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娅·阿力木
(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阿丽娅·阿力木
(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生因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心理差异.本研究对新疆在校民考汉、民考民、汉考汉(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民考汉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情况与汉族差异较小,民考汉得分情况与民考民差异较大,说明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对心理因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幸福感;少数民族;民考汉;民考民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然而幸福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哲学家给幸福下了多种定义,也强调幸福人生的意义,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思维和方法,始终没有敲开探索幸福奥秘的大门.直到20世纪中期,幸福的科学研究在美国开始兴起,研究者们用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幸福的奥秘.学者们一致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相对稳定、全面的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随之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心理学研究认为,生物和文化因素影响人类心理发展,文化因素是导致心理差异的主要原因(丁月芽,1997).文化作为一种刺激变量对个体产生作用,成为个人行为关键的内在调节力.
1.1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一个专业术语,它指评估者根据自定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应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Diener E,2000).主观幸福感由两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
国外现代科学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对于最基本的内涵问题,心理学家们没达成一致的意见.从20世纪中期起,西方研究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格、财富、婚姻、年龄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
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这一概念才被纳入研究范畴.在起始阶段,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群体身上.近年来,国内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不断得到拓展.我国学者邹琼通过综合国内外主观幸福感与文化关系研究结果,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实现既有文化共性也有文化特殊性,国家之间的平均主观幸福感存在稳定差异,此外,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幸福感差异也得到了研究证实(邹琼,2005).
1.2 民考汉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疆大中城市出现了少数民族干部将孩子送往汉语学校就读的情况.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政府鼓励和提倡少数民族上汉语学校学习汉语,在高考录取工作上,充分录取用汉语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当时,人们将用汉语考试的学生称为“民考汉”(祖力亚提·司马义,2009).“民考汉”是一个新疆特有的群体.第一,它不单属于某一个民族群体;第二,尽管“民考汉”的人口不多,但已在社会上形成一定规模,对新疆地区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发挥效用.国内学术界没有对此群体做过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民考汉”指的是自幼上汉语学校并用汉语与汉族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少数民族学生,后来泛指一切上汉语学校的民族学生(祖力亚提?司马义,2009).
1.3 研究的意义
截至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80.7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5.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一些关于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在追寻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对自我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健康指数较高,但也有某些特定大学生低于全国水平(张旭新,曲万良,李少枫, 1999).不难发现,文化环境因素在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将来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至关重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2.1 对象
本研究中的300名大学生都来自新疆师范大学,均为本科3、4年级生,年龄在21-23岁,性别随机.其中100名为汉族,200名为少数民族.在200名少数民族中,一半为民考汉,另一半为民考民.其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及蒙古族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民族主要情况构成
2.2 方法
2.2.1 研究工具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由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量表组成.生活满意度量表由Diener等人编制,包括5个项目,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内部一致性系数0.79至0.89)以及良好的可靠性(0.50至
0.84 );情感平衡量表由Bradburn等人编制,由10个项目组成,具有良好的可靠性(0.84至0.9),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间存在较低的负相关(-0.12至-0.23),量表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2.2.2 研究步骤
团体施测,在课堂上向被试发放问卷,现场作答并当场收回,发放前告知被试要进行一个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调查.被试平均7-8分钟完成问卷.填写完成后收回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2.2.3 统计分析
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民考民,民考汉和汉考汉三种类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项评分.
3.1 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表2 三种类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D)
表2列出了被试在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根据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结果,民考民的总体得分情况要高于汉考汉和民考汉,其中民考汉最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三类大学生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相差不大.
通过对情感平衡量表得分的分析,虽然这三类大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平均得分来看,民考汉大学生同时体验到较低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民考民与之相反,他们同时体验到较高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4.1 生活满意度的分析与讨论
三类学生生活满意度差异不大可能是因为被试作为大三大四的学生,对大学生活以及周围环境有相当程度的适应,各个民族之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磨合.民考民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情况比民考汉和汉族大学生要高.从教育类型看,民考民从小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新疆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存在滞后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依赖心理太强;再加上与少数民族学生有关的各种优惠政策,让很多学生主观上养成需要“特殊照顾”的心理.但民考汉却不同,他们从小与汉族学生一起读书成长,互相竞争,了解依靠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性.从家庭状况及教养方式来看,多数选择让孩子成为民考民的都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总体上民考民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低于民考汉及汉族大学生的,且其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社会地位较低,这些间接体现在家庭教养方式上.而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民考汉和汉族学生家长会给子女施加学习压力,不少学生会对这种压力表现出困扰甚至厌恶.
4.2 情感平衡的分析与讨论
民考汉感受到较高的消极情感.由于民考汉大多来自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父母都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民考汉的压力不仅来自父母,还有学校.作为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务必做到遵守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但是有些民族习惯又会让他们与汉族同学的相处产生障碍.总之要处理好家庭及学校的关系对民考汉来说是必将长久伴随的重任,也是巨大的压力来源.另外,一些民考民对民考汉有很大偏见,他们认为民考汉长期跟汉族来往,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信仰,是一种“忘本”行为.民考汉不仅要处理跟汉族相处的问题,还要面对民考民的偏见带来的困扰.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将更加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导致心理压抑,很容易出现障碍,甚至产生不良行为.
对于三种类型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这两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我们应该感到乐观.这说明现如今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将汉族和维族大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几乎全部因子上汉族学生的得分都高于维族学生,并由此总结出产生这一结果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困扰,教育基础的滞后,家庭教育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学校环境的影响等.本次研究中三类被试得分的差异并不显著,首先是因为近年来新疆的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足以向学生提供正规、完善的教育.文化的理解与融合缩短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民族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少.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目前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在积极响应国家不搞宗教信仰的号召,各个民族都了解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发展的,反而会带来自我满足的思想观念.新疆的民族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借鉴优秀改革理念才得以进步和完善.每一个新疆的大学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获益良多.因此,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大学生都可以并且一定会做到友好相处,他们之间的摩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消失.
〔1〕Deiner E.(2000).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American Psychologist,55,34-43.
〔2〕Diener E D.(1984).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3.
〔3〕Diener E,Suh EM.(2000).Culture and Subjective W ell-being.Cambridge,MA:M IT Press,87-112.
〔4〕丁月芽.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7(02):50-63.
〔5〕张旭新,曲万良,李少枫.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心理杂志,1999(01):8.
〔6〕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03):632-633.
〔7〕祖力亚提·司马义.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以新疆“民考汉”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03):5-11.
B844.2
A
1673-260X(2014)01-01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