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位增 张建设 郑霞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0)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并对传统期刊形成强烈冲击。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发生变化,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均面临着发行量骤减、广告业务日益萎缩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更倾向于从网络等新媒体获取信息[1]。相比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期刊如何突破其客观局限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突破发展瓶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数字出版俨然已经成为新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传统期刊与网络媒体、移动互联技术相互融合,调整发展模式、拓宽发展空间,成为走出发展困境的一种客观选择。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并一直坚持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是材料保护杂志社于2001年创办的以信息为主的技术类杂志。材料保护杂志社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材料保护编辑部。创刊于1960年的《材料保护》杂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早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品牌杂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杂志社为了品牌的延伸和可持续发展,牢牢树立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办刊理念,不断加强杂志品牌建设,全方位大力扶持品牌期刊《材料保护》的发展,在成立杂志社的当年就创办了“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不久,与网络相配套的杂志《表面工程资讯》应运而生。《材料保护》刊登的内容以学术性为主,而《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刊登的内容以技术和信息为主,前者的读者定位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后者定位则是企业,杂志社形成了以网络为纽带,两刊内容优势互补、相互联动、相得益彰的刊网格局。《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及行业网站的创建为《材料保护》创精品、保品牌,起到了强有力的帮促作用。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经过12年的精心培育,刊物整体质量不断上升,创刊不到5年,其内容就被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2007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优秀期刊,2012年被湖北省评为优秀期刊。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也发展成为表面工程领域的门户网站,其论坛已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交流平台。同时,博客、微博、微信、A移动数字报刊产品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杂志内容选题、编读互动、服务多元化等提供了保障。该刊目前拥有的已商业化运营的数字化产品包括:2个行业网站、电子期刊、移动数字报刊产品、定制信息(EDM)等。
尽管新媒体对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造成了较大冲击,但传统媒体仍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内容为王,决定了传统期刊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优越地位;其次,传统期刊作为内容载体,有着其固有的原创性、真实性、权威性,以及与读者心灵契合的天然优势[2]。
《表面工程资讯》编辑部自创刊初就开始实施组精品文章、创精品栏目、办精品期刊的“精品工程”计划。通过对刊物进行内容、栏目、版式和装帧等方面的革新,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办刊模式和与其他学术期刊雷同化的局面,从而使杂志在影响力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质量是杂志的生命线,《表面工程资讯》编辑部历来十分注重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杂志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产业,媒介竞争内容为王,要打造精品,必须注重内容。在内容质量方面我们注重的是4个字:精(精心策划、选编、组稿)、新(内容新、立意新)、实(讲求实效、能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活(栏目编排灵活、每期插少量幽默哲理短文)。而在编校质量上抓的是一个“严”字(差错率不超万分之二),在印刷质量上求的是一个“美”字。
1.精心策划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是一本以信息为主的技术类杂志,读者主要是企业一线的技术工人,其信息内容往往离不开与行业息息相关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等,该类选题我们每年常抓不懈。让读者通过杂志去关心和了解世界和中国发生的,且与行业相关的大事。近几年杂志报道的与表面工程行业相关的大事举例如下:
2008年:零排放(环境保护)、神七飞天(涂料涂装);
2009年:清洁生产、机械再制造(提倡绿色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涂料涂装)、《材料保护》创刊50周年庆典;
2011年:日本核危机(环境保护)、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
2012年:解读欧盟法规(行业产品出口)、聚焦两会解读重金属污染;
2013年:丙尔金事件(镀金试剂造假)、神十飞天。
