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伊念
(江汉大学 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56)
根据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的数据,目前我国拥有各类期刊9800多家。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900多种,大学文科学报约1300种,行业期刊1000多种[1]。然而,如此庞大的学术期刊阵容,不仅没有形成令世界瞩目的智力优势,反而普遍面临行业窘境。比如经费短缺、发行量小,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学术期刊面临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2012年7月,《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应运出台,要求对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的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学术期刊做好投身市场竞争的准备了吗?面对近万种期刊的竞争,学术期刊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般读者看来,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是象牙塔里与世无争的“乖孩子”。它们有自己的经费来源,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基本不参与市场竞争。这种现象的形成,与长期以来高校对学术期刊的定位有关。在很多情况下,高校期刊只是作为教辅单位而存在,它为校内人员的发稿提供了方便,至于经营得好坏,鲜有人追究。这种办刊理念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市场意识较薄弱。
当学术期刊被推向市场竞争中,这一劣势将更加显露无遗。因为它不再是“乖孩子”,而是供读者带着挑剔眼光来选择的商品。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编辑部就像一个商店,一篇篇稿件、一本本期刊就像商店里的一件件商品,作者是生产厂家,读者就是顾客。事实的确如此。“期刊是商品已经成为期刊界的共识,科技期刊产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2]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学术期刊提供的是学术成果,是对读者的智力支持。如果它没有价值,没有读者关注、引用和订阅,势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学术期刊的主管部门,必须要认清这一现实,并对办刊理念进行重新定位,必须接受它作为商品的属性。从商品的角度来讲,每一种学术期刊都必须考虑其受众群体。比如,该期文章主要给哪些读者群阅读?他们是否关心这些话题?刊登的文章是否真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如果消费者不关心不认可,那就是“自说自话”,这样的学术期刊只会日渐萎缩,最终死路一条。所以,主管部门必须遵从市场竞争规律,着力提升学术期刊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对高校期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定位,帮助它更好地融入市场环境。不少高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打造名刊名栏,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名校出名刊,特色专业成就大刊,成功营销创品牌期刊在湖北高校科技期刊中已初露端倪。”[3]在全国范围也同样如此。学科优势扶持了期刊的发展,反之,学术期刊的壮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理论阵地,也成为学科乃至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
当然,更多学术期刊在市场化道路上步伐还过于缓慢。以大学学报为例,“大学学报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办刊理念落后,学报同质化现象严重,……传播面极窄,不计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4]
我国出版行业的改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启动了。在当时的编、印、发三大板块中,印刷业是最先推向市场的;其次是发行业,除了保留教科书、教辅读物等少量的专有发行权外,其他的全部市场化;最后是编辑业,包括出版社、报社和刊社,即小概念的出版业。编辑业的改革从2003年才正式拉开帷幕,当时国内吹响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但“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稍有不慎就可能溺水。考虑到文化传承、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编辑业的改革也是分批次、有步骤地先后进行。于是,期刊社的改革又落在了出版社和报社的后面。
同为人们眼中的事业单位,又都属编辑出版行业的报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风生水起,为期刊社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天,当期刊站在了市场化的十字路口时,学习报社的优秀传媒基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术期刊要树立牢固的受众意识。据统计,我们目前有报纸1900多种,电视台4000多家,广播电台2000多家,网站总数300多万个,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媒体总量。在这种近乎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凡能生存下来的媒体,无一例外都是以受众为导向。比如,党报党刊以政府部门为主要受众,都市报、晨报、晚报等生活类媒体主要面向市民,此外还有专门的军事类、故事类、历史类等小报……即使同为市民报,又有侧重年轻读者群的,有主要吸引女性读者的,有定位财经人士的等等,市场定位极其精细。与此相比,学术期刊的受众定位还很粗放,大多数所谓的综合性刊物,其实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在知识爆炸时代,尤其是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而全”实际上不如“小而精”。只有紧扣读者群,才能引起反响和共鸣。
其次,学术期刊应当增强时效性等服务意识。作为编辑工作者,经常会有作者向我们抱怨:一篇论文,从交稿到审稿、用稿,所需时间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七、八个月,有些核心期刊的用稿甚至能排到一年以后。这对追求时效性的媒体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在传统纸媒时代,连夜赶稿是家常便饭,目的是让读者第二天就能看到新鲜出炉的报道。在网络媒体时代,时效性更强,网络、微博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报道,信息竞争甚至能精确到几分钟。尽管学术期刊对时效的要求远不如媒体,但不可否认的是,过长的审稿周期已经引起了作者的不满。其实,在网络信息时代,只要期刊社增强服务意识,把投稿的进展及时反馈给作者,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如,在收到稿件、一审通过、二审通过、初步采用等环节,给作者发个短信、邮件、微信或者QQ留言等,举手之劳就能让人如沐春风。服务意识也不仅限于此,学术期刊还可以走出去,主动为企业服务,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企业研究人员有其局限性,科技期刊对行业尤其是学术领域的动态更为了解,可牵头举办此类活动,为学界和企业提供交流的平台。如此,不仅能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也能扩大稿源,提高论文的实用性。
