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校本评价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结题证书号:2094,鉴定等级良好),课题组通过对课题的分解、评价量表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尝试了一系列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我校经过这几年的科研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显著,学生成长也是硕果累累,学校品牌日益升值。
一、研究背景和基本假设
1.研究背景
当教育背负了太多教育以外的内容:升学、就业、高薪、名位……教育观念和方法就越来越背离了教育的本真;片面地追求可量化的“教育质量”,结果只会导致孩子学得特别累,同时疲累不堪的还有教师和家长。然而教育生产力却依然在低位徘徊,“数字化”的评价往往掩盖、遏制甚至扭曲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其走向狭隘和片面。一切为了追逐分数和升学率,即便是“野蛮行为”都被视作“专业行为”,这种可怕的集体无意识给教师带来的是“专业萎缩”。
我们从学校的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和学生成长之所需,探索一种发生在学校内部的自主性评价,引领教师主动走科学的专业发展之路。借助评价的手段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以上认识和学校发展的需求,我校申报了“基于校本评价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一课题。
2.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主要有以下四点:①中学教师具有强烈的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潜在需要及发展潜能。②校本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将这种专业发展的潜在的需要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③构建“校本评价”体系,可以把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落到实处。④“校本评价”体系的引领可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提升教师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判断水平和操作能力,有利于形成和谐真诚的校园人际文化。
3.研究特征
本课题研究问题是如何运用校本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教师是参与者或研究者;二是不但要指向教师“观念”的改进,还要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三是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四是这种研究是公开的探究。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细化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与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的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二是教师的专业修养与职业道德、伦理追求,三是教师专业知识,四是专业技能。
(1)关于“专业精神”: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精神如何评价?本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精神有哪些?量表如何设计?如何实施?结果如何?采取怎样的对策?
(2)关于“专业道德”:专业道德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如何评价?比如:关爱生命,关爱学生,爱包含哪些要素?课堂上怎样让少数弱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哪些具体策略?诚实诚信观念等如何体现和评价?
(3)关于“专业知识”:如何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的、人文的,包括教育教学论、心
理学,还有各种拓展性知识,如学科发展史的、学科方法论的知识等。完备的知识结构造就高素养的名师。针对这一方面,该如何评价?量表怎么设计才合理?配套制度有哪些?
(4)关于“专业技能”: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技能如何评价?本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有哪些?量表如何设计?如何实施?结果如何?采取怎样的对策?专业技能内涵丰富,每个学科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去研究,鉴于该子课题的重要性,经过专家指导、课题组研讨,我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明确为“课堂教学能力”“校本教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家校沟通能力”等四项。
据此,课题组把教师专业发展分解为: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知识(阅读)、专业技能这四大板块,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分别开发评价量表。
三、配套评价标准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校本评价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一项应用性课题,该课题遵循“从实践中来、最终回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将课题组分成了“校本评价量表研究与开发组”“校本评价量表实施与测评组”和“校本评价管理与建模组”三个研究小组进行人员的组合和分工;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这是研发校本评价量表的基础;校本评价量表经过初步设计,在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学校开展了试评价,以此将课题研究融入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对试评价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评价,而且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验证,全面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现实诉求、成长轨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水平,最后我们对整个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1.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系列标本评价量表一览
2.校本评价实施路径图
在设计和开发评价量表之后,我们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全面设计了校本评价的组织部门和实施主体。
我校“基于校本评价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实施框架图如下:
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通过研究和调查分析,学校不仅全面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现实诉求,而且对如何运用校本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制度方面的完善和修改,实现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行分层评价模式
教师分层评价模式是根据教师的结构分出专业发展层次,并明确了校本评价的原则。具体如下:①将学校的教师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5年内的青年教师、6~10年的成熟型教师、骨干教师。②明确了校本评价原则,即在动态的评价过程中,以校为本,重在引导、激励,注重多主体互动、内容多元、方式多样。
具体的改革举措包括:①评价多主体互动化。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②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要关注教师的道德修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③评价方式多样化。一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二是将自评与互评、他评相结合;三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是书评与面评相结合。校本评价部门及时反馈,鼓励教师的进步,引导教师修正航向,诱发教师评价的内驱力。