上述事件均是与该刊专业范围相关的,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表面工程资讯》一册在手,行业信息全有。而且重大事件的信息,该刊并不是机械地转载,而是通过收集、整理、消化,再站在行业的立场上公平、公正地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因为原创才有竞争优势,就这样一直坚持内容创新,与时俱进,并顺应读者需求,年复一年地全力打造着主题各异的“独家产品”。
2.精心选编
网络上的行业信息浩如烟海,其中不乏过期的、虚假的、重复的。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编辑人员需要慧眼识珠下功夫的。对于真实的信息,优中选优,尽量与行业专业对口。每期经编辑下载的信息数百条,经主编筛选后可能就留下数十条,再经社长过目后可能只有十几条了,总是将网络中最精华、最实用的部分奉献给读者。一位在本行业长期关注网络发展的权威人士对该刊的内容是这样评价的:“这些都是从国内外浩瀚的资讯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其特点是精炼、真实,并且雅俗共赏。”
对于疑似虚假的信息,编辑们通过网络查找源头或打电话发短信求证;对于疑似过期信息或已刊登过的信息,常常要翻阅前几期甚至是前几年的杂志,以确认本刊是否刊登过。有时为查证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可能要花数小时甚至一两天的时间。因为有些网络媒体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有的网络编辑人员为了多报工作量常常将多年前的信息改个日期再上传到网上,以致编辑见到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对每条信息收录前往往都要查证、消化、改编,必要时加编者按或点评。总之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集众家之精华,成一家之特色。即使是读者投稿所提供的信息,有时编辑也要求证其真假,如前不久南京一位作者提供一则消息:“有一不法分子从工厂电镀槽内偷镀金液,沉积金砂30公斤左右。”对如此大案,编辑慎之又慎,经向南京的朋友、作者求证,数量上确有出入,定性存在很大误差,于是未予刊登。
3.精心组稿
杂志的读者定位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最需要的是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文章,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经验交流”和“生产应用”类的稿件,每年主动向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老专家及知名度较高的退休技术人员约稿数十篇。并且专门制作一版彩色广告,其广告词是:“盼望表面工程行业的退休专家赐稿,请献出您毕生最宝贵的经验。”这些退休人员的文章绝大多数是毕生的经验之谈,深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欢迎。刊登该类文章既充实了杂志内容,又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力,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多年来我刊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每期设置有20多个栏目,从栏目设置到每篇文章的刊登、每条信息的选用,都要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读者,其内容我是否喜欢”。为了增强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该刊专门在杂志最后设置“杂谈”栏目,把平凡生活中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及时地展示给读者,其内容短小精悍,篇篇可读,期期有精品。读者反映“赏心悦目”。
行业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可读性为重点。由于期刊定位于为企业服务,所以多年来不收投稿作者版面费,而且酌付稿酬。
4.严格校改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中“豆腐块”信息较多,而且绝大多数无“原稿”,其文责不可能让作者自负。如何做到让网络上有错的内容到杂志上不出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知道有错,也往往无法判断错在何处,如何修改。常常遇到类似于“1+3=5”的错误。相对有原稿的文章校改起来更加困难,对此,该刊要求编辑用心校改“原文”。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将网上的错误消灭在杂志中。在编辑规范质量要求上,除数量单位灵活处理外,其他校改要求与《材料保护》同等严格,而且质量把关关口更多。一般杂志往往编辑三校,主编或责编终校一次(通读全文),而《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则采用编辑三校,主编或社长三次“终校”,该方法虽略显笨拙,但终可避免杂志出错。
5.注重印刷质量
印刷质量也是较为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数杂志社无印刷厂,杂志印刷质量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杂志社的质量管理制度鞭长莫及。《表面工程资讯》杂志2007年由双色改为彩色印刷,前几年总觉得印刷质量不好,印出来的色彩与在计算机上或付印前的彩样上看到的色彩出入较大,编辑部多次向印刷厂提意见,但收效甚微。影响印刷质量的环节太多,如印刷设备老化、油墨纸张质量较差,在线印刷工人责任心不强、印刷环境太脏等等。该刊对杂志的要求是内容要精,印刷要美,内容和形式要相辅相成,完美结合。对此,编辑部果断调换印刷厂,其效果显著。编辑工艺没变,但杂志的印刷质量却好了许多,现在的《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1.明确定位,重视转型升级
明确定位,就是分析客户需求和期刊自身的特点、优势,行业属性等实际情况,摸清家底,量力而行,来规划、实施新媒体的建设。《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十分重视数字化转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布局、稳步推进。以升级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为切入点,开始了数字化转型探索。如今,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已成为表面工程行业的门户网站。
2.刊网融合,促进多元发展
