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
新课标阅读欣赏的“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多重对话,是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新课标阅读欣赏的目标强烈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弘扬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标志着我们对语文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阅读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阅读能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注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按照考点出一些练习题大大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灵感。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关注教科书的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小石潭记》可以设置问题,诱导学生。设置的问题主要有“小石潭的题目可以换成小滩吗?为什么?”“给‘全石以为底加一个主语应该是什么?”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著作和相关的文章。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加大奖励机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激发学校师生创造力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时候,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积累素材,也可以借机让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多一些互动和合作交流。例如课文《春酒》作者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可以借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搜集当地的民俗文化,比如传说(地名,名人,故事)、风俗习惯(节庆的方式)还有老歌谣等等。最后展示评选出最好的编入校本课程,这样增加了学生读书的成就感,也可趁此加大奖励机制。
三、将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这门学科的知识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将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对立起来,而应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贯穿。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比如语文和历史,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不胜枚举,如唐宋八大散文家,司马迁和《史记》,南宋的爱国词人、元曲四大家及世界历史中的文学知识,如果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得好,也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帮助。哲学也有如此之功,哲学中的许多原理对学生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四、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都在课堂上能生动的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线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教学巧妙运用了声音、灯光、图像等多种手段,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调动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
例如:诗词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具体做法推荐文字输入及修饰、动画效果、图像背景以及配置音乐。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寻求相应的提高措施,不仅有助于教师、学校、学生三者共同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自我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低耗,优质高效”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