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燕
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孙文燕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7例卵巢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手术过程中接受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卵巢肿瘤患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7.8%、92%和97.8%,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共误诊5例,误诊率为5.7%。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准确的卵巢肿瘤临床诊断方法,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肿瘤影响范围、手术方式和肿瘤性质,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卵巢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发生率通常在3.4%~6.5%之间,因为卵巢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因而其肿瘤性质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也是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提高,以及预后情况的改善[1]。本次医学研究对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7例卵巢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5±11.3)岁。其中,双侧肿瘤10例,左侧肿瘤40例,右侧肿瘤3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卵巢肿瘤组织学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手术过程中留取2~3块肿瘤组织,连续2~3min在-25℃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冷冻处理,并将标本制备为组织切片,厚度约为5μm,使用HE进行快速染色,约15min后读取切片。术后对剩余的冰冻石蜡切片实施病理检查,并对手术过程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2]。
所有87例卵巢肿瘤观察对象,患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18例恶性肿瘤,约占20.7%,25例确诊为交界性肿瘤,约占28.7%,44例确诊为良性肿瘤,约占50.6%。经过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1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约占16.1%,23例交界性肿瘤,约占26.4%,45例良性肿瘤,约占51.7%,患者临床检查的符合率达到94.3%,恶性肿瘤符合率达到77.8%,交界性肿瘤符合率达到92%,良性肿瘤符合率达到97.8%。本次临床研究中共有5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错误,临床检查误诊率为5.7%。其中,将卵巢子宫内膜样癌误诊为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2例,将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2例,将Ⅰ级未成熟畸胎瘤误诊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卵巢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病理组织检查和诊断方法,有助于准确划定患者的肿瘤影响范围、手术方法和肿瘤性质,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肿瘤组织的性质,从而为医生的诊断和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准确的参考依据,通过冰冻切片的方式实施病理检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现象,避免手术切除范围过小或过大,并准确划分手术的范围和方式[3]。根据卵巢肿瘤患者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其所选择的手术方法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子宫和对侧卵巢是否需要切除,手术后能否保留女性的生育能力,对于卵巢肿瘤患者,特别是未生育的年轻患者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有些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在腹腔内留置化疗管,因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于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于卵巢肿瘤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4%~97%,本次临床研究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于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符合率分别达到81.6%、92.6%和98.9%,与医学报道结果相近。
尽管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于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这一检查技术本身也具有无法避免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病理检查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导致卵巢肿瘤误诊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术前通过肿瘤标记物、CT和B超等方式对患者肿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其实际的临床表现,同时,手术过程中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患者误诊率的降低[4]。第二,阅片错误。冰冻切片的制片质量和取材位置会对临床医师病理切片观察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若切片质量不合格,则无法直观反映细胞的特异性,进而导致误诊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对患者实施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时,应准确划定取材部位,提高切片的制备质量,严格遵守读片过程,从而对患者做出作为准确的临床诊断[5]。第三,冰冻切片的制备质量不过关。切片制备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卵巢肿瘤患者发生误诊的一项主要原因,本次临床研究中,1例Ⅰ级未成熟畸胎瘤患者误诊为成熟性畸胎瘤,即因为冰冻切片制备质量不合格,切片未显示出原始神经管成分,进而导致患者误诊,因此,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过程中,应注重冰冻切片质量的提高,加强病理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以降低误诊率。部分研究人员提出,手术过程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湿纱布包裹或是生理盐水浸泡病理标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假象对于制片质量所产生的影响[6-7]。第四,取材不准确或是送检组织不全。在冰冻切片取材的过程中,常会手抖啊肿瘤体积过大、检查时间紧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取材不完全等问题,进而对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8]。
本次医学研究中,将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将Ⅰ级未成熟畸胎瘤误诊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将卵巢子宫内膜样癌误诊为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标本取材不合理。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应在坏死区和肿瘤的边缘提取标本,对于仅有局灶性癌变的交界性肿瘤患者,应选择非恶性病变区域获取组织标本,并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尽量增加所取切片数量。由此可见,实性卵巢肿瘤标本应尽量选择实性区和实性区与囊性区的交界处获取组织标本。对于未成熟型的畸胎瘤患者,可根据患者的神经管结构和数量的多少来确定取材位置和数量,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级别越高,神经管越多,所需的标本取材数量越多,体积越大,因而畸胎瘤标本要选择脑组织和有可能为恶性肿瘤的区域取材。
综上所述,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地卵巢肿瘤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有助于患者手术范围、方式以及病情的判断,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苑晓军.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13):213.
[2] 李昌中.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194-195.
[3] 李静,孙保存,刘增辉,等.2839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对比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19(6):471-473.
[4] 焦丹,田君才,张莉.冰冻切片对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的术中诊断[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6):602-603.
[5] 林艳丽,王丽曾.1875例手术中冰冻切片与手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1):95-97.
[6] 周丽红.187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59.
[7] 安玉英.卵巢肿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130-132.
[8] 李徽,黄铭,胡春兰.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479-4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36
江西 341400 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孙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