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锋,章 强,殷 明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行业特色型高校是由原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和指导,其学科专业主要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产业链结构而进行设置,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所在行业。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发展中存在服务定位模糊、面临综合性大学竞争、缺乏创新学科和专业、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等诸多问题。[2]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应重构“特色发展”观念,确保特色优势。建设高水平的特色专业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彰显其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而建设高水平的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团队。因此,注重对特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所属行业的知识架构,了解行业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3]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 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 两位学者于1976年共同提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在原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建构理论[4]。扎根理论自引入我国以来,在跨文化研究[5]、企业创业行为[6]、城市形象定位[7]等众多领域被广泛运用,其中,也不乏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许迈进、章瑚纬[8]以扎根理论为依据,构建出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体系。
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主要通过对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可以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建议。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的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研究方法。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本文研究的资料基础主要是对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专业的23 位教师123 位教师中,女教师13 人,男教师10 人;教授5 人,副教授10 人,讲师7 人,助教1 人;教龄超过20年的10 人,教龄在10~20年的7 人,教龄10年以下的6 人;有海事院校教育背景的达19 人,无海事院校教育背景的仅4 人。的深度访谈记录,采用问题聚焦访谈法(PCI,Problem-Centered in-depth Interview)。问题聚焦访谈法是根据扎根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属于定性的深度访谈,是半结构访谈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它试图调和理论引导型访谈和开放型访谈之间的冲突,交互使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以使研究者获得更多关于研究对象的知识。本研究设计了包括引导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在内的11 个访谈问题,人均访谈时间约1 小时。典型访谈问题示例:您认为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航运管理专业作为特色性极强的专业,相比其他一般性专业而言,您认为其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突出哪方面能力?您参加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相关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教学沙龙、老教师与新教师“传、帮、带”等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的活动吗?您认为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您的教学能力吗?效果是否明显?您认为学校及学院层面目前已建立的相关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对您自主地提升教学能力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您认为自主地提升教学能力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何处?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它们依次是: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主轴式编码(Axial Coding)、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提高本研究的研究效度和信度,本研究采取三角测量法,由三位研究者分别对资料进行独立编码。
第一步,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进行开放编码时,对于编码者而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资料,尽可能地将个人偏见和理论定见置于一侧,编码者头脑中不形成任何预先的概念,将所有的资料以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为尽可能地避免编码者的主观性,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研究采用三人独立编码,也即三位研究者先分别独立对资料进行编码,而后三位研究者就编码过程中不同之处进行商讨,以保证编码分析的一致性。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多次整理分析,最终从原始资料中提炼出75 个概念和22 个范畴,由于概念的数量非常庞大,彼此间有相关语意关系且相互交叠。相比之下,范畴则是对众多概念的重分类和再整合,所以范畴就成为后续分析的焦点。表1 是根据研究者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的开放式编码分析表。
表1 开放式编码分析表
续表
从表1 可以看到,在原始资料中共挖掘出22个范畴。其中,毕业院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访者受海事文化或航运文化的影响程度;专业方向更是直接决定着受访者对于航运管理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学历则反映出受访者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学习能力;择业外在影响因素则主要体现受访者从事教师职业的非自我意愿性程度;职业认知反映出受访者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水平;择业内在影响因素则是体现受访者从事教师职业的自我意愿性;专业知识与受访者的航运管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基本素养反映受访者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个人禀赋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潜能;基础性知识相比专业知识,更是对受访者知识水平的反映;实践性意味着受访者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均是对教学效果的表达;科研可以反映出受访者的精力分配、研究能力等状况;教学准备体现受访者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教学培训反映组织层面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师资队伍体现现有师资队伍的工作任务和组织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状况;经济激励反映组织层面在经济方面对于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活动的支持;外在限制和约束则重在反映受访者提升教学能力的外在压力;内在满足与追求则重在体现受访者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学风建设则关注教学活动重要参与部分——学生的学习风貌;课堂形式体现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上述22 个范畴可以说均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可以成为后续分析的焦点。
第二步,主轴式编码,发现和建立主要范畴间的各种联系,运用“因果条件—现象—情境—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典范模型获取主范畴。本文研究从22 个范畴中最终归纳获得9 个主范畴(见表2),各个主范畴分别统领若干副范畴。
