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继红
(《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4)
《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作为省级科研机构所办科技学术期刊,生存之路可谓艰难。一是组约稿难度大。国内不乏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所办的同质化科技学术期刊,一般收录基金项目或有创新性成果论文,而省级科研机构所办的科技学术期刊,大都既非核心期刊,也不是本省的名刊、大刊,因而组约稿难度大。二是办刊经费有限。相比大众类期刊,科技学术期刊专业性强,发行量少,几乎没有广告收入,除上级拨款及少量自筹外,只能维持期刊正常出版发行。针对上述情况,《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锐意进取,对《资源环境与工程》的运营与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
《资源环境与工程》创刊于1987年,原名《湖北地质》,半年刊,页码120页左右,16开,当时没有设立栏目,内容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地质等方面。从1991年第2期开始有了栏目划分,先后开设有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环境地质、物探、工程地质等栏目,在这期间刊登了不少省内地质找矿专家如刘源骏、薛迪康等的文章,为我省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1998年,由《湖北地质》更名为《湖北地矿》,半年刊,页码80页左右,16开。2001年《湖北地矿》由半年刊改为季刊。2004年,《湖北地矿》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工程》,季刊,页码80页左右,16开。200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页码120页左右。除地质勘查之外,加重了环境地质在刊物中的份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办刊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其办刊宗旨尽管提法不同,但初衷未改,都是紧紧围绕地质事业发展的大环境而提出。为地质科技人员服务,推动地质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一直是该刊办刊人为之奋斗的目标;②随着时代的更迭,期刊越来越注重时效性,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周期越来越短;③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与民生、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栏目设置也更加多元化,几乎囊括地质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就《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而言,在综合性中始终注重突出湖北、地质这两个方面,否则就失去了自身特色和独有价值。
就地质行业而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主线。因此,作为行业内的科技期刊应紧紧抓住其主线去做文章。2013年,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三项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局全面实施“三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年、改革创新年、提练内功年、提振形象年。为此,期刊组稿时根据重点选题制定年度编辑工作计划,加强期刊组约稿工作。如2014年编辑工作计划是立足湖北省域追踪与报道地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着力在荆楚富矿行动上寻求突破,在民生地质上积极拓展,注重新型矿业加快转型等方面的进展和动态。
为活跃该刊学术争鸣的气氛,经过筹划在2013年开设了“地质论坛”栏目。该栏目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定期刊发地质科技人员在一线工作过程中获得的一些探索性的新发现、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此外,针对当前地质工作的主线,拟开办 “三项重点工作”专栏,就局属各单位在荆楚富矿、民生地质、新型矿业三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宣传报道,由此拉近期刊与行业之间的距离。
“国际地质新动态”栏目自2007年开办至今,已有7个年头,为更好地办好该栏目,除征稿外,还积极与主办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取得联系并主动约稿,征稿内容上更多倾向于当前国际地质找矿的前沿信息。由于“土木工程”栏目范围过大,没有突出地质特色。从2014年起将 “土木工程”栏目名称调整为“岩土工程”。调整后的“岩土工程”栏目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和监测等方面内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边坡与基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等。
开办“下期要目预告”,提高期刊的整体编辑质量;新增期刊基本参数,增强期刊的透明度,树立办好刊物的信心;在形式上,将期刊由16开改为A4开,既扩大了期刊版芯,又提高了期刊的外观效果。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部分彩印。
科技期刊办刊的真正目的就是为读者和作者服务[1]。面向基层的科技学术期刊自然要为基层的科技人员服好务。除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外,要尽可能地满足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所需。对于来自基层作者的稿件,经修改可达到出版要求的,不厌其烦地与审稿专家多次联系,征求对作者稿件多次修改的意见,直至达到出版要求为止;对其中有创新性见解的论文,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对作者实行奖励。
编制《资源环境与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时间进度表,以期为单位,列出2个月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不打乱仗。同时,每一期制定出周密的期刊流程时间控制表,归划出排版、编校的时间,保证每期期刊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出刊。
从2013年10月开始,《资源环境与工程》开通了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为编辑部、专家审查稿件保证稿件质量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提高了论文的辨别和处理能力[2]。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的内容,对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能力和质量、促进数字出版转型有着重要意义[2]。为缩短该刊论文出版周期,加快科研成果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保护作者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署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
《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于今年正式开通使用由中国知网开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该系统集采编、审稿、网络出版、出版管理于一体,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具有学术不端文献快速检测、参考文献自动校对、稿件质量辅助评审、CNKI专家库提供使用等多项功能,提供了灵活的个性化配置,能够满足编辑部业务流程多样性的需求,从而实现编辑部工作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游苏宁.逾耄耋成就大家风范 近期颐恪守谦逊美德[J].编辑学报,2013(2).
[2]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络化出版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