再次,学术期刊也应有更加灵活的宣传意识。受长期以来运营体制的影响,学术期刊不像传统媒体那样追求曝光度和知名度。但一旦投身市场竞争,这种思维就得改变。因为有了知名度,才能吸引更广泛更优质的稿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期刊的竞争力,才能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看看现代媒体的宣传手段,网站、微博、微信、APP……几乎用上了浑身解数。所以,学术期刊也应学会主动宣传和推介,真正成为学校的宣传窗口和智库。
当然,对于学术期刊社来说,受众意识、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毕竟都是手段,真正要想在近万种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还必须有自身特色。否则千人一面,自然也不会引起注意。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原本就是面向更为专业的读者群。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对所在领域的论文质量要求非常高,一般都会选择专业性的学术期刊。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披露的数据,中国科技期刊按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的前100名,都是各种专业期刊,没有一家综合性大学学报[5]。即使在综合类学报里,也只有做足特色,才能出类拔萃。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农村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的“世界史研究”等等。
从学术期刊的自身属性来看,大量地方综合性学术期刊,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的存在,也要求其更具特色。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600多所高校,其中中央部门直属管理的只有100多所,其余2500多所高校的管理权限都在地方。与全国综合性学术期刊相比,地方期刊虽然也把刊发权威学术成果作为最高的专业目标,但由于受地域观念以及人财物力的限制,不可能像前者那样“面面俱到”,只能走特色化、差异化路线。同时,由于地方学术期刊在财政上有赖于地方政府,在弘扬地方文化、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内容选择上难免会烙上“地方属性”。从资源优势来讲,地方学术期刊有近水楼台的便利,在研究区域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容易做出特色。比如,《闽江学院学报》开办的“闽文化研究”栏目,依托地域优势,办得风生水起。2010年,包括该栏目在内的11个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被载入《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的光荣史册,2011年还成功跻身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再比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栏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的“北京学研究”栏目、《滨州学院学报》的“孙子研究”栏目等,都是利用地域资源打造的“教育部名栏”。
另外,利用地域优势做文章,这只是地方学术期刊的特色之一。还有一些期刊虽然没有“地利”,但能充分利用所在高校的学科优势,同样能走出特色之路,提高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充分利用广州大学在法学专业方面的学科优势,重点打造了“廉政论坛”栏目。该栏目也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以上这些高校学报,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国家名牌”。
在特色栏目之外,部分高校还依托自身学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学科优势的外延,成立了更为专业的学术期刊,比如山东大学的《文史哲》、北京大学的《语言学论丛》、武汉大学的《法学评论》等。尽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化和综合性期刊并存的状况不会改变,但特色化无疑是有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学术期刊靠实力而不看“出身”。即使没有地域优势,也没有学科优势,只要在特色领域深入挖掘,同样能赢得市场的认可。比如,笔者所在的《江汉学术》,因为“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的出彩,不仅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而且一举成为“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的重镇”[6],“对中国现代诗学界来说,今天它所在的学报已是不可忽视的三两家必读刊物之一”[7]。近年来,《江汉学术》借此东风,接连承办现当代诗学领域的重要研讨会,并成功颁发了海内外首创的汉语新诗诗学研究类专项大奖——“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其学术公信力得到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学府以及臧棣、洪子诚等著名学者的高度认可。
很多同行担忧出路,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说,只有四条出路可供选择:“并”(并入其他出版企业)、“转”(自身转为出版企业)、“改”(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留”(留住编辑业务出让出版经营权)”。其实,只要自身拥有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哪条路都能走得通,都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
不可否认,市场化其实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术期刊的编辑们,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内行,而且是市场经济的知情者和参与者;不仅是埋头选稿校稿的知识分子,而且是深谙消费者心理的活动家;不能再做按部就班的售货员,而要做主动出击的推销员,从而适应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新中.论学术期刊的市场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孙忠.科技期刊产业化是大势所趋[J].编辑之友,2004(1).
[3]郑楼先,库耘.提升高校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
[4]邓久华,王晶.关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1).
[5]朱德培.高校学报改革的一些思路[J].编辑学报,2001(2).
[6]唐晓渡.序二:热爱和责任[M].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7]陈超.序一:祝贺、观感和期冀[M].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