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革非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董革非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时间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概念,由于其抽象性特征,人们常常借助空间概念来隐喻时间概念。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时空隐喻表征的共同点及差异,探索其认知根源:共同点在于人类最初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范畴都来源于人的身体经验及对空间的体验;其差异则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对时间概念的影响。汉语中循环性时间与佛教文化相关;英语直线性时间观则受到基督教影响。英语中常采用横向时间表达方式,汉语中则纵向时间更为多见,其根源在于两种语言的阅读和书写方式存在差异。英汉在面向过去与面向未来时间取向的差异,其实仅仅是时间参照点差异。
时间认知;时空隐喻;认知隐喻;体验哲学;英汉对比
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是哲学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对时间和空间概念对人类的重要性有所论述。近年来对时间认知的研究表明,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两者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并非处于同等地位,空间概念是时间概念形成的基础。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对世界不同种类语言进行考查分析,发现系统运用空间概念和空间词汇喻指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普遍特征。德国语言学家Haspelmath对全球持53种不同语言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家庭全部使用空间概念表达时间概念[1]。这也证明了时间概念空间隐喻化的跨文化共性。对此,中国学者研究得出: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中用来认识时间概念的模式在本质上是空间的[2]。本文拟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前人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时空隐喻认知图式,探索时间概念表述的异同,并对文化及认知根源进行探究。
(一)体验哲学的认知隐喻观
1980年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出版,开创了隐喻研究新纪元,隐喻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一门语言修辞艺术,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3]。Lakoff提出以“体验哲学”为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认为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等并不是人们对外部客观现实的镜像式反映,而是由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Lakoff将隐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方位(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其中,空间隐喻是一种重要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领域的抽象概念上。中国学者王寅也提出,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对空间关系的体验,身体、大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认知基础[4]。人类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身及所处空间环境开始,身体部位和空间概念是人类形成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是很多隐喻概念形成的重要始源域。用于表示空间概念的词汇“上”“下”“高”“低”“远”“近”“前”“后”“左”“右”“深”“浅”等被广泛用于表示其他非空间领域的概念,例如,人们利用空间概念表达数量,如“价格上涨”“下跌”“上浮”“下滑”“高昂”“低廉”;表达能力、水平,如“提高水平”“高标准”“降低要求”“低劣”“低能”;表达社会地位,如“上层社会”“上下级”“上司”“下属”“高层互访”“高朋满座”;表达亲疏关系,如“深厚的友谊”“薄情”“外人”“外宾”“远亲”“内臣”“内部人士”;表达思想、感情、性格等抽象概念,如“思想深刻”“内向”“外向”“深沉”“内涵”“肤浅”“深思熟虑”“高贵”;表达观点、主张,如“左翼”“右翼”“意见相左”“前卫”等。此外,用空间概念表达时间概念也是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的语言现象。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在对世界本源探求过程中、在日常生活相互交流中、在对生命意义思索过程中经常涉及时间概念。语言中虽有年、月、日、时、分、秒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汇,但这些词汇主要用于表达时间测量,不足以表达人们对时间概念的丰富理解。因此,必须借助其他概念范畴的词语。同时,时间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无法通过人类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时间的抽象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必须借助其他一些熟悉的、具体的经验范畴来描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对空间概念认识远早于对时间概念认识。从人类感觉、知觉系统来说,人类更易对空间关系产生具体印象,形成高低、远近、内外等空间概念。
(二)关于时空隐喻的基本理论观点
空间概念对于时间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空间——时间隐喻的产生,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隐喻结构观(Metaphorical Structuring View),也称隐喻映射论(Metaphorical Mapp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空间表征是时间表征的源头,即人们对抽象的时间感知和理解来源于更加具体、直接的空间体验;二是结构平行论(Theory of Structural Parallelism),该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内在相似性,两个领域具有平行结构。因此,可以用同样的词汇表达两个领域概念,而不是一个领域的概念向另一个映射;三是结构映射观(Structure-Mapping View),该理论认为,首先要发现两个领域已有的共同结构,在此基础上,空间概念作为更基本的概念系统向时间概念系统映射。其中,第一种观点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5]。因为,从空间隐喻产生的心理机制角度来讲,人们通过视觉接受的信息占所获得信息的绝大部分,通过视觉对空间、方位和运动感知比对时间的感知更直观。空间概念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占有优先权,而时间是相对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直接感知,因此往往借助更直观的空间概念表达对时间的理解。就个体而言,儿童最早使用的时间隐喻也来源于空间概念[6]。
(一)直线性时间观在英汉语言中的体现及产生根源
根据相关研究,世界大多数文化中,用来认识时间概念的模式本质上都是空间的,主要模式包括直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性时间观,其中直线性时间是最常见的隐喻图式。在汉语中,直线性时间表述包括用“前”“后”或“上”“下”表述时间的早、晚。例如,“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光阴似箭”“似水流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等都表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直线性特征。英语中,直线性时间隐喻表达也俯拾即是,例如①本文所选例句出自《21世纪英汉大辞典》《新英汉大辞典》、有道词典、China Daily及英文谚语等。:
1)As they look ahead to the rest of the century and beyond,they recognize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2)But as I now look back upon those tough days, I feel blessed;I seem to have gone through the ordeal and am capable of facing any hardships.
