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

2014-03-23 15:10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针头皮下标本

湖北航天医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对照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

涂娟程岚滕登芹

湖北航天医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新生儿;留置针采血;一次性采血针

血液检查是提高新生儿疾病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内容,通常采用颈外静脉穿刺与股静脉两种方式采血,由于这两种采血方式受新生儿解剖位置与其不合作性影响较大,易出现血肿或穿刺失败等不良反应发生,影响采血效果。临床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选择最佳的采血方法,保证血标本质量,减少新生儿疼痛感,提高安全性。我院为研究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选取接收的2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与一次性采血针采血法,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需抽血检验患儿为对象(所有患儿均为首次采血),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男3例,女2例,平均胎龄(38.5±1.2)周;对照组男2例,女3例,平均胎龄(39.1±1.6)周。两组患儿均需采集血标本量5-10ml,且均无造血系统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以及血标本量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

准备常用的静脉输液用品、无菌3m透明敷膜、24g静脉留置针、采血针、一次性注射器、真空采血管与头皮针(6号)。

1.2.2 具体操作方法[1]

选取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采血,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留置针穿刺,并将其固定,将采血针针头塑料护膜取下,随后把针头刺入肝素帽,在真空采血管中将采血针尾端针头缓缓推入,血液通过采血针与留置针流入真空管,保持采血管保持垂直状态,右手食指将金属针头与胶套上端交界处顶住,血液流达到所需量时反折硅胶管,更换另1支真空管,最后在采血结束后将采血针拔出。对照组选择所需的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静脉,进行常规消毒后将头皮针连接注射器,将其刺入静脉进行采血,采血满足所需血量时,将采集到的血液注射到真空采血管中。

1.3 评价标准[2]

(1)一次穿刺成功,采集够所需血量,可视为首次穿刺成功;穿刺次数大于两次,采集够所需血量,可视为复针成功;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例数/总例数×100%。(2)血标本质量主要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3)皮下出血。穿刺部位直径小于3毫米为出血点,皮下出血直径大于3毫米时,可视为皮下出血现象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4例(80.0%),复次成功1例(20.0%);对照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4例(80.0%),复次成功1例(20.0%),两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患儿标本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未出现血标本溶血现象,血标本凝血1例(20.0%);对照组患儿出现血标本溶血2例(40.0%),血标本凝血1例(20.0%),两组患儿凝血率与溶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未出现皮下出血现现象,对照组患儿皮下出血2例(40.0%),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新生儿血管较细,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对血管的要求较高,要求必须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而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只需将针头刺入血管,对患儿血管要求相对较低,但是由于直接采血所使用的针头一般为钢针,新生儿由于合作性较差,因此易出现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的问题。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穿刺技术熟练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穿刺血管与部位,均可保证首次穿刺成功率。

在进行直接采血过程中,因采血操作的力度与方法不同,在血液进入血管时,溶血现象时常发生。而留置针采血针采血在负压原理作用下,血液可自动流入试管,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避免了溶血现象的发生。在本次对比观察中,观察组患儿血标本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所采用的针头均为钢针,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易出现肢体扭动、大哭等反应,不能有效配合采血,导致皮下出血并发症较多。而留置针采血针采血法采用的是由硅胶制作的留置针,在无菌敷料固定下可有效避免刺破血管壁等皮下出血现象的出现,因此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可保证血标本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郭欣,褚瑞海,谢瑞柱.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处采血中采血针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1(31).

[2]方渝,吴梅花,沈润华.两种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5(05):69-70.

R473.72

B

1009-6019(2014)12-0249-01

猜你喜欢
针头皮下标本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