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霞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新课标背景下所倡导的教学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更高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效果变得至关重要。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构建“境”,为学生找到知识的依托。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促进中学语文工作的顺利进展具有较大意义。
一、李吉林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育法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授的内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一段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从而给学生带来一种体验,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借助外物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融于汤,才能得到吸收;而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彰显其美感。“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法”能根据学生的特征、接受水平、认知能力等,创设基于情境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对提高课堂效果的实现程度也具有极大作用。
二、语文情境教育教学的优化途径
(一)表演体会情境
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进入角色和扮演角色。对前者的理解即“假如我是文章中的某某”;后者指担当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眼中的角色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变成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这样,对于课文,学生们便产生了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了自己深切的理解。
例如,课文《孔乙己》的教学,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孔乙己和小伙计等,通过扮演文章中的当事人,重现文章刻画的时代情境,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孔乙己不幸,另外一方面也帮助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特征和特性的揣摩,深刻体会孔乙己时代,孔乙己自身以及周围他人的心理,对文章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肤浅的停留在表面。
(二)实物演示情境
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中,实物演示情境主要是指以实物为中心,简单构造必要背景,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以构造特定的情境。将文中描述的内容,展现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们有深切的现实体验,激发其无尽的学习热情。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三篇文章《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都是可以通过构造实物演示情境来为教学做铺垫的。教师在开始教授文章主要内容之前,可以带着学生,选择在这些事物存在的地方,简单构造特有的生长环境,构造出课本中的景象,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体会文章所述的情境和隐藏在这些背后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对文中的内涵进一步了解,达到课堂授课的目标。
(三)图画再现情境
通过图画的各种形式,例如课文插图、剪切画、简笔画、挂图等,作为主要手段,对文中的情境进行再现,将课文内容形象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等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通过多种画面方式来展示文章中描述的这些地方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美丽画面,将阿里山、西双版纳、威尼斯等的特色展现出,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积极的配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采用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要合理
在选择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生搬硬套的做法,选取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或者偏离主题等不合理的情况,而情境的合理性主要在于:一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二要反映文章内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量身定做足够的素材,并且注意每个素材与课堂内容之间的合理衔接,并运用一定的技巧引导学生理会情境,实现最初的预设效果,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活
由于学生正处在思维的发育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尚不成熟,同时,其生活体验也很有局限性,因此,在采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接受程度、认知能力等具体因素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一方面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学生的特征。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情境教学的作用。
(三)情境教学要注意真实性
语文教学属于理论教学,这种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由于其课程特点的限制,教学过程主要在课堂上得以完成,所采取的方式大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一般模式。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设法模拟出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理会教学的内容,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实现教学的目的。
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法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剂,这使得原本枯燥的中学语文课堂在借助美术、表演等方式的辅助下,开始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新课标下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