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洁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的跨国公司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使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促进快速发展。
我国的直接对外投资,从2006年至2012年实现了66%的年均增长,其中承包工程实现了25%的年均增长,而对外劳务合作实现了11%的年均增长,我国已经逐渐变成非常关键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1]。
虽然在跨国经营方面,我国企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相对于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而言,我国企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我国海外企业中有55%的处于盈利的状态,有28%的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而另外有17%的亏损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跨国企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完善的初级阶段。近年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资产方面增长得比较迅速,但在总资产中海外资产的比例变化还不是很明显。为些针对我国跨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一,海外投资规模不大,并且科学的战略规划和论证十分短缺。目前,我国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在建立海外合作机构时缺乏明确的目标,选择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对合作伙伴进行选择的时候也显得不是十分慎重。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在全球的FDI(直接投资)中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其中的0.5%,在国际工程发包额中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仅占了2.1%,在国际劳务市场当中我国的在外劳务人数仅占到了1.5%,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 “走出去”的规模仍然较小。中小型投资仍然是投资项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海外平均投资规模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偏低的跨国投资整体水平,这样就使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在境外的扩张受到较大影响[3]。
第二,海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在行业机构上,我国的企业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属于技术水平较低以及一些加工型项目,而在国家支持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上占据的比例仍然偏低。与此同时,在地区结构上,虽然我国跨国企业投资在世界各地的68个国家和地区中存在,具有较为广泛的投资区域,但是在港澳地区当中占到了46%的比例,然后就是北美,占到了约13.7%的份额,从而使我国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影响,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市场布局上的战略层次以及战略意图[4]。
第三,高素质跨国人才缺乏,需要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技术水平。高科技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渗透都需要的,在科技方面,我国跨国公司还比较薄弱,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少对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与此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投入科研方面的人力和资金较低。虽然我国跨国公司涉及的行业较多而且具有较为广泛的经营投资范围,同时,一些国外的工业产业、境外研发中心聚集区也已经陆续建立起来了,但是并没有真正改善以加工企业以及资源开发企业为主的产业格局。目前制造业加工以及资源开发成为我国海外投资最大集中部分,而且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转换速度以及结构层次上,我国的海外投资明显滞后[5]。
第四,经营目的不明确,发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经营目的不明确,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盲目性。企业进行投资时往往对前期的市场调研不够充分,对当前市场变化的风险评估也不足,企业境外投资目的往往只是为了享受国家对跨国公司的优惠政策,转移企业自身旧有的设备。同时,有一部分企业往往会不顾及企业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方向,盲目进行境外投资,而投资难以实现预定目的,不但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损失,而且,还会加大企业日后境外投资的难度[6]。
第五,企业境外投资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企业境外投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我国跨国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过于繁杂,政府部门需要对每一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相应审批,审批环节非常多,导致审批持续时间过长,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损伤,大部分企业出于对企业生存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放弃境外投资。其次,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存在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现象[7]。具备境外投资实力的企业往往会由于审批程序的繁杂而难以进行境外投资,而不具备境外投资实力的企业往往会利用政策之便进行投机取巧,躲避相关部门的监管,进而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外流。最后,关于境外投资相关的法律、金融、外汇、财政等诸多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境外投资相关的中介机构建立也不够完善,关于境外投资的保障机制以及保险制度也不健全,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境外投资所需的国际市场信息,阻碍了我国境外投资发展。
第一,跨国公司需要对国际化经营战略予以明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想在多变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跨国公司必须要对战略目标进行通盘谋划以及合理确定。跨国公司在对区域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结合市场多元化以及重点区域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地区进行优先考虑;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对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予以充分利用,将资源导向型以及出口导向型跨国经营方面不断地发展;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可以与其他一些跨国公司相结盟,从而实现风险的降低,不断地对属地化管理予以推行,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8]。
第二,促进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要想在海外经营过程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促进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如果一个企业缺乏独特研发技术、缺乏知名品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就谈不上什么国际竞争力。而且我国目前又频频引进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使我国的自主研发受到了极大挑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9]。
第三,对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企业海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技能,中国跨国企业要想经营成功就必须要致力于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想将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出来,跨国企业可以与国际同行一起合作,对人才培训基地以及技术开发基地共同建立起来,并对他人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予以借鉴。
第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改善境外投资的环境。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跨国公司委员会,加强对跨国公司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其次,要完善与当前国际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对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管理体制进行积极改革。再次,政府也要完善跨国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境外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护我国跨国公司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和投资行为。最后,要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行重点开拓,健全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和预测的机制,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技术援助,加强境外投资的信息咨询和信息提供水平。
第五,加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跨国企业发展的灵魂。跨国公司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公司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当前我国跨国企业需要加强优势领域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积极开发先进技术,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健全自主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方式,以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跨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充分参与进去,就要不断提升其效率以及竞争力,要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借鉴,树立国际化视野,只有真正具备一定竞争力,才可以在国际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点[J].财贸经济,2004(9).
[2]李文锋.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J].改革,2010(2).
[3]王晓红.跨国公司发展与战略竞争[J].商业时代,2004(7).
[4]孙亚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5]张星辉.外贸并购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海外并购的思考[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19).
[6]尹全洲.每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7]吕波.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饭店业跨国战略[J].商业研究,2011(5).
[8]曹雷,阮征,崔红雷.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10).
[9]周先平,俞乐,代文娟.中资企业海外资本运作的现状、市场反应及其战略分析[J].当代亚太,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