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勇
摘 要:以实地考察、调研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从历史格局、建国后的变化、历史建筑遗存等方面对高邮古城发展过程中的风貌演化进行了初步梳理,对重要历史空间信息进行了对应性标记。认为高邮古城保存的历史信息具有空间和历史进程上的较高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研究苏北及运河沿线古代城市、建筑、水利等诸多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及保护的重要样本;提出高邮古城的保护应特别关注传统风貌、演化进程、城市中轴线、传统民居等4个方面。
关键词:高邮;古城;历史风貌;保护
Abstract:Based on field trips and research,and with related literature,this paper give a preliminary sort for Gaoyou ancient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pattern, changes after the founding and history building remai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rkup of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is made. It is regarded that the history information saved by ancient city of Gaoyou has high integrity and system in space and historical process,which is an important sample to research the ancient city,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other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North Jiangsu and along the canal. The Gaoyou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4 aspects of the traditional style, evolution process, the city axis and traditional houses.
Key words:Gaoyou;ancient city;historic features;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49(7)
高邮又名秦邮,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聚落。高邮古城坐落于运河岸边,是一座有着2000余年建设发展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目前国内关于高邮古城的研究关注还相对较少。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保护工作的开展。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邮古城范围内的很多历史遗产,正面临着消亡或“保护性”破坏的威胁。因此,从保护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基础资料的系统梳理和建设迫切而必要。
1 古城城建历史概要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1],后经历代沿革,至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高邮1995年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来讲:高邮古城因“邮”而缘起、依赖水而又受患于水、城址历两千余年。
高邮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行业名称“邮政”命名的城市,秦代在高邮设立驿站及此后多个朝代将这里作为重要驿站的设点,对高邮城的形成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邮古城至今保留着明代盂城驿及大量与古代邮驿相关的遗迹。
高邮市域水网密布,城西一堤之隔便是京杭大运河、河西岸则是高邮湖。作为运河岸边重要的补给城市、以及市域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路交通直接影响着高邮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翻开这座城市的历史,则不难发现这又是一座长期受水灾侵扰、治水工程为推进建设的城动力之一市。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正是既受益于水又饱受水害的特殊境遇,使得高邮历代以来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由此,保存下来的水利文化遗产特别丰富,而围绕着水的功能组织,更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发展和定型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邮各时期地方治所,从西汉至今, “除隋大业中至唐永徽二年(651年)期间”[2],均在今高邮城区范围,北宋年间修建的城墙一直保存到建国初。城址的长期稳定、地表空间形态一脉演化,使大量“活体”历史信息得以保存(见表1)、为我们今日探知这座城市的空间生成及演化提供了直接条件。
2 历史格局
2.1 城廓与街道
“邮有新旧二城⑦,今之城,宋之旧城也,周围一十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四周皆有濠堑。地形四面皆下,城基特高,状如覆盂。……淳熙乙巳,郡守范嗣蠡建楼于四门上,东门曰武宁门、楼曰捍海楼,南门曰望云门、楼曰藩江楼,西门曰建义门、楼曰通泗楼,北门曰制胜门、楼曰屏淮楼,南北开二水门通市河,……嘉定甲戌作四面库城”。[3]这种城廓形态一直保留到建国初。
