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郁树海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体会

2014-03-23 15:10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树海颈性恩师

宁河中医院推拿科 天津 301500

恩师郁树海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体会

李宝柱郁树海

宁河中医院推拿科 天津 301500

颈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证之一。本病是由于颈枕部或(及)颈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多以眩晕为主,其发生多与颈部和头部位置有直接关系,且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失眠、记忆力减退、偏头痛及视力、精神障碍,甚则引发脑萎缩痴呆及卒倒发作等。

推拿;颈牵引;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证之一。本病是由于颈枕部或(及)颈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多以眩晕为主,其发生多与颈部和头部位置有直接关系,且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失眠、记忆力减退、偏头痛及视力、精神障碍,甚则引发脑萎缩痴呆及卒倒发作等。

恩师郁树海主任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毕业后系统研究学习了祖国医学并多次外出进修学习西医解剖学,先后受贾庆祥老师,白云乔(李老李墨林学派)等名师指点,推拿手法别具一格,对运用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体会深刻。我随师学艺多年现将恩师近1年余收治的90例患者及多年治疗经验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采用颈性眩晕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15岁,平均37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1小时;职业方面,农民10例,工人25例,教师32例,学生18例,其他5例,多有长期伏案、低头工作史;所有病例均有颈椎CR片,多数年龄小的患者有颈椎生理变直甚至反张,寰枢椎间隙左右不等宽等情况, 老年患者以颈椎钩椎关节、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隙狭窄或椎间盘病变为主。

2.治疗方法

2.1 推拿手法

(1)先嘱患者俯卧于推拿床上,医者立于患者头前分别用两拇指点柔患者两侧斜方肌前角、肩井穴、肩胛内上角,放松斜方肌;然后自大椎开始分推华佗夹脊穴及膀胱经两线至少推至第12胸椎及分推两侧肩胛内缘各(3-5)遍,最后后采用掌根柔法沿正中线及膀胱经线放松肩背肌肉3遍,遇压痛点、条索节结可加以点按弹拨。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2)颈部操作:患者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先点柔大椎穴后用双拇指点按肩胛内上角及肩井穴,拿肩放松肩部肌肉,然后以指柔法交替沿两侧颈部及正中线作自上而下的旋转揉捻,每侧3~5遍,压痛点可重点揉捻及适当使用弹拨法。颈部定点斜扳法常规用于颈肩部放松完以后,是恩师治疗颈性眩晕并带有寰枢椎间隙不等宽时的主要手法。以向右扳为例,患者坐在方凳上,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后方,用右手托于患者颌下,左手抚按于其颈后部以食指中指为主压按于所要调节的关节处,(此处多为阳性反应点)先瞩患者头向左侧倾斜,后稍低头,右手为动手使患者头部向右上后方旋转至最大角度,左手不动,然后右手发力旋转使其角度增加5-15度,此时一般可听到弹响声同时左手按压处有滑动感。

(3)头面部操作:此治疗手法较为重要。患者坐于小方凳上,医者立于背后,选穴及部位:印堂、神庭、睛明、鱼腰、攒竹、太阳、翳风、率谷、百会、角孙、风池、风府及足少阳胆经。操作:a自印堂穴向上至神庭穴,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施推法3~5 次;按揉印堂、头维、睛明、鱼腰、太阳;b自头维穴沿足少阳胆经头颞侧循行线至风池穴,施指推法,左右两侧都应操作,分别按揉听会、听宫、率谷、完骨、天柱、翳风、失眠、头临泣和风池穴;c自头维穴沿足少阳胆经头颞侧循行线至风池穴施扫散法,时间 1~2 分钟;d自前额经头顶向后至后枕部做五指头梳五经法,并点按百会、四神聪穴。最后五指提拿肩井及肩胛内上角结束治疗。

2.2 颈椎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也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室目前采用的是坐位手动颈椎牵引机,此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恩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加装横向环形可调节固定带,以调整牵引角度及增加稳定性,在本地区属先例。牵引时间15-20分钟为宜,角度为5-20度,牵引力一般平均4公斤左右.疗程与推拿相同。

上述方法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所有病例最长3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1]

治愈:眩晕消失,功能恢复;显效:眩晕明显减轻,功能部分恢复;有效:眩晕有一定缓解;无效:经1个一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经治疗,治愈52例,占57.78%;显效27例,占30.00%,有效9例,占10.00%; 无效2例,占2.22%;总有效率为97.78%