3)In other words,if we cannot look back upon history and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made by those who came before us(including ourselves),then there is little chance of improvement.
4)The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what Africa’s place is in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and up to now,we have seen very little that is new.
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体验来源于自然界日月星辰变化、季节更替,人的生、老、病、死经历等。不同的事件构成不同节点,根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人们倾向于把不同节点按照先后发生顺序连接成直线,构成直线型时间轴。人生就像是以出生为起点,死亡为终点的一段直线。人们对时间表述也利用了直线这一图式。在这一点上,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有着大致相同的体验,因此具有类似的直线性时间观。另一方面,英语文化深受基督教影响,在时间观念上也秉承了基督教义对时间的认识。《圣经》中的“创世纪”篇用上帝创造日、月来解释时间的形成,把这看作是时间起点,耶稣诞生之日是公元纪元起点,世界末日的审判则是时间终点。在《圣经》记载的历史中,从创世纪到世界末日审判,时间呈直线型发展,并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些宗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英语直线性时间观的形成。
(二)循环性时间观在汉语中的体现及其产生根源
汉语中除直线性时间观外,也有很多表示时间循环、重复的表达方式,例如:
5)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应的英文“day after day, year after year”则体现了直线性时间特征)。
6)冬去春回,大地复苏。
7)该地区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0%。
8)此刻,让我们重温历史上的今天。
究其根源,一方面,人们对直观的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规律与昼夜循环、季节更替之间关系的体验有关。人们对自然界天体变化、春华秋实周而复始的物候变化、人类自身繁衍规律以及遗传规律体现在体貌特征上的重复性等不断观察、思考,总结出很多有关自然界及自身发展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循环往复构成时间循环性认知基础。另一方面,佛教对汉民族的时间认知也产生影响,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一切众生在三世中轮回往复。佛教的基本时间单位“劫”,本身就是一个循环概念。佛教徒将时间想象为封闭的环形,一圈一圈,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对于时间观念,佛教教义上讲“业报轮回”,例如佛教《心地观经》:“有情轮回六道生,有如车轮无始终。”
(一)英汉时间观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的差异
直线性时间隐喻可细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水平维度的时间隐喻,即把时间看作沿水平方向的横轴;二是垂直维度的时间隐喻,即把时间看作沿垂直方向的纵轴。其实,时间本身并不具有水平或垂直方向,只是人们在表述时间概念时借助了相应的空间概念。那么,不同语言使用者对时间概念是否有类似的空间体验呢?斯坦福大学Boroditsky等人对时空隐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在时间方向性表述上存在差异:英语母语者倾向于以水平空间图式表述时间,而汉语母语者不仅使用水平空间图式表述时间,也使用垂直空间图式且更倾向于以垂直空间图式表述时间[7]。
2011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联合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人们一般用从左至右的方向表示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而只有汉语母语者使用从上至下的垂直时间表述模式[8]。例如,上(下)次、上(下)周、上(下)个月、上(下)一年度、上(下)一季度、上(下)一辈、上(下)一代、上下五千年等。英语中,虽有“up to now”“up to date”“down through the ages”等表达方式,但与汉语比较起来,其使用的频率远低于汉语。根据蓝纯对其收集的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对750个随机抽取的“上”和434个随机抽取的“下”进行分析,发现用于表达“时间较早”的“上”有78个,占其调查全部语料的10.4%,“下”表示“时间较迟”的有101个,占23.27%[2],而在英文中“up”和“down”用于表示时间的比例则明显少于汉语。根据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在最终构成研究语料的1 876例“up”和895例“down”中,表示时间向前或现在推移的“up”有49例,占总数的2.7%,表示时间向后或现在推移的“down”只有4例,占总数的0.4%[9]。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在垂直性时间隐喻使用上差异显著。
(二)英汉时间观空间维度的差异探源