第三步,选择式编码,即在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的基础之上,选择核心范畴,并系统化地将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用逻辑相关性进行联系,把概念化尚未开发完备的相关范畴完备化。在选择式编码过程中,要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Story Line)。通过典范模型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结,用所有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本文根据提升航运管理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式编码遵循下列原则:(1)核心范畴的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注重人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内在性与外在性;(2)核心范畴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导向性、认同性、一般性;(3)核心范畴的选择必须注重活动情境,注重活动发生的背景。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主轴式编码中的9 个主范畴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材料进行深入互动比较、提问、归纳。研究发现,“个人的历史沉积性与意向性”“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和“教学环境”易与其他范畴发生联系,既是对主范畴的高度抽象,也是对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表述,是影响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对如何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焦点所在,故被确定为本文研究的核心范畴。表3 为选择式编码表。
表2 主轴式编码分析表
表3 选择式编码分析表
第四步,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本研究用对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深入访谈记录作理论饱和度检验,并没有得到新的范畴和关系,每个主范畴内部也未产生新的要素。
基于上述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可以构建出“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轮驱动”模式(见图1),所谓“三轮驱动”分别是指“个人的历史沉积性和意向性”“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教学环境”。其中,“个人的历史沉积性和意向性”是主轮驱动,历史沉积性与意向性均是来自现象学中的概念,现象学认为意识和行动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要认识到生命的历史沉积性,这种沉积性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当它不断地得到确认,这种态度便使人获得一种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任何介入行为都开始于以前构建的环境,开始于人们用于理解情境的心智结构、意义和前倾向性以及期待的语境。意向性则产生于身体—主体,源自知觉本身,知觉为了行动,行动则是意向性的物理表现,行动取决于人对情境的理解。本研究中对于“个人的历史沉积性和意向性”的理解,重在强调作为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受航运文化熏陶的程度、自主性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等方面。“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和“教学环境”则是“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轮驱动”模式中两个副轮驱动。“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强调航运管理专业教师对于教学能力构成及内涵的理解,因为,唯有对教学能力是什么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够在提升教学能力方面有明确的方向性。“教学环境”作为外因存在,对于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优良的教学环境必然会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适应教学环境而不断作适应性调整。
图1 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轮驱动模式
通过利用扎根理论对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不难看到“个人的历史沉积性和意向性”“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教学环境”是影响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着手点和突破口。基于上述所构建的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轮驱动”模式,本文认为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遴选机制,注重教师的专业背景。当前,在科研导向的大背景下,不少高校在师资引进时,过分强调应聘者的科研能力或潜力,而对其教学能力缺乏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像航运管理专业这类特色极强的本科专业而言,如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对航运业没有一定深度的理解,那么纵使其在其他领域内科研能力显著,也未必能够较好地从事航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师的灵魂所在。因此,要确保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优化教师的遴选机制势在必行,由单纯地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或潜力转向兼顾关注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对于航运管理专业的教师遴选而言,还要注重其实践经验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重视对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思想教育机制建设,不断强化自主性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仅仅将教师作为自己的一种谋生职业,而在现阶段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下,教师职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机制,教学能力差的教师仍在从事着教学工作,退出机制的匮乏直接导致部分教师自主提升教学能力的动力不足。考虑到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渐进性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形下,重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强化其自主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不失为可行之策。
(3)注重对航运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教育,引导教师明晰教学能力的特定内涵。教学能力认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明晰教学能力的内涵,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有针对性地继续巩固发扬自身教学能力的突出点,改善自身教学能力的薄弱点,增加自身教学能力的缺失点。
(4)学校学院作为组织层面,不断引导优化教学环境,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深化教师教学监督和评价动态机制等。通过优化和完善教学质量和教学学术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教学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当提高教学业绩在教师考核、职称晋升中的权重,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发生。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较好的适用性、较广的推介性。通过构建“职业发展+精神激励+经济刺激”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1]曹国永.创建世界一流行业特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3/4) : 24-26,32.
[2]张文晋,张彦通.当前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1) : 103-106,120.
[3]许安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4]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 115-117.
[5]邓文君.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旅游业人员跨文化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
[6]李文博.集群情景下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 : 92-103.
[7]张 燚,刘进平,张 锐.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9) : 53-60.
[8]许迈进,章瑚纬.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能力——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4(2)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