明代,据隆庆《高邮州志》卷之一:街坊载:“州前大街:分小巷八;分司前街:分小巷二;南北大街:分小巷八;东街:分巷十二;西街分巷十五;西门大街:分巷四;凤凰街分巷七;东营街:分巷二;西营街:分巷二。以上俱城内。南门外街:分巷五;东门马路:分路三;北门外街:分巷十六;东台巷:分巷七;庙巷街:分巷七;宝楼街:分巷七;太平街:分巷五;通湖桥沿河街,以上俱为城外。”(图1)
清代,据乾隆(四十八年)《高邮州志》⑧卷之一:街巷载:“城内,南北门大街:东分大巷、前观巷、后观巷、百岁巷、焦家巷、马棚巷、梁逸湾巷、西临市河;东街:南自大巷折入北至州前大街止;熙和巷:北自梁逸湾巷折入南至州前大街止;西街:自南仓桥起至北仓桥止,东临市河西分柯家巷、行府巷、庵巷、水部楼巷;西后街:自塔巷起至北仓桥止;东门州前大街:西至卫署前入南北大街;西门大街:东至西市桥入南北大街;分司前街东至中市桥入南北大街。城外,南大街;北门大街:东分东台巷街、新巷口街,西分多宝楼街、又西至太平街;沿通湖桥街。”(图2)
由上,并结合高邮现存历史街道信息(见图2、表2、表3),清末,高邮城内外街道格局大体为:
一、1纵1横两条主轴。1纵(南北向)为南门外街-南北大街-北门外街(现为南门大街-中山路-北门大街连线);1横为东门州前大街-分司前街-西门大街(现为府前街)。
二、4纵7横11条干道:4纵为城内的东街(现名东后街)、熙和巷(现名同,以下同名不再另注)、西街(现名西后街),城外的北门外西街(现为北门西后街);7横为城内的马棚巷、焦家巷-东营街(现名焦家巷-东营巷)、千佛庵巷、前观巷,北门外的新巷口街(现为人民路)、太平街-多宝楼街-东台巷街(现为复兴街-东台巷)、沿通湖桥街(现为通湖路)
整个城市主要依托直线街道形成的井干式骨架展开。街道多呈东西或南北走向,但与城墙轴线一样,略带偏西北—东南的轴向偏角(图3)。
古城道路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街道、次干街道、巷道。街区中的建筑大多依托主、次干街沿边比邻,并沿主、次干街道的垂直方向向纵深自然延展,形成垂直于干街的自生巷道,巷道与干街共同构成一个庞大、但脉络井然的交通体系。
主、次干街道相对地势较高,而垂直于干街的纵深方向(以巷道为脉)则相对地势渐低,且越远离主次干街道,地势往往越低。
巷道多为沿主干街建筑向纵深发展时自然形成:巷道宽度,一般由两个相邻建筑群在建设时自觉退让或由原先就自然存在的道路决定;长度和具体形态,则会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扩建或建筑改造而自然演化。
2.2 历史水系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水路交通仍是这座城市对外联系、以及集散市域内物资的重要方式。其城区历史水系至今依然保留着至少自清代就已成形的脉络(图4)。
高邮城区的历史水系就其原生功能而言,大体分为四类:一、防御:主要由四周的护城河组成;二、运输:这些河道多分布在旧城墙外,城南以马饮塘为终点、城北主要以大淖河、新河为主要河段,城西以运河为纽带;三、生活用水:主要用于日常浣洗,而饮用水多为井水;四、引排:这是几乎所有高邮历史水系都兼顾的功能,更是很多水系得以形成和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城区水系大体以三个阶次展开并最终贯通成网:一、城内水系,水道狭窄,一般多在2-3米左右,成东西或南北走向,主要为一纵三横四条水道,分别是:南北向的市河,东西向的长生河、玉带河、凤凰河;二、外围水系,即交通水系,通过这些水系可以联通整个高邮境内、甚至更为广泛的区域;三、中间水系——联通城内与外围水系的河道,大多数以引排为主,河面一般比城内的略宽,形态多样,城南是城子河、城北有承志河。
3 建国后的变化
3.1 运河拓宽改造
1956年,国家对运河进行拓宽改造,此次扩建占用了城西部分片区,城西城墙、城南城墙西段及南护城河西段从此毁去,所幸的是唐代始建、历经数代修缮、保留多个朝代建筑信息的镇国寺塔经周恩来总理特批得以保存。此后,高邮以“失去防御功能且阻碍交通”为由,“报批江苏省人民政府”,陆续拆除其它城墙用来填河、筑路、建房,而高邮城墙东南西北城门、城楼,也随着城墙的拆毁而消亡。“至1972年仅保留了东南角一处123米长宋代城墙”[4]。
3.2 私房公有化改造
建国后高邮经历过两次私房公有化改造(以下简称“公改”):分别是建国初和1964-1965年,两次公改后,绝大部分城区房源要么变成了工厂、市政机构用房,要么用作居民住房。这两次公改对高邮历史街区的破坏是长期性的,并给现在的名城保护带来了很大困难。
公改造成了原空间功能与实际使用的矛盾,导致破坏行为的持续发生。如高邮历史街区中的很多传统民居的原有空间功能设计及由此带来的空间布局是建立在家族或家庭的人群关系之上,其空间功能与使用是以院落为单元相互关联。但公改后空间功能与使用是以面积和房间为基准,原先相互关联的建筑被人为的拆成若干相互独立的使用“单位”。多数情况下,一进院落里少则2户多则4、5户,这些人家由于各自的生活需要,往往会对原房屋做不同程度改造。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住家出现了新的人口,为了解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他们开始利用原建筑间的空地及其它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行扩建和改造,而随着人们物质追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改造行为还会不断发生。以整“建制”被使用的建筑单位则多用于生产性工厂或作为其它集体经济、事业单位工作空间,其中大多数功能需求与原先的建筑功能不相映衬,改造性破坏就成为必然。此外,公改后,街区人口密度迅速扩大,使建筑及街区的负担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建筑老化和街区环境恶化。
3.3 文革期间的破坏
与全国很多城市一样,高邮没有幸免于文革的破坏。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筑被摧毁,如原府前街与西后街交叉处的水部楼(明代);府前街与文化宫路处的青云楼(明代)。而建筑装饰部位被蓄意破坏的案例就更多。
3.4 市政建设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采取了以旧城为基础,利用、加改造、加新建的城市规划思路,高邮也不例外,基于这种规划思路的城市都必然的会从建国之初便开始被人们自觉和不自觉的“破坏”(表4)。
就高邮而言,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方面对古城传统风貌影响比较大的有下列几种:
3.4.1 历次道路拓宽!