1.水平维度时间观的产生根源。根据体验哲学观点,时空隐喻构建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空间体验影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直立行走,上肢得到解放,视野更加开阔。早期人类在地球上绝大多数活动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这样人类将自身运动体验、运动过程中的视觉体验及基于人体经验对于其他事物的判断投射到时间概念上,形成对抽象时间概念形象化体验,并在语言中得以体现,汉语中“前”“后”等表示水平维度的空间词汇用于表示时间概念,如“春节前后”“前思后想”“前世今生”“事后诸葛”“前程似锦”“后患无穷”等,英语中用“before”“after”“behind”“ahead”表示时间的先后,如“the day before yesterday”“after graduation”“the preceding weeks”“Hopes lie ahead.”“He left his difficult childhood behind.”等等。此外,其他表示时间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方向性认知。在英语中,和时间相关的一个概念隐喻是“生命是一段旅程(LIFE IS A JOURNEY)”,例如:
9)Look how far we have come.
10)Probably everyone had the experience of taking a wrong way,or getting lost,or facing a difficult decision at a crossroad.
11)We’ll just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12)Since you have made your decision,it’s impossible to turn back.
一般“旅程”多数是水平方向的,因而英语中更常用水平维度空间概念来表达时间。
2.垂直维度时间观的产生根源。蓝纯认为汉语中纵向时间隐喻产生的认知根源有以下几点:
(1)很可能与太阳运行有关。早上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中午到达最高点,因此有了“上午”的说法;午后太阳渐渐落下,直至低于地平线,因此有了“下午”的说法。
(2)人们用来记录时间的日历一般是较早时间在较晚时间的前面或上面;古代人们用来记录时间的日晷也是根据太阳高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设计,从“晷”字构形也可见其表义与太阳位置有关。
(3)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可能是垂直维度时间观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祭祀祖先仪式上,一般祖先牌位都是放在高高筑起的祭坛之上,这样就产生了以“上”为“早”或“先”的认知模式。
(4)画家族图谱时一般是先祖在上,然后一代一代往下画,而不是自下往上画[2]。
以上分析虽有一定道理,却不足以说明英汉在纵向和横向时间隐喻方面的差异,比如人们对太阳运行的体验应该是一致的,为什么在时间隐喻图式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因此,除上述原因外很可能另有其他原因。
(5)根据体验哲学观点,人类认知具有体验性,很多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对空间的体验,包括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阅读和书写是只有人类才具备的大脑与身体其他部分(包括手、眼等)高度协调的认知活动。在阅读、书写过程中,一方面大脑支配手、眼的活动,另一方面手、眼的活动也影响大脑认知。Chokron和De Agostini对法语受试者(从左至右阅读者)和以色列语受试者(从右至左阅读者)进行研究发现,从左至右阅读者在处理从左向右移动信息时花的时间更短,而从右至左阅读者则正好相反,这说明文字、书写阅读方向影响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方向性审美偏好[10]。Santiago,Lupianez,Perez和Funes也发现,人们对时间先后顺序的判断受文字书写顺序影响,从左向右的阅读和书写者一般倾向于把时间看作是从左向右水平移动[11]。世界上多数语言是从左至右书写,这种书写运动经验对时间感知产生影响,导致时间序列在大脑中也以从左至右形式展开,左侧为较早时间,右侧为较晚时间[12]。
英语和汉语在书写习惯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英汉时间隐喻图式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汉语书写在木简、竹简上,受书写材料限制,汉字主要按照纵向、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因此,汉语产生纵向维度时间隐喻。虽然现代汉语也采取了从左至右的书写方式,但其实行时间相对较短,只不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却历经千百年,已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烙印。而英语这种字母文字主要以横向、从左至右的顺序书写,因此英语时空隐喻也以借助横向空间概念为主。一般说来,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同时,也承袭了该语言的表达习惯,并且代代相传。
(6)时间概念实体隐喻差异也会造成两种语言在时空隐喻表述方式上的差异。汉语中,对时间认知有一个重要隐喻概念,即“时间是流动的水”,如“似水流年”“逝者如斯夫”“时光流逝”“历史的长河”等。水的流动有方向性,一般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从上游流向下游,在时间和河流隐喻映射关系中,较早的时间对应河流上游,较晚的时间对应河流下游,因此,汉语经常用“上”表示较早时间,用“下”表示较晚时间。英语中常见表述时间概念的实体隐喻是“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英语中多数和金钱搭配的动词都可用于指时间,如“spend time/money”“cost time/money”“waste time/money”“save time/money”等,而金钱是没有方向性的。
