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毛熙震词的阴性化写作
王翠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作为《花间集》收录的重要词人,蜀人毛熙震采取了典型的阴性化写作方式。在词的题材上,他以女性为主角,表现她们闲懒无聊的生活与寂寞忧怨的情绪。在闺阁物象上,他刻画女性的柔美体态,摹写闺房的精细物件。在自然景观方面,他描写季节、日月、动植物,营造萧瑟凄迷的气氛。就毛熙震词而论,其美学价值值得肯定,但其病态因素需要警惕。
毛熙震;阴性化;女性题材;闺阁物象;自然景观
《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共收录18位作家,500首词。其中,毛熙震词作共计29首,收录于《花间集》卷九与卷十[1]177-190。其词上接毛文锡(31首),下至张泌(27首),数量位处《花间集》词人第八位。毛熙震的生平不详。《词史》载其官至后蜀秘书监[2]47,后世称毛秘书、毛秘监。刘尊明先生评估毛熙震为唐五代“名家词人”[3]126。华钟彦引《栩庄漫记》言:毛词“要当在毛文锡上,欧阳炯、牛松卿间耳”[4]268。清人王弈清引《古今词话》,以为文锡之词“不及熙震”之词[5]1134。由此可见,不少名家名著对毛熙震词做出了较高的评价。词学界对温飞卿、韦庄、顾敻,毛文锡、张泌、欧阳炯等人的词都已有较多论述,但迄今未见专文探讨毛熙震词,故而作此芹献。
毛词之中,《临江仙》(其一)有劝谕君王美色误国之意,《后庭花》(其一)含着家国衰败的哀痛。王国维尤喜《后庭花》较有格调:“余尤爱其《后庭花》,不独意胜,即以调论,亦有隽上清越之致,视文锡蔑如也。”[6]364在题材上,这两首词没有借古讽今、昔盛今衰的深沉刚性。其中词句“纤腰婉约步金莲”,“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主要刻画绮丽阴柔的场景。毛熙震其余27首词,首首不离女性,一致突出了女性题材。这些女性形象,大抵不出闲懒颓靡、寂寞怀人、忧思哀怨的情绪范围,呈现出阴性化的生活状态。
毛熙震词,每首都含有一位女性主角。《浣溪沙》(其一):“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满地碎香细”。词句描写春景,更似在刻画柔美的女性。柳条是女子身上飘动的衣带,红花是女子头上装饰的花钿。这首词中的女性形象较为隐晦,而其余诸词对女性多是直接描写。毛熙震毫不掩饰对女性美态的欣赏态度。例如,“绣罗红嫩抹酥胸”(《浣溪沙》其四),写的是一位皮肤光滑润泽的睡美人;“云薄罗裙绶带长,满身新裛瑞龙香”(《浣溪沙》其五),写的是一位衣着轻盈飘逸、体香沁人的清秀女子;“粉香寒,晓花微敛轻呵展”(《酒泉子》其二),写的是一位迟起梳妆、略施粉黛的娇娆少妇;“轻盈舞妓含芳艳,竞妆新脸”(《后庭花》其二》),写的是一位体态曼妙、精心打扮的美艳舞女。
毛熙震词中的女性形象,远离了北朝乐府诗所表现的巾帼之气:“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7]374。他笔下的美貌女子,其豪爽开朗的性情未能得到艺术的欣赏与展现,而闲懒无聊、略带颓靡是她们的主要情态。毛熙震词多用“闲”、“懒”、“慵”来描摹女性的行为动作和精神状态。例如,“慵整落钗金翡翠”(《浣溪沙》其七),写女子懒散装饰;“闲步落花傍”(《女冠子》其二),写女子闲庭漫步;“闲卧绣帷,慵想万般情宠”(《酒泉子》其一),“暗思闲梦”(《临江仙》其二),写女子闲愁懒绪。毛词刻画的客观实物,也染上了闲散慵懒的色彩。例如,《浣溪沙》(其二):“金铺闲掩绣帘低”;《河满子》(其一):“满园闲落花轻”;《后庭花》(其三):“春残日暖莺娇懒”。其中,金铺(材料和装饰都很豪华的门)、落花、黄莺带着与女主人公相一致的情绪。闲散无聊,日长难捱,使酒醉成为毛词女主人公排遣闲愁的常用方式,也是中国酒文化史上的一种方式。例如,毛词云:“晚起红房醉欲消”(《浣溪沙》其三),“半醉凝情卧绣茵”(《浣溪沙》其七),“梦魂消散醉空闺”(《浣溪沙》其二),“相思醉梦间”(《菩萨蛮》其三)。酒醉的刺激,让闲懒的女子意态昏沉,滋生幻觉妄想,求得一时的心灵解脱。
