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

2014-03-24 16:04:42刘洪华陈晓锋李朝前刘刚
关键词:表格科技期刊稿件

刘洪华 陈晓锋 李朝前 刘刚

(武钢研究院 《炼钢》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80)

科技期刊的质量问题是期刊的根本问题,而期刊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稿件的编辑加工水平。编辑加工是对稿件从政治思想、学术内容、文字表达和出版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加工整理[1],消除错误,提高文章科学性和可读性,使之准确、简明地报道作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传播科学技术信息,并达到出版的基本要求。编辑加工是集政治性、思想性、技术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是提高论文学术水平、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编辑加工对编辑的要求

科技期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编辑加工的优劣,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不仅要求编辑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求编辑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敏锐的信息获取分析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一)鉴定稿件的能力

一般进入到编辑加工环节的稿件都是通过“三审制”确认可以刊登的稿件,但有时可能会碰到稿件存在重大的科学性或学术性错误,因此编辑要具备鉴定稿件的能力,以免不符合出版标准的文章刊登出来。但多数情况下文章整体方向与内容没有问题,只是部分内容可能表述不到位,或重要内容只简单叙述,而大篇幅的介绍部分常识性内容或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对此编辑要认真分析,应准确指出应该补充、修改或删减的内容,以方便作者准确修改。保证编辑加工过的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准确、语言文字简洁明了。

(二)与作者的沟通能力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常常会发现很多问题与作者进行沟通,以保证文稿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与作者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使作者清楚地了解你提出的问题,又要肯定作者在文稿创作中付出的辛苦劳动。笔者在从业初期经常碰到给作者提出问题请其回答,或提出修改意见请其修改,而作者的修改稿中出现并未回答或修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总结,笔者发现编辑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清晰的指出问题,如担心有歧义,可以进行详细说明;如果编辑可以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作者就能更加清晰的了解目前文稿存在的问题。因此,编辑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以更好地服务读者。

(三)专业技术知识和学习能力

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涉及到各种专业、各种方向,因此对编辑的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要求较高。过去一般要求编辑是“杂家”,即知识广普型但不求纵深的编辑[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种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对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对作品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使其不断完善,以达到出版、刊登的要求。因此要求编辑向具备现代化的智能结构而又有某一领域特长的“专家”转化,实现编辑学者化[2]。另外编辑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四)责任意识

编辑加工主要包括审读、删节、补遗、纠错、勘校,因此对编辑的责任意识要求较高。编辑的责任意识是指编辑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编辑是科学文化传播的“守门员”[3],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发现任何疑点都要积极解决,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编辑不应以“文责自负”为理由放弃责任,不认真加工。编辑的把关工作是国家赋予编辑人员的岗位职责,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编辑出版的作品会流传下去,一旦编辑工作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势必影响期刊的质量,甚至误导读者,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不可逆转的。编辑要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将优秀的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二、编辑加工的原则

(一)维护学术观点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允许各种思想进行碰撞,因此编辑加工过程中应维护作品的学术观点,不应以鲜有报道之类的原因擅自进行修改。编辑毕竟不是全能的,因此只要不是明显的错误,编辑不应根据主观判断进行修改,应该就有异议的地方和作者进行沟通,征得作者的同意后方可修改。因此编辑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原稿的观点,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肆意删改稿件,使作者的学术观点发生扭曲变形。编辑加工后的文章一定要请作者认真核对,以避免编辑加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妥之处。

(二)保护文稿风格

编辑加工的原则是可改可不改的一般不改,这就要求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和写作风格,不应按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对本来是对的但是不合编辑风格的内容进行修改。这样所有的稿件千篇一律,对期刊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编辑的工作是锦上添花,对错的、不妥的或表达不清楚准确的内容要进行修改,而对正确的内容要予以肯定,尽可能保持原稿的风格,这样才能保证文稿的特色。

(三)提高学术水平

期刊是传递文化、传播知识的工具,而科技期刊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刊登内容的水平。科技期刊的作者分布很广泛,不可能都是行业的专家,不能要求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完全符合标准规范。实践表明,绝大多数作者的原稿,即便是审稿后经作者修改过的稿件,无论内容上还是表达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稿件若不经编辑加工直接发排付印,稿件的学术水平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期刊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编辑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一篇篇比较粗糙的文章,加工成一件件符合出版规范的的艺术品,传递给读者,它们就能在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者在与编辑的交流中也能够得到学习,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撰稿能力,这样今后发表的文章质量会更好,对期刊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编辑加工的具体内容

(一)文字加工

文字加工的主要要求是题文相符、结构严谨、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简洁、符合逻辑、无错别字、标点正确。科技期刊的题目、摘要一定要精炼,并能准确反映文章的内容,科技期刊的摘要问题目前比较突出,很多作者的摘要看起来和前言没有区别,因此要加强对摘要的编辑加工。很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词随意,经常出现同一事物前后表述不一致等问题,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瞻前顾后”,全文统一。还有部分作者对专业术语使用不够准确,如将“物质的量”直接写成“摩尔数”,材料专业 “伸长率”与“延伸率”用法混淆等,这也需要编辑统一把握。标点符号方面问题也比较多,很多作者在比例号(︰)的使用上经常与冒号(:)混淆,连接号的使用也比较混乱,还有很多作者写文章时“一逗到底”,一大段文字中全是逗号。

(二)插图、表格、公式

插图和照片图号、图名齐全,要做到图像清晰、层次感强、饱和度好,显微镜照片应在圈内给出长度标尺;表格要准确使用物理量和单位。图片和表格都要认真设计,保证其使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且保证内容清晰、简明。插图和表格不能重复使用,如图表内容很简单,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的不建议使用插图和表格。插图和表格在文中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并且要有适当的说明,切忌将图片与表格罗列,而没有文字表述与分析。公式的使用也要准确,做到正斜体、大小写准确无误,对公式内出现的符号要进行说明;部分物理量符号已经变更,编辑加工时要及时改正,如“AKV”改为“KV2”等;尽量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三)参考文献

编辑加工中参考文献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献引用顺序混乱、标注的文献信息不全或不够准确、文中与文后内容不对应、引用位置不够准确等。笔者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碰到作者正文中文献顺序混乱,并未统一按顺序编排,尤其参考文献较多时,很容易出错,因此编辑一定要认真核对。还有部分作者文献著录信息不全或不够准确,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一定要逐条核对,完善信息,并保证文献引用位置的准确。

四、结语

编辑加工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编辑加工工作是一项精细化的作业过程,它要求编辑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严格把关。编辑加工的质量决定了文稿的最终水平,也决定了期刊的质量,质量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的关键要素,因此一定要做好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将最好的期刊奉献广大读者、奉献给社会。

参考文献:

[1]郎禹.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简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6).

[2]孙良英,郝美玲.适应新形势的期刊编辑队伍建设[J].编辑学报,2000(2).

[3]陈军.学术论文编辑加工应把握的两个原则[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猜你喜欢
表格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