语言中这些时间表达方式一旦确定下来,又会影响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对时间概念及其相关领域的认知方式[13]。人从出生接触一门语言开始,不断受到该语言中已经存在的时间、空间等范畴影响,并以该语言已确立的范畴和方式认识世界,构成民族共同语言心理。日常生活中,使用空间概念词汇谈论时间已司空见惯,很少有人意识到其隐喻性。
(一)时间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从观察者视角来说,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又可分为“自我在动”隐喻系统(ego-moving metaphor system)和“时间在动”隐喻系统(time-moving metaphor system)。
1.“自我在动”隐喻系统。“自我在动”隐喻系统以时间为静止状态,一段时间如同空间一样,是一个有界限的地域,自我或观察者沿着静止时间轴从过去向未来移动。例如:
13)中国将以饱满的信心迈向21世纪。
14)每当我思考已经走过的这段岁月,便有颇多的感慨。
15)无论悲喜,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奔向各自的未来。
16)经过八年抗战,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17)We are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winter.
18)Tonight,we come to the end of 16 glorious days which we will cherish forever.
19)They missed the deadline.
20)How do you pass the time on weekends?
2.“时间在动”隐喻系统。“时间在动”隐喻系统是以观察者为静止状态,各个事件在时间这个水平轴上从远处(未来)向观察者靠近[14],或者时间被视为一条河流由过去向未来流动。例如,“时光飞逝”“时来运转”“似水流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等。
21)How time flies!
22)The worst of times will pass!
23)Before us is a great opportunity and we don’t want it to pass us by.
24)The spring is approaching.
25)The time for action has arrived.
3.时间和自我都在移动的隐喻系统。除上述两种隐喻系统之外,还有时间和自我都在移动的隐喻系统。它结合了上述两种隐喻系统对于时间与自我或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理解,将时间看作是与观察者或自我同方向运动的一个实体,例如:
26)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27)我们不能落在时代的后面。
28)汽车技术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29)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英文中的例子有:
30)Time and tides wait for no man.
31)China is in a race against time.
32)We need to study hard to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time.
33)I’m chased by deadlines.
34)We are ahead of time.
(二)观察者的时间取向
中国学者张建理、骆蓉认为将时间分为“自我在动”和“时间在动”的隐喻系统是粗线条的,他们更详细地对时空隐喻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观察者的视野、方位、运动态势和时间参照点、运动态势及方向,并把时间认知模式分为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和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的认知图式。人们常用表示空间概念的“前”“后”表示过去或将来时间,观察者面对的为“前”,观察者背对的为“后”。用“前”“后”来表达时间的方向性体现了观察者在时间轴上面向未来或是面向过去的时间取向。用“前”表示未来即是未来时间取向,用“前”表示过去即是过去时间取向[15]。
1.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张建理、骆蓉认为汉语多使用面向过去型静态时间认知模式,如汉语中“从前”“今后”的说法体现了汉语母语者面向过去。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汉语具有过去取向的时间观念,英语具有未来取向的时间观念。例如,Alverson在对汉语进行研究后,提出如下假设:“汉语观察者面向过去的时间、英语观察者面向未来的时间。”[16]不可否认,汉语中的确存在大量用“前”表示过去时间和用“后”表示未来时间的表达方式,如“史无前例”“长江后浪推前浪”“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车之鉴”“前所未闻”“从前”“解放前”“后起之秀”“从今往后”等。但这是否能充分说明汉语母语者在时间轴上面向过去,还需深入探讨。
2.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英语使用面向将来型动态时间认知模式较多。如“look back on the past”“look ahead to the future”“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face the future”等说法体现了英语母语者面向未来。其实汉语中也存在类似说法,如“回首往事”“目前”“前程似锦”“勇往直前”“展望未来”“把过去抛在脑后”“一切向前看”“在前进的道路上”“向前看”“前途未卜”等。这与“look back on the past”“look ahead to the future”等说法一致。显而易见,在这些例子中,“前”表示未来,“后”表示过去。也就是说,观察者面向未来,过去在观察者身后,这样看来,汉语观察者也有面向未来的时间取向。
