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外贸发展战略研究

2014-03-25 07:14:11
关键词:两江保税外贸

马 丽

一、两江新区发展现状

重庆市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幅员面积1200平方公里,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部分区域、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北部新区。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两江新区开发开放”。通过近三年快速发展,两江新区已经成为重庆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要的助推器。2011年两江新区GDP实现1380亿元,同比增长23.6%,分别比全市和全国高7.2和14.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0.5%;进出口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76%。大部分指标增速将超过浦东,部分增速超过滨海。

二、两江新区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交通物流便捷。一是两江新区拥有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根据ACI发布的全球机场生产量年报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重庆机场以2205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排名中列第70位,发展极为迅速。二是两江新区拥有便捷的水路航运和江海联运大通道,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三是铁路网络四通八达。尤其是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开通后,货物运往欧洲更为方便快捷。四是公路骨架网络成熟。重庆已建成 “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居中国内陆地区第一。

2.综合功能完善。两江新区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14个保税港区中唯一具有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具有国际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功能。同时,中西部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国博中心)也可为各类企业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

3.政策环境宽松。国务院给予两江新区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在现有政策范围内,应加大对两江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资金和人才向两江新区集聚。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内陆保税港区以及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等系列优惠政策的叠加,意味着两江新区将成为始终保有国家内陆最优惠政策的区域。

(二)劣势分析

1.开发开放基础弱。虽然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新区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相比较而言,规模还比较小,速度还不够快,开发开放的程度比较低[1]。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两江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较高。在工业总产值中汽车行业占比最高,高达48.5%。当汽车产业受外部环境影响出现不景气时,其内在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将使两江新区整体工业水平受到影响。

3.高端人才缺乏。作为内陆地区,重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尽管《重庆两江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试行)》支持两江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高地,但是高端人才缺口依然较大。例如汽车科技研究人员缺口近万人,云计算中心和金融中心也缺乏信息技术专业、金融等方面的人才。

(三)发展的机遇

1.西部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西部地区GDP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3.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已经呈现出一马当先之势,为两江新区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稳定外需的条件下继续扩大内需。我国正向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迈进,这一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而国内市场潜力在中西部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必将动力十足。

(四)发展的挑战

1.国内竞争。两江新区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比较而言,在很多方面依然处于劣势状态,存在巨大差距。同时,两江新区与其他工业经济园区竞争激烈。例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与两江新区在电子信息、软件产业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直接竞争。

2.国际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两江新区面对的竞争与挑战已不局限于国内,而是延展到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没有完全根除。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使我国的出口受到影响。尽管两江新区具有一系列政策扶持,但是要保持可持续增长还需要继续提升外贸竞争力。

三、两江新区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以上对两江新区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两江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一是要整合资源,加强物流环节建设。充分利用两江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打造[2]。通过多元化的引资渠道,吸收外资进入两江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建辐射西部地区的贸易集散中心,带动引进国际贸易、跨国零售、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贸易结算和供应链金融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两江新区。

二是要加强创新,走科技兴贸之路。通过自身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首先要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树立尊重技术要素的理念,并在分配中充分体现技术要素重要性。其次要促进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再次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优秀的国内外企业投资于此,同时推动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是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之路。两江新区有着良好的外贸发展基础,但是要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合理安排,践行科学发展观[3]。在招商工作中要以“招准”为中心目标,着力引进发展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环境污染小的企业和项目,例如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业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避免为当下的经济利益而引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影响后续发展。

[1]丁卫.重庆两江新区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2.

[2]黄国华.基于增长极理论的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

[3]余素芳.两江新区外贸发展战略分析[J].地方经济,2013(13).

猜你喜欢
两江保税外贸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智能城市(2021年3期)2021-03-15 02:35:32
医者颂
支部建设(2020年10期)2020-11-17 22:57:09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38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4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
重庆与世界(2014年8期)2014-02-27 07:22:28
外贸电商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