毛熙震用“寂”、“孤”、“独”来表现女子寂寞怀人的情绪。例如,《河满子》其一:“寂寞芳菲暗度”;《清平乐》:“寂寞闲庭户”;《菩萨蛮》其三:“寂寞对屏山”;《木兰花》:“满院莺声春寂寞”;《小重山》:“寂寥多少恨”;《河满子》其一:“谁见夕阳孤梦”;《南歌子》其二:“独映画帘闲立”;《河满子》其二:“独倚朱扉闲立”。女主人公形单影只,孤寂的生活滋生了她们对情人的思念。《白雨斋词话》赞赏毛熙震善写相思之语:“婉转缠绵,情深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8]124。例如,《更漏子》其二:“长忆得,与郎期,窃香私语时”,述说女子追忆和情人约会的往事。《临江仙》其二:“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菩萨蛮》其一:“行云山外归”,《定西番》:“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传达女子对外出爱人的想念。《木兰花》:“匀粉泪,恨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表现女子深闺守望无果的怨念凄楚。
毛熙震笔下,独守深闺的女性多发忧愁哀怨之音。例如,《更漏子》其二:“人悄悄,愁无了”,《菩萨蛮》其二:“无聊悲往事,怎奈牵情思”,《菩萨蛮》其三:“离愁暗断魂”,写女主人公暗自伤神、愁怨负心人。《清平乐》:“含愁独倚闺帷”,《小重山》:“群花谢,愁对艳阳天”,写女子叹息春色落暮、悲伤美貌易逝。《南歌子》(其二)之少妇,“惹恨还添恨,牵肠即断肠”,无力摆脱桎梏、怨恨无奈。《河满子》(其一)的少女,“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整日寂寞,哀思难遣。
物象是营造意境的基石。陈廷焯言:“闲情之作,虽属词中下乘,然亦不易工。盖摹色绘声,碍难着笔。”[8]123毛熙震对客观物象的选材修饰具有个体创造性。在女性题材下,毛熙震大量描写闺阁物象,包括闺中人物和闺房物件,呈现出飘渺柔弱、狭小精致的特性。
(一)女性形体的阴柔刻画
毛熙震言:红房、椒房、幽闺、庭户、深院(3次)、闺房、满园、香闺(2次)、画阁、满院(3次)、小阁、宫阙、满庭、画堂、高楼。在幽深狭小的空间中,毛熙震选取了众多物象进行刻画。其中,内房庭院的首要活动物象就是女人。从物象的角度分析,女性身体是毛熙震的专注点。统计毛词描写的女性身体部位,有:脸(4次),如慢脸、新脸、红脸;头发(11次),如绿鬟、翠鬟、蝉鬓、欹鬓、云鬓、髻丛等;眉(6次),细蛾、淡蛾、修蛾、黛眉、蛾眉、愁眉;手指(3次),玉纤、纤手、纤琼;腰(2次),如纤腰;胸(2次),如酥胸;唇(2次),檀心、檀点;足(1次),金莲。这些部位是女性美的彰显处。毛熙震对其进行精心的修饰,滋生出婉转阴柔的审美感受。纤、细等词,柔弱轻微。云、淡、玉、酥等词,透着飘逸、清纯、润滑之感;青、绿等色,属冷色调,色感柔和明净。女性某些身体部位也成为病态愁思的象征。例如胸部,《浣溪沙》(其六)“捧心无语步香阶”,突出女子无力病弱之态。例如眉,“魂梦役,敛蛾眉”(《酒泉子》其一)、“愁眉翠敛山横”(《河满子》其二)。“眉”精湛地传达了女性的愁思。女子动情之处多系于眉眼。毛词云:“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南歌子》其一),较于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9]337,更为含蓄。春碧之山与女子青黛之眉,粼粼水波与女子灵动之眸,自然物象与人体物象的有机交融,延续着永恒的艺术感染力。
毛词中的女性,其阴柔美态有着相应的繁复修饰。毛词专注于女性穿着的描写。其中首饰17次、服饰16次。首饰方面,毛词多用金、玉来修饰,极力彰显富贵华丽之气。如:金燕钗、金翘、金翡翠等。在首饰的选取上,毛词多写钗钿之物。其中,钗类(8次)占半数之多,如:横钗、落钗、燕钗、翘股、步摇等。钗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不仅仅承担着富艳的渲染作用。钗类饰品,呈细长状,多垂以细珠,与女子青丝相交。女子静处抑或行走时,呈现轻微摇动之态,顿生弱柳扶风之感。凄婉飘逸的美学体验应运而生。毛熙震写床上用品(8次),言绣茵、绣被、锦茵、锦檀枕。质地轻柔的丝绣品颇受毛熙震的喜爱。在描写女性服饰时,毛词言绣罗、罗绮、茜罗、绣衣、绣衫等。这类面料在触感上柔软顺滑,暗合大众对女性肌肤与女性性情的审美要求。毛熙震对女子服饰区域的选取,亦符合阴性化的审美视角。毛词多写衣服之袖、裙、带者。如:小袖、嚲袂,绣裙、罗裙,绶带。古代贵族女性服饰,在这些部位,多有均匀的褶皱线条,且风动感很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特点暗喻着细线般的淡淡愁绪,暗合着散漫自由的人性诉求。毛熙震追求着女性身体之美与修饰之美。婉约飘渺、娇弱柔和的女性蕴藏着阴性的美学体验。