由于高邮原城区街道是建立在步行条件和长期相对稳定的人口基础上(3万人左右),因此道路比较狭窄,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发展,道路拓宽就会成为必然,而高邮历史建筑多密集于城市主、次干街道旁,因此每次道路拓宽多少,就会有相应空间的即有建筑被拆除,今日高邮城之所以城内建筑保留的密度要小于城外、中山路南段街区的历史建筑要明显比其北段保存的好,都与道路拓宽的频次和累计幅度有关。另外,道路建设除了对建筑的破坏,还有对历史水系的破坏,比如,1976年扩宽通湖路而填塞了北护城河和北城子河、1983年因修建商业街而填塞了东护城河北段。
3.4.2 1993年开始的府前街改造
此次改造是即古城墙拆毁以来对高邮古城传统风貌直接破坏规模最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拆毁了府前街至玉带河之间、贯穿城市东西、当时保存状况比较完整的大片历史片区,并加速了府前街北边沿街的历史建筑的消亡。更重要的是,高邮古城东西主轴传统风貌从此消亡、南北主轴传统风貌连线就此被截断。
3.4.3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土地转让开发
与很多城市又有不同的是高邮城区的这些房地产开发行为到目前为止多数还是建立在对建国后建筑的拆毁和河道利用的基础之上,虽没有直接去破坏即存的传统历史建筑,但是却至少在两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建国后的发展历史,加速了历史街区的“孤岛化”, 加剧了历史街区空间风貌的不协调性;二是新开发的住宅区,进一步加大了历史街区的人口密度,使街区的整体负担进一步加重,并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历史街区的系统机能。
3.4.4 其它
高邮城内曾经出现过许多污染比较重的企业,比如高邮造纸厂、自行车配件厂、水泥厂等,这些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对高邮城区乃至更为广域范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过严重污染,并加剧了城市多条历史水系的泾貌恶化。
4 历史建筑遗存
高邮古城建国前建筑遗产类型丰富,既有城市、宗教、官署、水利等多种公共建筑,也有包含商铺、作坊在内的民居建筑。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含国家级2处、省级4处)。在这些遗产中,民居占了很大比重,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比较完整保存一进以上院落的解放前民居至少300余处。这些建筑遗产整体时间跨度从唐至今,其中传统民居时间跨度从明中期至解放前。较为完整的记录了古城从城市到街区到建筑院落不同层面且又有机关联的空间组织特征。
古城范围还分布着大量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不同时期建设的工业建筑、城市公共建筑、民居以及其它类型的建筑,见图5。
目前高邮古城即存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原城市中轴线南门大街-中山路-北门大街,以及人民路沿线,其中传统风貌比较完整的有南门大街、焦家巷、北门大街三个片区。另需要说明的是,而今与高邮传统习俗、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销售及生产作坊,也大多分布在这里。这条轴线虽整体上以传统风貌为主,但可谓是整个城市的历史缩影。
目前,现存历史建筑特别是传统民居保存面临的直接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老化(图6)、二是居民自发性修葺及改造(图7)。这主要与四个方面原因有关:一是现有保护投入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方面,还体现在人力及技术投入方面;二是管理体制问题,这些建筑遗产的使用、保护和管理,涉及土地、房产、建设、文化、城管、商贸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不仅效率低下更容易造成无人管理的局面;三是产权问题,高邮历史建筑产权既有公有也有私有,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制约了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四是认识不足,高邮很多历史建筑,至今未纳入保护规划范畴或游离在要不要保护的犹豫之间,表面上看多数是由于建筑本身的建造技术无甚特别或外观平平,但根本上是保护认识狭隘和对这些建筑价值认识不足所致。
5 结论