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评价来引领,分层评价,逐级提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设置“常青藤实验中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表”,不同发展层级的教师分阶段设置目标、明晰奋斗措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自我设计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评价功能,进行引导督促,以巩固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常青藤教师专业发展手册”,作为及时记录与监测的载体。该手册主要记载教师的自学情况、反思以及成果,促进教师的学习、反思向深度发展,使教师专业成长有目标、有方向、有依据、有评估,努力成为“学习型”乃至“研究型”教师。
(二)完善校本评价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师分层评价制度的实施,学校不仅完善了校本评价的相关制度,而且有具体的评价举措。例如优秀教研组考核明确要求教研组必须申报校级微型课题,参与者从实际出发,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以学校和师生的发展要求来定位研究的内容。
学校建立了教科年度考核及奖励制度,设置论文获奖发表奖、评优课奖、竞赛辅导奖;实施职级班主任制度;期末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教师年度综合考核设置综合奖励,还新设了创新奖、特殊贡献奖、子女成才奖等。学校制定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责任制——在导师制外,还另外配成长责任人,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专业发展的导师和责任人。另有专门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设计的一些配套制度与评价实践。同时,设定了具体的考评方案,使考评标准明朗化,比如明确《青年教师考核评估细则》,让青年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期成长有计划、有目标,具体实在。评价分阶段、多元立体呈现。
(三)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平台
为了让校本评价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更好地开花结果,学校为教师发展在评价的基础上搭建了各种平台,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图
(1)有可攀阶梯——教学能力发展阶梯: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首席教师;教育能力发展阶梯:职级班主任制、副班主任升级制。
(2)有发展地图——每一层阶梯都有细化的可操作的发展示意图。
(3)有活动平台——为每一个层级的教师发展搭建活动平台。
(4)有评价细则——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步都配套评价细则。
(5)有档案追踪——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记录和相应档案资料。
2.将多种形式的评价整合为一,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评价管理模式
在实践的基础上,我校将各种形式的评价进行整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校本评价管理模式,出台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表现性评价百分考核表。
五、研究结论
(1)教师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既影响教师个体,又影响教师群体,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教师评价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问题诊断的支撑,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3)当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时,能够促进教师团队合作和相互帮助。营造和谐真诚的文化空气,形成良性发展性评价的共识,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4)校本评价是立足本校教师发展现状开发的,是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因而对学校发展更具适切性。
(5)校本评价实施过程的量化、刚性必须与评价结果质性、柔化处理相结合,体现出管理者的智慧。
六、研究成果
1.教师专业发展成绩显著
在“专业精神”“专业道德” “专业能力”等评价标准的引领下,每年都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楷模教师”。例如:2011年就有8名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张家港市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惠波老师还被授予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称号,并入选“张家港市学术指导服务团”专家组;有17人次在张家港市级以上评优课中获奖,其中包括全国中语会一等奖、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28人次在把握学科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苏州市级以上获奖;教科研方面,省级以上论文发表125人次,各级论文大赛获奖的占62%;指导学生市级以上获奖405人次,51人次获各类辅导教师奖。
2.学校品牌日益升值
我校走过了创业最艰辛的第一个十年,创造了属于常青藤的辉煌,常青藤已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公认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成为了张家港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中、高考取得辉煌成绩。自2006年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生源基地以来,我校已有25名同学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另有五位同学被南大——匡亚明班录取。国际部学生100%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2011年钱雨晨同学更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录取。普通高中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985大学录取比例等指标均居全市
第一。
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名校校长论坛”“江苏省中学语文评优课”等国家级、省级大型活动,取得了全国,省市领导、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我校的先进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课堂建设、社团建设、教科研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等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校长》《教师》等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多次介绍推广,学校每年接待几十所全国的名校领导、老师到我校来交流学习。
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科技、体育、创新等比赛中获奖人数突破2000人次。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张家港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我校还作为江苏省唯一民办学校代表成功申报“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加盟校,为我校在更高的平台上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思考与后续的推进
“基于校本评价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既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载体,也是教师寻找自我成长的实践空间,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全体教师均融入了课题研究之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自我剖析、成长反思、专业提升,一步一个台阶,在研究中进步,在研究中发展。课题结题是研究的一个阶段,但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新起点。因此,学校将会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价量表的设计细目,在实施中抽样跟踪,凸显其引领价值;向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实践依据,并在区域内共享、共研。同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继续研发新的评价量表,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将《常青藤教师专业发展手册》推开使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策划编辑:蹇 影;文字校对:谢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