3.参照点的异同。依照以上分析,汉语母语者在谈论时间问题上既有面向过去,又有面向未来的时间取向。那么,哪种更具有心理现实性?笔者认为,在汉语中用“前”表示过去时间,用“后”表示未来时间的这些例句并不代表汉语母语者面向过去、背向未来。换句话说,在这些表达方式中,“前”或“后”表达的是各个事件在时间序列中发生的先后顺序,其参照点是时间轴上某一点时间或事件,而非观察者本人。因此,“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今往后”等表达方式是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早于现在时间为“前”,晚于现在时间为“后”。再比如,“解放前”“解放后”是以“解放”这一事件为参照点,早于该事件为“前”,晚于该事件为“后”,而非观察者面对或背对的方向。“解放前”和“解放后”表达的可能都是过去时间。例如:“他在解放前去了台湾,在解放后回到大陆。”
汉语以自我、观察者或现在时间为参照点的表达方式较多,如“迫在眉睫”“近在眼前”“放眼未来”“瞻前顾后”“回首往事”等。英语以某一时间或事件为参照点的表达方式较多,如“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表达方式体现的是以时间点为参照点,早于参照点为“before”,晚于参照点为“after”。其实,“before”或“after”本身并不代表过去时间或将来时间,比如“I won’t go abroad before graduation”和“I will go abroad after graduation”都是以“毕业”这一事件为参照点,早于该事件用“before”,晚于该事件用“after”,表达的都是将来时间。
综上所述,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化具有跨文化共性。从宏观角度来说,在时间概念的表述上,英语和汉语均存在大量借用空间概念作为始源域的隐喻表达方式;均给时间概念赋予了方向性特征;在表达时间与观察者之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方面,均存在“自我在动”“时间在动”及两者都在动的隐喻系统。这一方面是由时间概念抽象性特征决定,另一方面人类共同生理基础和相似空间体验是构成相似时空隐喻图式的经验基础。
从微观角度来说,时空隐喻存在文化相对性。文化背景、生产生活实践、风俗习惯等差异影响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思维活动,在语言中留下了不尽相同的印记。这是因为时间观念会受到宗教观念影响,英语多受基督教影响,而汉语则受到佛教影响;时间观念也会受到语言本身书写方式影响,古汉语采用竖直书写方向,而英文采用横向书写方式。在观察者时间取向方面,本文提出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解释,即“前”“后”本身不一定代表观察者面向过去或面向未来的时间取向,而仅仅是时间参照点之前或之后。
[1]M Haspelmath.From Space to Time:Temporal Adverbials in the World’s Languages[M].Newcastle:Lincom Europa,1997.
[2]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4).
[3]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5]刘丰.认知语言学实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的关系——以英汉时间隐喻研究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周榕,黄希庭.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1(5).
[7]Lera Boroditsky.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Conceptions of Time[J].Cognitive Psychology, 2001(1).
[8]Fuhrman O,McCormick K,etc.How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orces Shape Conceptions of Time:English and Mandarin Time in 3D[J].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2011(7).
[9]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5(1).
[10]Chokron S,De Agostini M.Reading Habits Influence Aesthetic Preference[J].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0(10).
[11]Santiago J,Lupianez J,etc.Time(also)Flies from Left to Right[J]. 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2007(3).
[12]金泓,黄希庭.时空隐喻研究的新问题:时间表征的左右方向性[J].心理科学进展,2012(9).
[13]刘丽虹,张积家.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
[14]Ning Yu.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98.
[15]张建理,骆蓉.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2).
[16]Hoyt Alverson.Semantics and Experience:Univers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Mandarin,Hindi and Sesotho[M].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H0-06
A
1672-3805(2014)03-0060-07
2014-02-18
董革非(1974-),女,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