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78例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4-03-23 15:10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梗急性期

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急性心肌梗塞78例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海梅

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目的:探究与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共78例,经过治疗配合护理后,77例患者康复好转,占98.72%,1例患者死亡,占1.28%。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及时的溶栓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使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值得推广。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塞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冠心病,主要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突然减少甚至中断,以此引发相应的心肌持续缺血缺氧性损害,导致心肌部分发生坏死。由于心肌梗塞起病急,同时合并了包括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1]。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帮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存活质量。本文现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其中有78例患者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参与到本次试验中,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在42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岁。按照心电图表现确诊病变位置如下:急性下壁梗塞23例,前壁心梗19例,高侧壁心梗14例,前间壁心梗13例,广泛性前壁心梗9例。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急性心梗按照临床路径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流程。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鼻塞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凝、溶栓、缓解心绞痛等常规支持疗法。如果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最佳溶栓应在3-6小时内进行,有效时间为12小时。另外在溶栓过程中,给予2小时特级护理、专人守护。

1.3 结果

该组患者共78例,经过治疗护理后,77例患者康复好转,占98.72%,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经过积极的救治后好转,占1.30%,1例患者因出现脑出血死亡,占1.28%。

2.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 口服用药的重要性

确诊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首先应应嚼服阿司匹林300mg和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也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也是一种特异性的抗血小板药,是通过阻止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受体相结合,从而减少凝集的血小板数量。

2.1.2 尿激酶溶栓的必要性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梗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科常用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能有效地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显著降低心梗病人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再通率为50%~67%。

在使用溶栓药物时,需注意溶栓药物需在半个小时内滴注完,原因是此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滴注时间过长无法确保患者血药浓度最高。

2.1.3 抢救车和除颤仪备床旁

溶栓成功后,部分患者可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再灌注治疗的一个并发症,更是可逆性损伤心肌被挽救的敏感指标。严重者可发生室颤,需立即除颤和抢救,因此在溶栓前,床旁备抢救车和除颤仪是很重要的,也是我科推出的重要护理。

2.2 常规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后的2周内常处于急性期,此时需采取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的生活需求则需要由护理人员的协助来完成,包括患者的翻身、大小便、饮食、洗漱等,同时作肢体被动运动,以此避免血栓形成。待急性期之后,可鼓励患者在病床上做伸展四肢的轻微活动或做四肢被动运动,但要注意动作缓慢。直至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离开床,于室内缓慢走动,对于病情较重或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则需适当的延长卧床时间[2]。

2.3 心理护理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期间常具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之进入医院后处于陌生环境中,且在急性期发病期间需保证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需针对各个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多与患者沟通,询问其自觉症状,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及安慰,以此树立患者积极面积疾病治愈的信心,积极参与到诊治过程中来[3]。

2.4 大便通畅对疾病的影响

我科发生一例因排便而死亡的病例。入院时常规给予麻仁丸缓解排便模式,同时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以促进排便顺畅,减少因排便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荷,造成心律失常死亡。

3.讨论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为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在救治之前不仅需及时去除发病诱因,同时需配合合理的护理对策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4]。本组患者参与到溶栓治疗中均为ST高抬高型心肌梗塞病例,主要由心肌梗塞血栓闭塞冠状动脉引起,通过溶栓治疗达到早期灌注可明显减小梗死面积,从而增强左心室的功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以平稳度过急性期,减少死亡率。由于溶栓治疗的再灌注,可导致心律失常。在78例溶栓患者中,有一例患者,男44岁,在溶栓完毕后突发意识障碍,面色紫绀,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给予电复律(200J)2次后,心电监护示:窦律,患者意识恢复。最终病愈出院。通过这例患者的治疗护理后,加强对患者病情密切的观察,同时抢救车及除颤仪备床旁的必要性。

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a原来已形成的止血性血栓溶解后出血b纤维蛋白原耗竭引起的出血C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我科发生一例因溶栓后发生脑出血死亡的患者,在溶栓治疗后,患者突发意识障碍,CT提示:颅内大面积出血,经抢救后无效,死亡。所以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出血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包括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穿刺局部有无出血点,有无黑便或血性呕吐物,患者瞳孔及意识变化等。尽量在发生并发症时给予积极救治,挽救患者的生命。虽然在溶栓治疗调查组内,有2例并发证的存在,但是成功率是98.72%,仍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心肌梗塞患者一旦确诊为ST段抬高型,应在最佳时间内给予溶栓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诸骏仁, 高润霖.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制订及其主要内容[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12(06):1-4.

[2]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70-71.

[3]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02):61-62.

[4]彭福娟.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27(320):19-20.

R473.5

B

1009-6019(2014)12-0223-01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心梗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