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彤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 长春 130021)
松辽委信息化建设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赵彤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 长春 130021)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虚拟化技术是整合与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的有力手段。文章通过梳理松辽委信息化建设现状,简要介绍了虚拟化特点,分析了松辽委进行虚拟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信息化;虚拟化;松辽委
随着松辽委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服务器的数量越来越多。松辽委的机房从原有老办公楼中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5 个;服务器数量达到 100 多台,且种类众多,时间跨度大,并且每年还以 5%~10%的速度在增长;相关应用系统基本上以相同的速度在不断增长。
现有的机房环境尽管加大了投入,增加了多台 UPS (不间断电源)及精密空调,但仍然不能满足现有服务器稳定运行的需求。随着运行维护系统规模的急剧增大,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解决提高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为业务单位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成为松辽委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信息化行业本身就擅长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以便更快更好地解决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计算虚拟化技术是破解上述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计算机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全球最过剩的资源是计算资源,计算机利用率严重不足:全球计算机资源的平均利用率仅为 9%。“9-9-1 原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现象。该原则表示:90%的服务器,90%的时间,CPU 占用率低于 10%。尽管现实需要越来越多的数量及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但不可否认,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且不说机器在晚上基本上是闲置,即使在人们白天的工作时段,计算机的资源利用率也是非常低的。闲置的计算机却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虽然信息资源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甚至成为重要战略资源。但这种投入和产出性价比不高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信息化的发展。
虚拟化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逻辑计算机,每个逻辑计算机可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不同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虚拟化技术就是把信息的物理资源(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存储空间)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以打破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将原本分散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可统一调度、管理的虚拟资源池,从而既改善了资源利用率,又降低了基础架构的复杂度。未来大多数的信息资源都将透明地运行在各种各样的物理平台上,资源的管理都将按逻辑方式进行,完全实现资源的自动化分配。虚拟化技术就是实现该目标的理想工具,并可以提高运维服务质量。
1)通过服务器整合,控制和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显著提高各个物理服务器及其 CPU 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2)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等,另有软件成本。
3)加快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大大降低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长。
4)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
5)简化数据备份方式和恢复流程。
6) 可将所有服务器作为大的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并按需进行资源调配。
7)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不再担心旧系统的兼容性,维护和升级等。
信息系统运维作为 IT 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涵盖日常运行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大部分:即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管理内容概括为 7点:
1)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
2)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
3)业务管理。包含对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
4)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的信息注册、删除及修改,用户所拥有的对各类信息资源使用权限的管理;
5)资源资产管理。管理 IT 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6)信息安全管理。ISO/IEC17799《信息安全管理操作规则》表明,信息安全管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管理要项,如安全策略、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7)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是关于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IT 运行维护管理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实现完善的 IT 运维管理是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关键。
当前,松辽委信息化建设中运行维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器数量较多,资源利用率低。
2)耗电、制冷及人工维护等运行成本高。
3)新应用部署慢,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长。
4)由于被动应对计算需求的增长,对紧急或突发的应用的需求响应速度慢,需要较长时间的采购流程。
5)设备种类多样,性能差异大,硬件维护和升级速度慢。
6)资源配置僵化,不能灵活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
7)旧硬件和操作系统兼容性差,维护和升级困难。
8)运维人员不足等。
由于安全攻击、流行病毒和黑客活动等问题,松辽委应用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错误操作、病毒、木马安全威胁,从而导致关键服务器应用程序宕机和关键终端用户电脑无法访问,因此,提升台式机和服务器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变得极为重要。
虚拟化可以减少服务器数量的增加,简化服务器管理,同时明显提高服务器利用率、网络灵活性和可靠性。将多种应用整合到少量高性能服务器上即可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整合及虚拟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松辽委可以有效降低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将上百台服务器可以减少至数十台,进而淘汰落后设备。同时,通过虚拟化,用户还达到了改进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服务器利用率由 10%甚至更低的状况,将提高到60%或更高。在软件支持方面,虚拟化有效地改进了对已有应用投资的保护,并且虚拟化不但将为节约 IT 硬件开支,而且着眼于长期发展,也将使个人计算机更易于管理,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效率也将得到改进,安全功能亦大幅提高。
具体而言,根据松辽委虚拟化建设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要求,在对服务器虚拟化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规划。将在每台物理服务器上分别部署 vmwarevSphere 虚拟化软件,每台物理服务器均能部署隶属于不同区域的业务虚拟机,这样未来物理哪一台物理服务器出现故障,该服务器上的虚拟机都可以利用 vmware 高可用性功能,将该主机上的虚拟主机迁移至其他主机上运行,保证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在每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和部署虚拟机时,均按照该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资源要求,为虚拟机创建对应的虚拟CPU、虚拟内存、虚拟硬盘、虚拟网卡等资源,同时为每个虚拟机部署操作系统和其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虚拟化技术升级改造,借助适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管理层面将资源的功能从资源的实体上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更加灵活、专业、低成本地充分有效使用资源的目的。但虚拟化并不是万全之策,仍有诸多局限:
1)技术复杂,对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要求高。
2)前期投资大,小规模应用性价比不高。
3) 对类似数据库等开销大、业务持续繁忙的应用系统,不适于应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改造。
但是,虚拟化作为一种信息化基础框架,在技术上是高效先进成熟稳定的,在绝大多数应用系统中广泛使用。应用系统建设中,虚拟化建设比重会越来越重。
TP39
B
1002-0624(2014)08-0062-02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