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才 张方石 孙义馨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加的趋势。前列腺癌在临床上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属于隐匿性疾病较易被医护人员所忽略,所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的手段有多种方法,其中核磁功能成像为常用检查方法[1],现就其成像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市中心医院2011 年6 月-2012年7 月收治的32 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55~75 岁,平均年龄为(68.9±10.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1.2 方法 让患者在扫描台上取仰卧位,应用常规核磁共振波普成像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前列腺扫描操作,层厚为0.3 cm,层间隔为0.05 cm,进行2 次平均扫描,对疑似病灶区及其病灶周围组织区域进行多次扫描,尽量避免周围脂肪及直肠内气体对扫描的影响。
2.1 影像学表现 前列腺癌病变区可呈现Cho明显升高和Cit不同程度下降或消失,两者呈现波峰倒置现象,MRSI代谢图可呈现Cho浓度较高,Cit浓度降低。
2.2 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核磁共振波普成像技术扫描检查,32 例患者中诊断出前列腺癌的有28 例,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患者有26 例,将两种检查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4.2%准确率为87.5%。
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系统中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在59 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为多发病,该病起源于腺泡及前列腺导管[2],患者早期时不易表现出临床症状,待病情发展到晚期时,症状已发生局部浸润或者转移,易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临床症状即下尿道梗阻,且症状不够典型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在临床上尤为重要。
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制定方案时应根据前列腺癌那病灶的位置、大小及病情发展程度,这就需要对患者病灶情况进行掌握,需要进行无创性的检查较准确地进行诊断。核磁共振扫描在检查前列腺癌上具有较多优点,其采集时间较快,具有较高的空间辨识率几家较好的信噪比,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核磁功能成像分为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以及磁共振波普成像(MRS)等技术[3]。现对其进行具体分析:(1)扩散加权成像DWI是根据体内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来对分子扩散程度进行评估的一本成像技术,其通过对不同组织的微观结构的灌注以及扩散现象的显示来评估异常组织的病变。该技术成像所需时间短,显示出的影像中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较明确,对比度较强,在功能成像技术中是较简单实用的。DWI可通过对ADC的计算来进行定量分析。ADC代表了毛细血管的灌注与扩散程度,其值降低说明分子扩散程度及运动能力降低,其值升高代表了分子运动受到限制,与肿瘤的生长、癌变组织的侵袭性关系密切。(2)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临床上是应用的比较早的技术,主要方法是先在患者静脉注射低分子造影剂,然后通过该仪器进行功能成像,主要对造影剂在患者组织器官内部的阻碍与行进情况来判断肿瘤组织发生情况,应用了血流动力学原理。一般来说肿瘤与普通组织相比,其组织的血管分布以及供应血液量均较丰富,早期肿瘤就是通过这些丰富的微血管及较高的通透性来进行供血的,新生的毛细血管还未生长完全,其不完整的基底膜就使大量对比剂快速进入肿瘤组织,以达到成像目的。其在血液流量的动力学方面的评价较敏感,且能较准确地显示较小的肿瘤,明显提高肿瘤的诊断率。但在对前列腺癌得诊断中,由于前列腺癌的血管构成与正常组织差异不明显,故造影剂在肿瘤中达到峰值时间较晚,且该强化方式与癌类似,故对发生在中央地带的癌灶较难检出,另外,造影剂的使用会造成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4]。(3)磁共振波普成像MRS成像在现代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中是唯一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且能有效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及机体生化变化。机体内各组织中的原子核质子以化学物形式在一定化学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位移,这些微小的变动在MRS中能被采集转化成数值波普而在重建的图像中被反映出来,准确表达组织细胞代谢中的变化[5]。
本组运用的是磁共振波普成像技术为患者进行前列腺癌检查,主要通过捕捉前列腺癌组织中的代谢物变化的含量信息进行加工成像,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反映了choline,creatine及citrate的生化浓度的改变情况。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及发生前列腺增生的组织能正常分泌精液中的有效成分choline,且分泌量较多,而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分泌choline的能力受损甚至丧失,导致分泌choline的含量减低。在前列腺发生癌变时,癌组织进行能量代谢时会消耗更多的choline,进而增多了choline消耗途径,导致本身分泌量就不够的choline含量更少。细胞膜的合成与降解直接影响了胆碱含量。前列腺癌细胞增长繁殖较快,细胞膜进行合成与降解活动较频繁,因此能检查出机体内胆碱水平明显增高。但前列腺MRS检查也有不足之处。虽然该检查技术对患者无创伤性,但其要求在做检查时磁共振磁场要有一定的均匀度,相对于其他扫描仪要求较高。由于每一位患者的自身病情不同,且前列腺癌组织大小形态不同,其能对磁共振波普分析信号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成像结果的稳定性而导致误诊与漏诊。
总体来说,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得的应用中,能较明显的显示出病灶位置、程度、范围及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本组患者运用MRS对32 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较高,有助于及早对前列腺癌进行确诊,对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1]汪加朋,汪清.蒋杰.核磁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6(25):45-48.
[2]任逢春,杨汉丰,杜勇.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5(5):152-153.
[3]汪清,张树杰,张宇.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24):91-92.
[4]王小宁,黄庆娟,徐青,等.前列腺癌23 例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及评价[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6):154-155.
[5]唐海云.6 4 例前列腺癌的M R I 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