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利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辽宁 沈阳 110003)
湿地生态系统对氮的净化效果研究
李洪利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辽宁 沈阳 110003)
本文利用湿地模拟实验对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进行研究,通过灌溉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地面植物各生长期吸收的 TN 含量进行分析。 整体看,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叶、茎、穗中的 TN 含量随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对芦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 TN 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湿地生态系统;氮;净化
研究区域为辽宁双台河口湿地。该保护区拥有苇田 2.47 万 hm2,是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第二大芦苇沼泽地,地处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4条河流的沉积平原。
利用湿地模拟小试装置,在 5—9月完成实验。在试验场内平坦处摆放 31 个白钢桶,每个白钢桶的尺寸为:直径 40cm、高 45cm。栽植芦苇之前,首先在白钢桶底部用试验用土垫约 5cm,然后将试验植物进行移栽,每个白钢桶内移栽 5 株,株距×行距为 5cm×5cm。移栽后对上部进行覆土,覆土厚度约 10cm,在每个白钢桶外侧安装 3 个出水水龙头,分别用来接取3种不同土壤深度下的水样,每层水深高差为 10cm。
3.1 芦苇叶中 TN 含量变化
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叶中TN含量在芦苇各生长期动态曲线如图 1(a)所示。由图 1(a) 可见,灌溉不同浓度污水造纸废水芦苇叶中TN 含量整体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灌溉不同浓度污水造纸废水芦苇叶中TN含量的排列顺序为 80%,100%,60%,40%,20%。整体可见芦苇叶中TN含量是随着灌溉造纸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芦苇叶中TN含量由多到少:抽穗开花期、拔节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抽穗开花期芦苇叶中TN 含量较高,主要因为在芦苇抽穗开花期芦苇快速增长,光合作用强,需要大量的氮素来维持芦苇生长需求。
3.2 芦苇茎中 TN 含量变化
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茎中TN含量在芦苇各生长期动 态曲线如图 1(b)所示。由图 1(b)可见,灌溉不同浓度造纸废水芦苇茎中 TN 含量整体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灌溉不同浓度污水造纸废水芦苇茎中 TN含量的排列顺序为80%,100%,60%,40%,20%整体可见芦苇茎中 TN含量是随着灌溉造纸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变化趋势不大。芦苇茎中 TN 含量由多至少:抽穗开花期、拔节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
3.3 芦苇穗中 TN 含量变化
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穗中TN含量在芦苇各生长期动态曲线如图 1(c)所示。由图 1(c)可见,灌溉不同浓度造纸废水芦苇穗中 TN 含量整体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灌溉不同浓度污水造纸废水芦苇穗中 TN含量的排列顺序为80%,100%,60%,40%,20%。整体可见芦苇穗中 TN含量是随着灌溉造纸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芦苇穗中TN含量成熟期大于抽穗开花期,主要原因是成熟期芦苇穗中的种子基本成熟,种子的 TN含量较高。
3.4 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各部分氮素含量分析
图1 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TN 的变化
如图1所示,整体看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叶、茎、穗中的 TN 含量随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N 含量的排列顺序为 80%,100%,60%,40%,20%,灌溉 80%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各位的TN 含量最高,芦苇叶中的 TN 含量达到 6.32mg/ g,茎中的 TN 含量达到 4.06mg/g,穗中的 TN 含量达到 7.87mg/g。并且芦苇抽穗开花期、成熟期单位质量芦苇叶 TN 的含量大于穗 TN 的含量,穗 TN 的含量大于茎 TN 的含量,芦苇发芽期、拔节期、展叶期单位质量芦苇叶TN的含量大于茎TN 的含量。芦苇茎中的 TN 含量与其他部位相比相对较少,灌溉 20%浓度的造纸废水是芦苇茎中的 TN 含量最低为 0.53mg/g。穗中最高 TN 含量是茎中最低 TN 含量的 14.84 倍。以抽穗开花期为例,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芦苇叶中TN 为38%左右,茎中 TN 为 22%左右,穗中 TN 为 40%左右。
芦苇叶、茎、穗中 TN 含量的方差分析表如表1 所示。结果显示,F 均小于临界值,故灌溉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对芦苇叶、茎、穗中 TN 含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表 1 叶中 茎中 穗中TN的方差分析
[1]JanVymazal.Removalofnutrientsinvarioustypesofconstructed wetland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07,380:48-65.
[2]JanVymazal.Theuseofsub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for wastewatertreatmentintheCzechRepublic:1Oyears’experience[J].EcologicalModelling,2002,18:633-646.
[3]冯琳.潜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2006-2010.
[4]张绪良,谷东起,丰爱平,等.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氮、磷循环过程及调控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127-1133.
[5]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11-120.
[6]ConstanzaR,d,ArgeR,deGrootR,etal.Thevalueof theworld,s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7]曲向荣,贾宏宇,张海荣,等.辽东湾芦苇湿地对陆源营养物质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70-272.
X171
A
1002-0624( 2014)06-0023-02
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