(二)闺阁物件的阴性选取
凄迷婉转、飘逸散漫、残缺愁苦的阴性之美,也得益于大量闺阁细小物件的精致刻画。统计毛词,有关闺阁物件的描写多达92次。除首饰、服饰、床上用品外,还有窗户(4次)、屏风(9次)、帘幕(14次);香炉(4次)、香料(7次);计时器(2次)、香烛(2次);乐器(4次)以及其他零碎物品。
窗户、屏风、帘幕,这三种物象有着“隔”的寓意,将闺房与外界隔离起来,将闺房内部进行间隔。“绮窗疏日微明”(《河满子》其二)。毛词言窗户,有小窗、绮窗、窗疏等。日光入室的斑驳窗影与闺中女性残缺参差的心灵相合。隔绝空间的翠屏、小屏、锦屏、绮屏、绣屏、画屏等,使方圆之内的闺房更为隐蔽狭小。填补空间的绣帘、映帘、画帘、翠箔帘、绡幌、罗幕等,给人以凄迷撩动的情绪体验。“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菩萨蛮》其一)“帘”与“怜”、“念”、“恋”等心理有着勾连之处。隐蔽云雨床帏的云母帐、红罗帐、宝帐中,潜藏着闺中女子的朦胧形象,惹人遐想。
香炉与香料是毛词的重要元素。“香”是一个核心点。毛词言香炉者,有玉炉、金鸭炉、博山炉;言香气者,有新裛香、瑞龙香、兰麝香。古人好燃香,多有凝神静气之效。在毛熙震笔下,“香”涵盖着一种阴性的审美体验。《木兰花》言:“宝帐慵熏兰麝薄”。味觉上,“香”给人的陶醉麻痹之感,闻之者心有飘飘然。形态上,燃烧香料多生烟雾,营造出一种迷离的境界。这些又交融着闲散颓靡、忧思愁苦的女性形象。
通过计时器与香烛两种物象,毛熙震让时间与女性产生了微妙的文学反应。更漏、金壶通过水位线计时。毛词言“更漏咽”(《更漏子》其一)。在空荡闭塞的闺房中,水声滴答产生细微的回音,意喻着流逝的年华与百无聊赖的生活。毛词言:“罗幕下,绣屏空,灯花结碎红”(《更漏子》其二)。毛熙震言香烛,曰:灯花、残烛。烛光意味着漫长深夜,灯花是蜡烛燃烧后的脱落物质,残烛是不完整的物象。此类物象蕴藏着残缺消逝的心境。
毛熙震用乐器这种物品,向读者传播着阴性的情感体验。乐器是酒宴歌舞场合的必备物件,也是靡靡之音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乐器,因其材质、形制的各异,其音乐特质以及给人的情绪体验也不相同。例如,钟鼓之类的乐器,铿锵有力,容易激发听者的昂扬斗志。《乐记》有言:“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10]1313。丝竹乐器所产生的效果则是大致相对的,多生文弱缠绵之感。毛熙震在词作中选用了三种乐器,箫、琴、筝。其音多悲戚,善寄相思之情,皆属管弦类。李白言“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11]322,以箫的呜咽之音,传达女子思忆情人的悲情。毛熙震言:“应共吹箫侣,暗相寻”(《女冠子》其一),亦是通过箫来传达女子渴求伴侣的幽禁苦闷。古诗云:“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12]201。作为清商乐的常用伴奏乐器,琴与筝善以悲凉的演奏效果打动听众。毛词言:“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南歌子》其一)、“小窗弦断银筝”(《河满子》其一)。两首词皆写闺中无知音者的无限伤情。这三种乐器附上了凄楚孤寂的人情,成为毛词传播阴性情绪的重要媒介。