高邮地区地貌环境在近1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受水灾等因素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高邮城的城址和地表空间却能在这个过程中以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保留下来,而没有出现“城旁城”、“城上城”的现象,并保存着多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信息。这些信息类型丰富、总体规模大、时间跨度大,具有空间和历史进程上的较高完整性和系统性。这在苏北乃至全省同级别古城中并不多见。它是研究苏北及运河沿线古代城市、建筑(特别是民居)、水利等诸多文化及历史发展的重要且信息丰富的“基因”库。而其空间遗产保存状态及面临的保护问题复杂多样,则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综合且极具代表性的样本。
综合调查情况来看,高邮古城的保护规划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建国以来,高邮古城的整体风貌虽然遭到了破坏,但是主体上却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就已形成的街道架构和布局特征,加之大量保存的传统建筑,可谓风骨犹存、古韵浓郁。而历史水系则是体现高邮古城“风骨”的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这些水利不仅蕴含着这座城市及建筑空间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诸多信息,而且是古城空间组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建国后至80年代初,高邮城的建设基本基于建国前的空间范围。这段历史是古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真实记录,并同样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风貌特征,这个时期多数建筑与建国前的建筑遗产交织分布,从“历史进程的原真性”保护角度讲,这段历史是古城保护应当尊重并应纳入规划考虑的方面。
三是在真实的历史进程中,原城市中轴线南门大街-中山路-北门大街成为传统建筑及80年代以前建国后建筑集中分布的区域,这条轴线虽然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传统空间风貌上的整体性,但却呈现出历史进程风貌上的完整性,它是高邮古城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其名城特色化保护的难得条件,应当在保护规划中予以重视和利用。
四是传统民居是高邮古城建筑遗存的主体,但是现状却很复杂:其中既有风貌比较完整的片区或建筑群落,也有零散化分布的建筑单体以及风貌完整度已不高的建筑群落;而建国后的公改又使这些建筑的实际使用和产权隶属关系之间十分复杂。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寻找一条可持续保护之路,将成为关系到整个古城保护成败的难点和重点。
注释:
①⑨@ 表中信息依据《高邮市建设志》、《高邮县志》,结合实地考察并比较(明)隆庆《高邮州志》、(清)乾隆《高邮州志》综合所得。
② 镇国寺塔为四方形砖仿木结构楼阁塔,塔原高9层、现高7层。隆庆《高邮州志》、清雍正(二年)《高邮州志》中称为光孝寺塔。
③ 该段城墙现存,但1989年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过程中又破坏了其中大部分墙体的原貌。
④ 现存州署仪门为清乾隆四十七年(即1782年)重修,为抬梁式木架结构,每面阑额上设双抄5铺作斗栱19朵,上均有耍头,其中柱头铺作4朵。
⑤ 净土寺塔为8角、9层砖仿木结构楼阁塔。
⑥ 奎星阁为8角3层砖木结构塔式建筑,四周有游廊。
⑦ 这里的“城”系指城墙。
⑧ 乾隆四十八年原修本、嘉庆十八年增修、道光二十五年重锲。本论中涉及乾隆《高邮州志》文献,皆引自该版本。
⑩ 此图在1988版高邮县地图基础上绘制,并参考1983版《高邮县地名图》、《高邮市建设志》、《高邮县志》,结合实地考察绘制,相关河道的年代信息主要依据《高邮市建设志》、《高邮县志》。
! 高邮历史街区的街巷从民国开始至今经历过多次大规模拓宽和修整,其中,建国前大规模拓宽和修建道路的主要时期为民国31年(公元1942年)-民国36年(公元1947年);至目前路面用材保持明清原样的已基本没有。(《高邮市建设志》,80-99)。
参考文献:
[1][2] 高邮县编史修志领导小组.高邮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124;98.
[3] 高邮州志,卷之一:城池[M].高邮,明隆庆.
[4] 陈培,王广权.高邮市建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34.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