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荆豆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4-03-22 23:57郭西陵王东升
大豆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夏大豆科学院区域试验

黄 蓉,郭西陵,王东升,吴 旻

(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4;2.湖北省荆州金穗种子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00;3.湖北省钟祥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钟祥 431900)

大豆新品种荆豆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黄 蓉1,郭西陵2,王东升2,吴 旻3

(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4;2.湖北省荆州金穗种子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00;3.湖北省钟祥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钟祥 431900)

大豆新品种荆豆4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育成的夏大豆早熟品种。该品种为有限结荚、高产、稳定、抗病、综合性状优异,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17.04%。2013年通过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大豆;荆豆4号;选育;栽培技术

1 品种来源

荆豆4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于1997年以中豆8号为母本,99-5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夏大豆品种。2013年经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201300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荆豆4号为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8.5厘米,株型收敛,白花棕毛,主茎节数14.1节,分枝数4.6个,单株荚数67.6个,每荚粒数1.98粒,单株粒重16.2克。成熟荚色为褐色,不裂荚,种皮黄色,黑脐,百粒重14克,籽粒大小均匀,外观色泽好,商品性好,生育日数112天。

2.2 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及品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农科院油料分中心测定:粗脂肪含量22.84%,粗蛋白含量39.36%。

2.3 抗性鉴定

在湖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鉴定结果:田间感SMV株率5.9%,病指3.21,不裂荚、不倒伏,田间抗性好。

3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5.0公斤/公顷,比对照中豆33增产16.82%,达极显著水平。

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44.5公斤/公顷,比对照中豆33增产17.26%,达极显著水平。

2009—2010年2年平均产量2905.5公斤/公顷,比对照中豆33增产17.04%,达极显著水平。

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45.0公斤/公顷,比对照中豆33增产20.54%。

4 适应区域

适应在湖北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

荆豆4号适时播种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油菜、大麦、小麦收获后抢墒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应及时灌溉,喷灌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用种量90.0~112.5公斤/公顷,保苗19.5~24.0万株/公顷,穴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穴保苗2株。

5.2 精细整地

选择土壤深厚,排灌方便,避免连作,精耕细作,田平、土碎、草净。

5.3 合理施肥

施肥结合整地进行,一般施复合肥37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25公斤/公顷。在初花期视苗情追肥,苗情长势弱,施尿素75.0~112.5公斤/公顷,施于根侧。长势良好,不用追肥。

5.4 田间管理

大豆生长期一般中耕除草2~3次。在大豆封行时要做到田间无杂草。苗期降雨量较大时,应及时进行清沟排渍,大豆生长期间,特别是结荚初期至鼓粒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5.5 防治病虫害

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中、后期应注意防治蚜虫、豆天蛾、造桥虫、豆荚螟、大豆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害虫。

5.6 适时收获

以叶片大部分脱落,籽粒呈现黄色,手摇有响声为收获期,遇不利天气应抢晴收、晒、脱,避免碾压,防治破损和霉烂。

[1]李子升.开豆16号大豆选育及高产栽培[J].大豆科技,2012(2):67-68.

[2]吴昊,董友魁,傅连舜.高油大豆新品种铁豆6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2012(3):67-68.

[3]王德亮,杨月霞,姜玉云,等.大豆新品种垦丰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1(6):15.

[4]李楠,李明姝,秦胜华,等.大豆新品种吉育7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6(3):13-14.

[5]王洪武.高产高抗SCN大豆嫩丰15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46-48.

[6]宋来成,宋豫红,史建辉,等.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北豆1号[J].大豆通报,2005(6):13.

[7]杨振宇,闫日红,刘玉芝,等.大豆新品种吉育99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大豆科技,2009(4):65-66.

[8]张勇,杨兴勇,董全中,等.早熟高产国审大豆新品种丰收24号的选育[J].大豆通报,2006(1):29-30.

[9]张万海,孙宾成,张琪,等.大豆新品种蒙豆3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大豆科技,2013(4):34-35.

[10]马俊奎,任海红,任小俊,等.高度抗旱大豆新品种汾豆62选育[J].大豆科技,2012(4):61-62.

S331

B

1674-3547(2014)02-0053-02

2014-02-17

黄蓉,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中试推广工作,E-mail:nkshr466@163.com

猜你喜欢
夏大豆科学院区域试验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