自然界的物象广阔而深邃,具有穿越时空局限的艺术感染力。刘勰曾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3]693有着延续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往往能调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共鸣。毛熙震虽作闺阁之词,但其笔下描摹的物象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室内。毛熙震刻画了不少自然景观,包括四时节序、日月风云等,以及动植物。王国维有言:“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14]2。毛熙震笔下的客观自然景象,无一例外,都经过了精心的选取与雕刻,呈现出残缺羸弱的阴性心态与境界。
毛词言春夏秋三季,在一日之中选写黄昏之景。春季乃万物萌发之时,是生物交配的旺季,暗合着苏醒释放的人性节奏。生灵萌动与闺阁压抑,两股相冲的作用力下,让春与思成为一个连体。“春心牵惹转无聊”(《浣溪沙》其三)、“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河满子》其一)。春成为闺阁压抑情绪的季节代言。毛词修饰春,多用暮、残等字。例如:“春光欲暮”(《清平乐》)、“春残日暖”(《后庭花》其三)、“天含残碧融春色”(《菩萨蛮》其三)等。这与毛熙震修饰夏季,言“残暑”,是相通的情境追求。毛词之春,在一定层面上,可用于反衬女主人公的残缺的情思,而毛词之秋则用于直接渲染女主角的阴性心境。宋玉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15]182。秋季大多数植被凋零。生物进入了休眠的前奏阶段。毛熙震顺其景、言清冷萧瑟之情,曰:“秋色清”(《更漏子》其一)、“秋夜静”(《更漏子》其二)、“光景暗相催,等闲秋又来”(《菩萨蛮》其二)。在一天时间的选择上,毛熙震多捕捉黄昏之景,包括晚霞(4词)与落日(4次)。如绮霞、彩霞,夕阳、斜晖、尽日等。毛词言:“绮霞低映晚晴天”(《浣溪沙》其一)、“尽日掩朱门,离愁暗断魂”(《菩萨蛮》其三)。消逝之景蕴含着强烈的萧条死亡之感,与医学心理学之“黄昏心理”相通。
太阳呈阳性特征,毛熙震却摘取了萧索的落日景观。月亮,古称太阴。无温暖热情之黑夜,具有浓厚的阴性特质。毛词言月6次,如月影、烟月、斜月、珪月等。影、烟是漂浮不宜捉摸之象,斜是扭曲变形之象,珪是冰凉透明之物。毛词言:“烟月寒”(《更漏子》其二)、“伤心一片如珪月”(《后庭花》其一),阴冷景象勾连人的感伤情绪。天空有高悬之日月,也有风、云、雨等景象。毛词言风为:蕙风、东风、轻风;言云为:薄云、云影;言雨为:疏雨。风是轻柔而非凌烈的,云是稀薄而非浓密的,雨是细疏而非狂暴的。此类物象都以柔和无力的感观体验为主。
至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毛熙震也采取阴化的选材与塑造。毛词涉及动物5种,共计16次。除开蝶(2次)、鹦鹉(1次)、鹤(1次)之外,皆是莺莺燕燕。毛熙震写莺7次,写燕5次。莺燕体型偏小,鸣叫声如笙笛之音。在听觉上易生缠绵之感。此外,莺燕活跃于春季,生命力旺盛,交配频繁。毛词中,“莺对语,蝶交飞”(《定西番》)、“紫燕一双”(《浣溪沙》其二)、“梁燕双飞”(《小重山》),皆是闺阁压抑的反衬。毛词中的植物达32次,包括花与树,以花为最(25次)。毛词言杏花、梨花、蔷薇,是观赏性极强的花卉。其形态小巧美艳,物性喜攀附。毛词写柳,曰杨柳、弱柳。“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南歌子》其一)。花与柳的柔美形态牵惹情思。花也是容易凋谢之物。毛熙震犹喜此状,曰:残红、落花(3次)、群花谢、花片等。“正是消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清平乐》)、“梨花满院飘香雪”(《菩萨蛮》其一)。不同于枝头生命抗拒风霜的顽强体验,漫天凋零的花瓣,触动的是阴柔凄迷的美学感受。
