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2014-03-24 04:24林雪英陈卓芳梁菊艳
当代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林雪英 陈卓芳 梁菊艳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冠状脉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脏疾病[1]。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现象,这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来提高医学治疗效果[2-3]。目前,医学领域对该疾病的研究程度较低,本院探究了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意义,旨在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2010年2月-3013年5月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详细的临床诊断时候确定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为67.89岁。下壁心肌梗死15例,下壁联合后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性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性心肌梗死7例,前侧壁性心肌梗死2例,心房右室心肌梗死1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5~7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为67~80岁。本院征求患者以及家属的意见之后进行分组,患者对本次分组不存在任何异议。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应的药物溶栓或抗凝治疗,胺碘酮采用静脉给药,静脉注射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随后改为口服。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方法如下:第一,患者遵医生嘱托卧床休息。第二,患者吸氧,具体的给氧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第三,患者接受24h的心电监护。另外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观察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尽量减少患者出现休克,严谨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常规护理还要接受循证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且48h之内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下进行循证护理。方法如下:在护理中要详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相应的症状,同时在观察中认真总结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查询文献以及以往成功的护理经验,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文献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可靠性。最后结合患者的病情、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具体分析。

在护理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主要包括患者的神志、疼痛的部位以及疼痛性质和心电监护图的改变[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胸骨出现后压榨性的疼痛感、经常躁动不安、出现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及大量出汗等。但是在老年人身上这些症状并不典型,急性左心衰竭以及脑血管疾病、咽痛和手臂麻木等症状,这就容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发生[5]。医护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地判断,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循证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做到紧密结合患者的病情,详细认真地观察患者的情况,多与患者及时沟通。严格遵照主治医生的嘱托做好心电监护,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心律,同时加强巡视,本院实行APN排班,坚持专人护理。病情严重的患者由同一名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在观察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意识异常、面色苍白以及末梢循环等症状要做好及时抢救的准备,一定要保证相关的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及处在最佳备用状态[5]。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保证治疗以及护理的高效运行。

在循证护理中,医护人员还要注意给予患者合理的活动指导。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1~2周,特别是在初期的

24~72h之内,一定要静养,避免出现情绪激动,尽量不要挪动[6]。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患者以及家属的意愿。总的来说,患者和家属对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针对这种情况,本院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及康复等相关知识上的普及。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防止这些不良情绪引起患者产生神经异常兴奋以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等不良反应的产生。

护理人员要重视文献以及以往成功护理经验的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相应的文献检索结果和相应的临床护理的经验重点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帮助患者纠正心律失常,同时注意减少梗死以及猝死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患者的医疗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窦率也较高。两组患者在康复时间以及复窦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对照组30例患者中,复窦率为13%,患者康复的平均时间为18天,患者满意率为63.3%;观察组30例患者复窦率达到了26%,患者为康复的平均时间为12天,患者满意率高达9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T<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患者常见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循证护理是一种结合患者病情参照相关参考文献和成功护理经验开展的综合护理。采用这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变化状况,做到详细记录,以便进一步的康复治疗[7-8]。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有效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1]张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56例护理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2):124-125.

[2]柳美娟,王晓葵,李刚.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63-164

[3]许发发,陈宇英,孙丽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65-3867.

[4]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441-1442.

[5]万良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3):2606-2607.

[6]黄屹.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53-354.

[7]段媛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223.

[8]李群笑,何洁兰,罗英,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657-658.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