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神池县人民医院 山西 神池 036100
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范秀丽
山西省神池县人民医院 山西 神池 036100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具有进行性不可逆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可以根治慢阻肺[1],药物多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随着人们对机体健康要求的不断增长,仅仅改善或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无法满足慢阻肺患者,特别是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对健康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求合理有效的健康护理和教育模式,令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信念模式是应用心理的概念来构建解释人们和健康有关的行为模式。目的是为了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进而自主维护健康,实现患者身心的统一。那么健康信念模式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效果如何?为明确这一问题,本文特选取本院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39例,年龄为51岁-77岁,平均年龄为59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为52岁-76岁,平均年龄为6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按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COPD诊治指南》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2];(2)患者均处于稳定期,且无认知与沟通障碍,可以表达自我意识;(3)患者自愿入组;排除标准:(1)有过敏、结核等引起的慢性喘息患者;(2)不能配合进行护理者。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COPD诊治指南》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需考虑慢阻肺的诊断。而诊断慢阻肺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及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除外其他疾病后即可确诊为慢阻肺。
1.3 护理模式 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慢阻肺的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2)提供合理的氧疗;(3)协助患者正确进行呼吸训练;(4)向患者介绍正确的饮食及锻炼,(5)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介绍一般的健康知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令患者感知到易感性和严重性:通过简洁易懂的话语和直观的数字数据向患者讲解慢阻肺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严重后果,令患者感知到其易感性和严重性,对疾病加以重视。形成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是健康信念模式成败的关键。(2)令患者感知到益处,增强信心:向患者讲解坚持健康行为的益处,使患者能够配合。(3)多方面影响患者,敦促其采取健康行为: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或是利用已经成功坚持健康行为并获益的患者亲自讲解,利用其正面评价来敦促患者坚持健康行为。
1.4 观察指标 选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来判断患者经过健康信念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该量表内共有43项条目,分为5个维度,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根据总分和各项的得分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其中>66%者为高水平,33%-66%者为中等水平,而<33%者为低水平,其中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同时观察经过护理后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来判断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选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情况比较 根据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分级,实验组患者中高等水平者71例,中等水平者31例,低水平者6例;而对照组患者中高等水平者43例,中等水平者49例,低水平者16例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总分比较选用X2检验,X2值为5.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103例患者能够较好跟随护理人员的完成健康行为,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有89例患者能够跟随护理人员的完成健康行为。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选用X2检验,X2值为9.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多发疾病,以肺功能减弱和周期性急性症状加重为特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可以根治,只能通过应用抗菌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临床症状,因而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寻求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法成为了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者指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健康信念模式强调个人的主观心理对其行为的主导作用,通过改变患者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令患者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和易感性,同时也了解到坚持健康行为的益处,从而使患者从被动锻炼转变为主动坚持,从主观上改变不健康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为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选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钟光云.健康信念模式在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14,3:135-13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R471
B
1009-6019(2014)12-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