要之,毛熙震对女性、闺阁物件、自然景观的阴性化描写,暗合了人性潜在的悲情意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欲求。古语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亡国之音,哀以思”[10]1254。衰世多生哀吟之声,群体性的阴郁精神状况是病态社会的反映。医学将抑郁思绪视为病症诱因。伤感类型文本的接受者,既获得美学的艺术享受,也不自觉地神思黯然、五脏俱损。毛熙震之词主要适用于贵族享乐、酒宴歌舞的场合,从而淫于闺阁环境以及女子情态的刻画,并有意识地避开豪爽粗犷的风格与深沉苍茫的现实维度。这类词作将病态的人格因素赋予古代女性之身,实则映射出统治者以及贵族奢靡淫逸、软弱空虚的心境。
[1]李一氓.花间集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
[3]刘尊明.唐五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3).
[4]华钟彦.花间集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5]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历代词话[G].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傅杰,邬国义主编.王国维全集(第1卷)[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7](宋)郭茂倩.乐府诗集[G].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8](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杜未末校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9]唐圭璋编.全宋词(第一册)[G].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0]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4]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白化文等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Mao Xizhen's Feminine Writing Style
W ang Cui
(College of Art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s an important ci poet included in"Huan Jian Jit",Mao Xizhen from Sichuan took the typical feminine writing style.On the theme in his ci,he took women as the heroines,showing their idle and boring life and lonely and depressed emotions as well;In description of the boudoirs,he portrayed women's soft bodies,and depicted fine articles in the boudoirs;When touching natural landscapes,he created bleak and chilling atmosphere with the season,the sun and moon,animals and plants of his understanding.In terms of his ci,it isworthy of recognition of its aesthetic value,but itsmorbid factors should not be observed.
Mao Xizhen,feminine,female subjects,boudoir articles,natural landscape
K81
文章编号:1004-342(2014)02-53-05
2014-01-12
王翠(1992-),女,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