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爵滋诗歌情感内涵

2014-03-22 09:47孙靖伟徐国华

孙靖伟, 徐国华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 344000)

论黄爵滋诗歌情感内涵

孙靖伟, 徐国华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 344000)

黄爵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禁烟名臣”,在嘉庆、道光年间声望颇高。虽然他在历史上因禁烟而闻名,但他的诗文在近代诗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文章通过对黄爵滋作品整理搜集以及采用综合分析法、主题分析法等,对诗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情感活动一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比较,以期为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影响下诗人内心的相关差异提供借鉴。

黄爵滋; 诗歌;情感内涵

1 黄爵滋生平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又号一峰,江西宜黄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禁烟名臣。道光三年(1823)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后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受户部银两案牵连而被夺职,主讲豫章书院,后以六部员外郎候补。1853年病卒于北京。

关于黄爵滋的禁烟思想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多为史学界所探讨。颇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鲜有人对其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给予关注。事实上,黄氏以诗文名于嘉庆、道光文坛,其诗尤为名流所重。曾与张际亮、潘四农、徐廉峰、吴嘉宾等有诗词唱酬。《晚晴簃诗汇》称其“诗循杜、韩正轨,纵横跌宕,才气足以发其学。”[1]潘德舆《仙屏书屋诗序》充分肯定了黄爵滋在当时诗坛中的作用与地位:“诗之复古,信其余矣。夫复古非一人事也,凡有唱必有和,以先生之识量,扬一士大夫之善,而荐其尤,后先协心,风云之古,可以拭目”[2]。时学界巨擘阮元曾为之镌刻《仙屏书屋初真诗录》,前辈徐廉峰写信称赞他:“读大著直似青莲,前身是匡山一老,后身乃是金粟如来也。”[3]张际亮诗赞曰:“华国文章命世才,星苕初看出莲台。三年名压仙班贵,两部欢迎使节来。”[4]无不表现了当时俊杰才士对黄爵滋诗文的赞赏与推崇。其一生著有《黄少司寇奏疏》20卷、《仙屏书屋诗录》34卷、《仙屏书屋文录》26卷、《读山谷诗评》1卷等。

2 诗文创作

黄爵滋少年即喜诗,亦能诗文。论者认为其诗“气韵高雅,力追汉唐”(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前辈徐廉锋赞其诗“危害哭语,大声疾呼,有障百川,挽狂澜之大志”[5]。的确,黄爵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汪辟疆在《近代诗人述评》中指出:“夫文学之转变,罔不与时代为因缘。道咸之世,清道由盛而衰,外则有外强之窥视,内则有朋党之叠起,诗人善感,颇有瞻乌之思,小雅念乱之意,变徵之音,于焉交作。且世方多难,忧时之彦,恒致意经世有用之学,思为国家致太平。”[6]嘉庆、道光年间,国家内忧外患,上至权臣下至有识之士,无不摩拳擦掌,希望为国效力,士子的治国方略则必然会反映在诗歌这一重要传统的体裁中。

与此同时,中国的旧体诗发展至明清时,已经沦为封建士大夫消遣帮闲的工具,明代前后七子以拟古为能事,清初“神韵” “格调”“性灵”等派,乐于雕琢辞藻、研究章句,使得诗歌逐渐脱离社会现实,诗入巢臼,声乏力度。以致“清初诗学承嘉、隆七子之后,人生厌弃之心。”

嘉、道时期世运和学术的转变,是诗歌经世方向转变的重要因素。嘉庆以来,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作品,他们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社会政治,忧心当前时局,创作出一大批关注社会、国家、民生的优秀作品,使诗歌风格内容为之一变,史称“经世派”,而黄爵滋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黄爵滋一生处在清王朝国势日益衰微的封建社会晚期,他和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姚莹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主张刷新吏治,扫除贪污,整顿军务,巩固边防。他一生置身政界,朋友皆官宦名儒,他的许多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现实。在《学古有获》诗里,他提出“金鉴要同披”、“建争重前师”的历史观点。他的《读汉魏六朝人文集体一百诗》之一云:“武侯十万言,公诚其旨意。此真王佐才,管乐乌足比。功盖三分国,尽瘁宁可死”,歌颂了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一生禀公办事,忠诚蜀国事业的优秀品德,以及所建立的历史功勋,说他超过了管子、乐毅,是辅佐帝王的难得的贤才,既体现出他深邃的历史眼光,又寄寓了他对诸葛丞相的钦慕。在一百零一首《燕门百菊咏》里,对菊花的赞美,寄寓了一些人生的哲理,并抒发了自己刚正不阿的志向。他的《戒坛活动松歌》云:

