持健康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活动水平。胡适先生曾言:“我们要想生活的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你有了这些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烦闷了。”[11](P54)
其三,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是人们认识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基本途径与主要形式。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与他人的友谊与合作关系。能歌善舞、热爱运动、遵纪守时、友善开朗、诚信公正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改善人际关系。朱金卫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研究中发现,体育运动给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适宜的场所和机会,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中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人际关系发展中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形成。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12]健康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人际活动中去,如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志愿者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摆脱自我中心,发展平等、尊重、理解、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进而有利于形成理解信任、真诚宽容、团结友善、和谐良好的人际环境。健康的卫生习惯,如常洗手、勤换衣、早睡早起、不抽烟不喝酒等使青少年阳光健康,不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给他人带来舒适愉悦的感觉,也能使自我获得更多的自信以及友谊,有利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然而,当前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网络游戏、手机依赖、电视依赖、消极嗜好等不良生活方式中,阻碍了青少年健康人际环境的构建。有学者做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网络依赖程度越高,就越难以面对现实中活生生的交往对象,越容易导致个体从集体生活中游离出来,表现出“回避参与”的行为取向,进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水平。[13]如何引导青少年转变和矫正这些妨碍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应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其四,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发展与完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是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若形成了积极的品质,就会有明确的自我观念、清晰的生活方向。反之,就会生活缺乏目标,心理出现危机。开放、开拓、进取的生活方式能促使青少年投身到社会观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去。这就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增加青少年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一方面能增强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他们在品德、礼仪、礼貌、个性方面的修养意识,促进这些修养意识通过实践被固化到青少年的人格中去,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服务他人。丰富多样的闲暇活动,如排球、足球、舞蹈、合唱、素描、网页制作等能满足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开阔知识面,拓展生活空间,完善心理素质,提高各种能力,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全面发展。我国学者魏书敏的研究表明,闲暇活动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和谐、平衡、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其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积极价值,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情意品质、清晰的自我评价等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14]
由于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巨大,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关注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采取得力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其一,重视生活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观。生活方式是一定生活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观对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学校要大力重视和加强生活方式教育,注重从生活理念、生活态度、生活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尤其是要注重健康生活方式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养成,渗透到学校的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活动中去,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引导青少年不断养成健康的生活规范、培育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健康生活观形成,如幸福观、学习观、成才观、消费观、娱乐观、事业观以及爱情观等。青少年拥有了健康的生活观就能主动采取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进取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更有成效地从事学习、生活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获得健康成长与发展。
其二,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训练,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青少年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所限,他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缺乏了解和把握,对某种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缺乏分辨能力;有的已经养成了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如偏饮偏食、高盐高脂饮食、懒于运动、迷恋网络、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为此,要大力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训练,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掌握各种健康生活方式的特点、规范和应用技巧。比如为促使青少年健康饮食,就要让青少年了解日常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功用、偏食偏饮和垃圾食品的危害等,协助他们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督促他们三餐定时定量,吃饭细嚼慢咽,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为促使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就要把科学运动的基本常识、基本原则及主要方法告诉他们,协助他们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并监督他们坚持实施计划。为促使青少年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就要让他们了解常见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克制随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养成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穿戴整洁等健康行为。为促使青少年克服吸烟、酗酒、迷恋网络、打架斗殴等不良嗜好,就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这些不良嗜好带来的严重后果,指点他们克服这些不良嗜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对那些存在严重问题的青少年给予特别的关注,通过逐步脱敏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出不良嗜好的误区。通过指导和训练,注重引导青少年将健康生活方式转化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就能成为青少年心理生活中的“自动导航系统”,遇事遇物自觉按照健康生活方式的规范和应用技巧从事学习、生活与工作。
其三,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和生活文化,营造青少年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他们的灵魂,引导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促使他们养成亲近自然、追求美德、文明儒雅等许多良好生活方式。因此,学校应该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环境文化设施,增加对校园绿化和景观的建设,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点都饱含文化的要素,如树文化、竹文化、草文化、墙文化、路文化、石刻文化、雕塑文化等;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加强校园生活文化的建设,如体育文化、音乐文化、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诗文书法文化、广播传媒文化等,并有计划地多层次、多学科开展校园生活文化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讲演赛、表演赛、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联谊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园生活文化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生活志趣,而且能改进他们的生活模式,促进他们在熏陶、领悟和体验中更有效地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四,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规范。良好的生活规范是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保证,学校、家庭与社会需要形成合力,协调一致地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等做科学的引导,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首先,学校应根据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结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制定出一套通俗实用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如课堂学习纪律,课外生活规范、宿舍管理制度、校外行为规则,早锻炼制度、晚自习制度等,使青少年各种活动都有章可循,都自觉按校纪校规行事,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习惯。其次,家长要重视自身榜样作用和家庭环境对子女良好生活规范养成的影响,要严于律己,端正自身行为规范,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用自己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影响和感染子女,决不将社会不良的生活风气带进家庭;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预防不良生活规范的形成。再次,营造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也十分重要。社会、社区管理部门应肩负起责任,要与学校配合,坚决取缔那些在学校周边违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棋牌室等不健康的娱乐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弘扬积极生活文化,取缔消极落后文化,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样学校、家庭、社会有机配合,就为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支持环境。
其五,加强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改善,有小部分青少年可能会主动寻求帮助,但大部分的青少年将这些困扰和疑惑压抑在心中,迟迟无法得到解决。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帮助青少年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生活方式进行辅导的力度,把解决青少年生活方式中的疑难与困惑列入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定期举办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讲座;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问题,做针对性的辅导和矫治,如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应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建立信任,尝试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如因熬夜、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引起学习兴趣不高、体力不支、情绪不稳定,就应督促他们严守作息规范,积极参与锻炼,并做好相应的健康饮食指导;如有网络成瘾问题,就应采取与学生、家长共同研讨的方式,一起制定针对性的矫治措施,有步骤地“攻克”网络瘾;如因闲暇活动单一或无意义,引起社会适应不良、志趣不健康等问题,就应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并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和投身其中。
参考文献:
[1]姜丽萍,吴殷.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
[2]邱远.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
[3]顾大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4).
[4]张海芳,陈青萍,李丽.高中生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5]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6]庄志彬.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
[7]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刘贤臣,唐茂芹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1).
[9]桑青松,黄卫明. 班级环境、学习方式对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2007(6).
[10]蔡光蓉,李佩文,焦丽平等.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11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2).
[11]季蒙,谢泳.胡适论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2]朱金卫.体育运动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
[13]牟生爱.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4).
[14]魏书敏.闲暇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