首先是在内容选题上,网络可以成为期刊采编们获取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是在内容形式上,《表面工程资讯》杂志也尝试借鉴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该刊有个栏目“热帖精选”,是编辑受杂志的官方微博在表面工程行业超高人气的启发而开设的。其编排方式也是采用时下网络上流行的“微博式”,即对于一个热点事件或者问题,既有发布当事人的言论,也有相关人士的回应。这使得呈献给读者的信息更加“立体”,同时也因其编排的独特性更加吸引读者。再次是与读者的互动上,可以利用新媒体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特别是可以利用微博信息发布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的特点。这样,期刊一方面有利于参与到这种新媒体传播中来,另一方面则加强与读者互动,进一步丰富期刊内容,增强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传统期刊在互联网上出版后,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再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期刊借助这一平台走向了海外。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通过网站、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牌系统)、博客、微博、微信、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通讯)、电子杂志等技术形式为行业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互动交流平台,既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性,又使编辑及时了解到了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进行品牌拓展和延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上述均表明,期刊与新媒体正在各取所需,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3.整合资源,拓宽市场空间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通过对纸质期刊、网站及手机等不同媒体采编业务的整合,建立了统一的编辑平台。在选题和信息方面,实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同时,根据不同介质和受众特点对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加工,实现“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形成多样化产品,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延伸产业链,最大程度地开拓市场空间[3]。编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和Flash集于一体,依据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介质的特点,将多样化内容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各层次受众的个性需求。如将分类信息分别以光盘、E-mail、网上下载等方式推送到读者的数字化终端。受众可以借助图像直观了解动态事件的发展,通过文字查看信息内容的深层报道和分析,还可以上网随意检索,链接到相关网页,多层次、立体化地获取信息。 这样就使期刊最具竞争力的原创内容得到最大化增值。
4. 强化服务,创新发展模式
《表面工程资讯》杂志从传统期刊广告、发行的两轮驱动转化为广告、发行、版权转让、新媒体、与企业深度合作等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态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在新媒体时代宣传推广需求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发新媒体服务方式,高效整合、开发、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和行业资源,为客户的全媒体宣传、推广需求提供全套专业解决方案[4]。针对客户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需求,提供所需的全媒体形态专业服务,同时满足客户的多个媒体投放需求。如为客户提供 “2刊2网”广告套餐;“2刊2网”栏目冠名、联办;行业软文;网站会员服务;成果推广;企业专刊;移动广告;付费阅读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创刊以来始终与时倶进,年年紧扣国家大事、大政方针,不断调整选题思路,以多栏目、多视角、多方位大做绿色表面文章,深受业界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科技人员的广泛赞赏和喜爱。
蓦然回首,《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已创办12年有余,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其成长历程经过了几次大的飞跃:由试刊的内刊号(2001年)到获得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刊号(2003年);由双色印刷(2003年)到彩色印刷(2007年);由名不见经传到内容被四大数据库收录(2005年);由一般杂志到2007年成为行业优秀期刊和2012年成为湖北省优秀期刊。如今《表面工程资讯》杂志已成为行业知名期刊。下一步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其迈入国优科技期刊行列。
参考文献:
[1]付建飞,侯敬.科技期刊数字化的发展[A].科学评价促发展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太原,2011年.
[2]王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12).
[3]蒋红超.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转型与发展策略[A].科学评价促发展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太原,2011年.
[4]陈钢.论数字期刊的整合营销传播[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