西山苍虬一万枝,戒坛兀兀乃特奇。

生年莫问隋唐植,阅世几泐辽金碑。

空山嶷嶷走白鹿,鬼怪守护森结束。

屈伸夭矫白云坛,风雨不动蟠如山。

不动如山动如水,活泼泼地那有地。

怪哉此叟太支离,支离其神一其体。

一发全身事偶同,须从物理悟元工。

倚来月上太古洞,抚罢云生极乐峰。

游西山千年古刹戒台寺庙时,对久负盛名的活动松颇感兴趣,并由此而沉思,继而发出感慨,可谓诗中有识!

鸦片战争开始后,由于落后的军事实力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一直处于失利状态,人心动摇。在这种情况下,黄爵滋空负报国之志,但却没有颓废消沉。当友人即将带兵出征之际,他就行营的筹划和管理主动向友人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

庙堂夫何为,吁睇咨皋禹。何以决难壬,何以符乐胥?何以绝因循,何以戒莽卤?何以贱金银,何以足仓庾?何以减征调,何以息疾苦?上断下必行,内安外自御。惟动而不居,惟静而有所。惟恒以为规,惟一以为矩……

——《海防篇赠臧牧庵从军行一百韵》

经世派文人阶级涵盖广泛,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文人,无不以国事为己任,渴望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作为经世派文人的一员,黄爵滋对民生的疾苦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如:

汤生家澬阳,澬阳之水横披猖。张生来燕市,燕市米价亦腾起。无田可耕禄可养,白云高高怅南望。——《秋雨叹》

飞蝗向南行,蝗声所过惟哭声。蝗面人面何狰狞,见者不识闻者惊。捕蝗蝗不避,杀蝗蝗不畏。吴楚闽粤交,惟蝗所食地。——《南蝗》

诗中记录了澬阳涨水,燕市米贵,百姓无田可耕,江西福建等地发生的蝗灾。在动荡不安、灾祸遍地的年代里的自然灾祸,成为他创作的重要题材,这对于位高权重的黄爵滋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黄爵滋的政治眼光十分敏锐,早在鸦片战争前几年,就已看到社会的潜在危机。他深知鸦片的危害,在《抚州行寄太守郭松崖前辈》中,他这样描述当时临川龙骨渡的吸毒之风:“父兄教不先,子弟率不谨。不见阿芙蓉?家家鬼结磷。”尖锐地揭露了鸦片给老百姓带来的身心灾难。尤值一提的是,黄爵滋是最早将鸦片战争史实写进诗中的道光诗人之一,他的《福州水部门外观造炮歌》曰:

乌龙江水惨不波, 火云瞥见腾秋螺。

雷公鼓橐百灵集, 海天不敢横驾鹅。

我从鹭屿一登陟, 交趾神物急摩挲。

此名正威克副实, 骇闻一击颠夷舸。

圣人不杀示神武, 犬类异类何足语。

时平将吏戒恬嬉, 守将方知急悔恨。

百年之计在一时, 四海为谋岂寸土。

试看厂吏急趋功, 模成物备无不供。

箫的吹口在上端,指孔在箫管侧面,按音孔数量区分,有六孔箫和八孔箫。箫是竖着吹的,用手指按住音孔,可以控制音的高低。

三十二门齐猛烈, 谁甘不用羞元戎。

苍头老卒胆血壮, 赤脚蛮妇精诚通。

古来攻心是兵法, 勿使轻视来群懵。

1840年3月至7月间,黄爵滋于刑部右侍郎任内与吏部右侍郎祁隽藻同赴福州,视察福建海防和查办闽南沿海鸦片走私,并与新任闽浙总督邓延桢一起筹备海防。他亲自去福建水部城门外参观造船铸炮,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他的海防思想,他认为只有造大船,铸重炮,才是海防长久重要之策。他请求道光帝拨款数百万造船铸炮,加强南北海防;他强调抵御外国侵略者首要攻心为上,其次是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他要求未雨绸缪,平时必须抓紧战备。又如《闽中述事呈邓嶰筠制军前辈》四首云:

风雪曾榆塞, 莺花又剑津。

海声疑入夜, 山色记逢春。

望远邮书滞, 凭高得句新。

驰驱酬夙愿, 聊复切咨询。

——其一

巡洋兵力重, 讨海利源开。

何意吞舟者, 偏乘漏网来。

斩蛟犹有土, 徙鳄岂无才。

——其二

申劝天心亟,冥承帝谓通。

爱人明主政,除恶尽臣衷。

雨洗蚶江碧,云开香屿红。

今看移节处,民望慰无穷。

——其三

闻道铜山击,鲸鲵胆已寒。

重楼虽变换,狡窟易摧残。

握要中先外,因时猛济宽。

南熏歌一曲,应喜被归鞍。

——其四

1840年9月,道光帝因听信琦善谗言,怀疑邓延桢在这年7月报告击败厦门英军的真实性,又命令黄爵滋与祁隽藻二人去福建查实。黄爵滋如实上奏,说明实情,与督臣邓延桢所奏大略相同。这四首诗就是把他两次去福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记述下来,以赠邓延桢。诗中反应和赞颂了福建军民在邓延桢的领导下取得了禁烟抗英斗争的胜利,同时也谈到了自己的禁烟抗英主张:重治国内吸食鸦片者为先,同时严堵国外烟源头。自己法网严密,方能抵制外来侵略者。

黄爵滋写有大量的咏怀诗,这些诗作或吟咏古迹,或仰慕昔贤,或正写,或旁写,抚今追昔,意在笔先。如《明湖谒南丰先生祠待月返櫂作》不作激昂慷慨之语,读之感人。张际亮评价说:“炼气归神,骨韵高绝。此种诗,真今之广陵散也。”[7]又如《戊申四月三日雨过岳麓书院,题壁即呈伊辅学士同年》云:

卷云亭数隔江峰,欲上峰头云转重。

小院帘栊初乳燕,高潭风雨正飞龙。

千秋禹迹摹岣嵝,片石唐碑乞李邕。

何日更来共君酌,夕阳归听道林钟。

1843年,清政府户部银库亏短九百万两案发,黄爵滋以曾任查库御史失察而被革职,罚赔。次年冬天赔清,以六部候补员外郎用。1848年5月5日雨后,与同年好友翰林侍讲学士丁善庆同游湖南长沙岳麓山,在岳麓书院饮酒赋诗。黄爵滋写下了这首诗以赠丁善庆。这首诗感情比较丰富复杂,一开头,借景抒情,隐喻自己在事业上曾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可是正欲上峰头的时候,迎来的却不是万里晴空,而是云转重,流露出曾经失察被免职的沉郁心情。可是,当他看到岳麓山的秀丽景色,又油然激起了对华夏祖先之一的大禹及其传说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也拜倒在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书的麓山寺碑脚下。最后,反映了作者与好友多少有些伤感的惜别之情。又如他的《登黄鹤楼》诗:

大江东去向黄州, 黄鹤仙人此旧游。

风色晓严犹禁渡, 日华秋静独登楼。

桃花祠外盈盈水, 芳草洲前点点鸥。

红树青山无限况, 且揩醉眼破闲愁。

1844年5月,黄爵滋去湖南长沙,途中经武昌时游览了蛇山,登临了黄鹤楼,观景抒情,诗中描绘了一幅长江中游明丽壮阔的江天景色,基调高昂,意境开阔,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情和淡淡的忧思。