典型病例:患者女,35岁,带孩子来我院看儿科,突发眩晕,恶心,未吐,无肢体及语言障碍。随被我院医生搀扶送至我科就诊。临床查体及颈椎CR片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恩师给予推拿手法治疗1次后症状基本消失,行走自如。随访2月无复发。

4.体会

颈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痹证"范畴。西医学认为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动脉血流不畅、脑供血不足所引起,其中椎动脉行程的椎骨段和枕段是颈性眩晕发病主要部位。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有关。《内经》 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虚则眩"。

恩师郁树海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和观察认为(1)此病发作的原因主要与从事职业和不良习惯密切相关。多见于青壮年人,现在正逐步开始年轻化,学生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加之颈椎的生理结构特殊,颈椎关节面与水平面有40°的倾角,有利于颈部的灵活运动,不利的则为稳定性较差,当颈部突然受到旋转外力时,极易产生半脱位而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随年龄增加颈椎退变增生也可压迫刺激椎动脉。此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血液黏滞性增高亦是椎基底动脉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2)在治疗中推拿头部腧穴必不可少,以足少阳胆经头部腧穴为主,并辅以足阳明、足太阳经头部之腧穴以及经外奇穴,可达到平肝、补肾、健脾、止眩之功。尤其指出由头维穴开始分别用双手食、中、环三指依次排开沿胆经向枕后滑动时要有"溜冰样"感觉。手法操作时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点按穴位要稳准还要有渗透力及患者的回味感。另外发力的方向要正确,如风池穴要向对侧眼角方向,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推拿颈部时切忌发力不均、不应有推搡感,造成患者头部颈部来回晃动致使眩晕症状加重。(3)做颈椎扳法时发力手的肘部内侧要贴近自身的胁部,手发寸力,医生身体不要转动,这样可防止旋转角度过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不可过仰位扳,曾有过仰位斜板造成栓塞的报道[2](4)牵引可以使颈椎关节及周围组织得到充分休息,改善椎间隙,使扭曲的椎动脉得以伸展,减缓椎间盘周缘组织的外突压力,调整微关节紊乱,以达到颈内外平衡。治疗时一般先牵引,后施手法。由于各患者的体质、病程、耐受性不同,所以牵引的重量亦不同,以患者的自我感觉良好为度,逐步在耐受范围内增加牵引重量,部分症状较重患者如不能耐受牵引,可先施以手法治疗,在症状缓解后,再依次进行治疗。眩晕特别严重者不能坐立,可选择仰卧位进行头部推拿。(5)特别对老年人血粘度、血脂、血压高及动脉硬化等内科疾病,治疗颈性眩晕的同时,对症治疗内科疾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颈椎曲度的改变是大部分青年颈性眩晕患者的体征,也是颈性眩晕发病的病理基础,因此纠正颈椎曲度对治疗颈性眩晕有重要意义。

恩师从医30余年,受多位名师指点,一心钻研推拿,在芦汉及津京地区颇负盛名,对于手法内涵认识深刻,其手法有独到之处,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体现了力与美的艺术结合。他经常指导说推拿前你首先要明确患病的部位在哪,你需要怎么治,要用什么手法,该怎么发力;操作时你要知道你按的、推的是什么,因此必须精通西医解剖学,要与患者融为一体,自己细细体会手下的感觉,推拿后要让患者有回味感,并把推拿的精髓总结成一句话:推拿使得是力,用的是巧,最终体现的是艺术。我想这就是推拿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为之奋斗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235.

[2]推拿手法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

[3]周南.推拿头部腧穴治疗眩晕的体会.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年5月第1卷第5期 (总5 期)

[4]龙翔宇,王刚.理筋推拿对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椎曲度改变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年7月第4卷第7期

[5]邱燕春.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7例.按摩与导引.2006年4月第22卷第4期(总136期)

[6]朱汉清.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45例.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4月第3卷第4期(中)总第28期

[7]常秀生,高汉山,李宝柱.郁树海主任对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思路浅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12月第3卷第12期(下)(总第36期)

[8]李宝柱,郁树海,常秀生.中医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辽宁医学杂志.2012年第26卷 第2期

R244.1

B

1009-6019(2014)12-0037-02

猜你喜欢
树海颈性恩师
富士山中藏着一个自杀森林
赵树海:奇想创造“树葆”科技护佑青山
曾字拜见恩师
谢谢您,我的恩师
追思恩师黄晓同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
诡异的自杀森林 日本青木原树海里的悲歌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