最后一点要提到的是,黄爵滋作诗无体不工,其中尤以五言律诗为最多,也最好,如五言排律《李下无蹊径》:

绿树浓烟里,三间野屋深。是谁耽逸趣,于此托遐心。犬吠残花影,人穿一径阴。芦帘秋漠漠,草榻碧沈沈。直与微尖隔,难教溽暑侵。云来堪伴宿,鸟去不闻声。琴定松间抚,诗多足外吟。夕阳门未闭,有客在幽林。

黄爵滋虽说学韩,但不取韩诗遣词用语的光怪陆离,而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写来,这首诗就是如此。幽静怡淡,清新自如,倒颇有渊明之风。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黄爵滋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经验时说:“生平所学自汉魏六朝以迄唐宋元明,诸大家靡不略涉堂奥。虽未尝有所专长而去其是非,以求其是要,亦不乖于体、不乱于气、不悖于理、不诡于法[8]”。的确,我们读其诗,观其所言,可知其诗学深矣!

3 历史地位和影响

黄爵滋的诗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能窥见其学古之苦心和独到之笔力,其中诗中见事、诗中寓情、诗中有识是构成他的诗歌情感内涵丰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道光年间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在此氛围下,诗人不仅关心现实环境,担心政局,也产生了传统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为了要与这种情感表达相一致,诗人不再将作诗仅局限在娱乐消遣之上,进而要求诗创作必须与时代和现实人生相联系,将情感发诸于笔端。周济说他“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8]。不同诗人或因生平遭遇,个性情感不同,或因受到外在环境不同程度的刺激,其创作自然会在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内涵。作为嘉道年间经世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黄爵滋,在描写战事、社会民生时,不乏豪情壮阔之作,但值得一提的是,诗人避免了豪迈之作流于叫嚣、喊口号的弊端,在气势雄浑中蕴有幽咽之音。如此,诗史之作不但题材扩大,且又能于写作形式上保留诗本身的美感,运用其本身的婉转内敛,表现出当时人心的细微变化。黄爵滋所作,正是诗人感慨于时事盛衰中的心志,亦可视为时代洪流下人心的代言。诗人创作紧贴时代,言为心声,其作品不仅勾画出时代风貌、保存时代精神,更具有以诗辅史的价值。

“经济文章第一流,手表合照千寻楼。绳金登塔俟他日,许避先生出一头。”(董秋渔《法云堂看花即席次韵》)全面、客观地对黄爵滋作了总体评价。我们知道,黄爵滋在嘉、道间声望很高,但他的诗文在近代诗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黄爵滋诗作中确实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可以说这些诗已经成为其时代与真实人生的见证,具有诗史的重要价值,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徐世昌.晚晴簃诗话:卷三十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潘德舆.仙屏书屋初集序 [M]. 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2.

[3] 赵尔巽.清史稿·黄爵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吴宗慈.江西通志稿·宜黄县人物传黄爵滋传 [M]. 南昌:江西省博物馆,1985.

[5] 黄爵滋.一峰自纪年谱[M]. 民国宜黄县文献委员会,1947年铅印本.

[6] 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 黄爵滋.仙屏书屋初集年纪[M]. 清道光29年刻本.

[8] 黄爵滋.仙屏书屋诗集自序[M]. 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2.

The Emotional Connations of Huang Juezi’s Poetry

SUN Jing-wei, XU Guo-hua

(CollegeofChineseandLaw,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Huang Juezi is a famous opium-ban official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esp. in Jiaqing and Daoguang periods. Although he was famous in history because of ban on opium-smoking, his poetry was not ignored in the modern poetry. Through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the works of Huang Juezi,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mental and emotional action in creation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ematic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oets’ heart-related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environments

Huang Juezi;poetry;emontional connotations

2014-08-20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 “明清江右并称文人群体研究”(13WX07)阶段性成果。

孙靖伟(1990—),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孙靖伟,徐国华.论黄爵滋诗歌情感内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316-319.

Sun Jing-wei,Xu Guo-hua.The emotional connations of Huang Juezi’s poetry[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4,33(4):316-319.

I222.7

A

1674-3512(2014)04-03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