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曙光,李淮江,李 峥,陈得宝,杨一军
(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目前,井下人员安全监测主要有两种方式:(1)基于RFID技术的人员考勤系统;(2)人员定位系统。很显然,通这两种方式我们能够记录人员入井和在井下的信息,但是无法知道人员的生命状况,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比如塌方,瓦斯爆炸等事故)不能够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救援力量,去营救有生命体征的被困人员。针对原有系统存在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织物传感器的井下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井下人员定位,还可以获取人员体征信息。一旦发生煤矿事故,救援人员通过钻孔,放置信标节点,利用本文提出的监测系统,建立与井下节点的通信,开始对被困矿工进行生命体征和位置监测,保障救援工作快速有序的展开[1]。
文中设计的织物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网络包括3种节点,汇聚节点(Sink节点),路由节点和普通采集节点。汇聚节点实现数据的汇集和协议转换;路由节点负责多跳传输和管理其他节点加入;普通节点完成对井下人员的体征和位置数据采集(通过测RSSI信号强度)。节点以自组织形式构成网络,通过多跳中继方式将织物和位置数据传到Sink节点,最终实现地面监控中心实施有效的监测井下人员的体征和位置信息[2]。
图1 无线织物传感器网络结构
1.1节点硬件设计
1.1.1织物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织物传感器节点由如下部分组成:CC2431、织物传感器及电路调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超限报警模块等。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织物传感器节点硬件框图
1.1.2微控制器单元选型
系统选用带有定位引擎的CC2431微控制器,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高性能并满足以ZigBee为基础的2.4 GHz ISM波段应用,及对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
1.1.3织物应变式传感器
织物应变传感器外观如下图3所示,外观是腰带状,便于人体穿戴,应变片单元固定在腰带内部[3],使用时像腰带一样固定在人体腹部,能够方便的感受人体腹部随呼吸的张弛变化。
图3 织物应变传感器外观图
1.1.4传感器调理电路模块
CC2431控制器信号处理的基础是数字化信号。呼吸信号的数字化过程是把应变电阻的变化转换成模拟电压变化,转换成模拟电压,通过LM324比较器,把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脉冲频率信号,通过CC2431的定时计数器直接计数得到呼吸频率数据。
1.2Sink节点硬件设计
Sink节点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Sink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和定位引擎模块,存储单元,无线通信模块和CAN通信模块[4]。
图4 Sink节点
软件设计包括普通采集节点的程序设计和汇聚节点的软件设计。以下给出了两种传感器节点的程序流程图和说明。
2.1织物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织物传感器节点主要负责将采集呼吸频率数据和RSSI的值,并传送给路由节点。汇聚节点负责和路由节点交互通信,以及和上位机通信。当系统空闲时,网络转入休眠模式,实现低功耗。其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传感器节点程序流程图
3.2汇聚节点软件设计
汇聚节点相当于是网络的网关,它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是建立网络;第二是实现Zigbee协议和CAN协议的转换,连接两种网络。汇聚节点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
图6 Sink节点程序流程图
在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在受限空间内传播,而且巷道内有许多金属障碍物、液压支架、皮带机、信号线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无线信号在井下的传输情况[5]。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2.4 G频率在井下的传输情况作了实验,实验地点是兖州某煤矿大巷。实验测试分为两个部分,对ZigBee节点的井下无线传输实验和对织物传感器工作特性测试[6]。
4.12.4G无线传输实验
通过在煤矿巷道测试,可以得到2个传感器节点RSSI变化和收包率如图7所示。
4.2织物传感器测试结果
通过对体征正常的人员进行测试,得到的织物传感器的输出变换特性曲线如下图8所示。
4.3实验结果分析
图7 实验RSSI和收包率与距离的关系图
图8 织物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
通过图7可以看出,RSSI和收包率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20 m通信距离内,收包率能达到90%,RSSI值在-90 dBm,但30 m时已经减小到55%和-93 dBm,不能满足矿井通信的要求。在建立网络的时候,两个节点的距离应小于20 m,设计的节点距离设置为20 m.通过图8可以看出,织物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能够反映井下人员呼吸变化的特征。实际测试表明,1 min时间人体的呼吸次数平均保持在18~20次,表明人体征信号正常。
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灾难随时都会发生,因此建立一套方便灵活,覆盖面广的人员安全监控的网络十分必要。织物传感器具有柔韧性和易穿戴的特,ZigBee具有低速率,自组网,稳定性的技术优势,文中提出的安全监测系统是二者技术的结合。通过在矿井巷道中的实际测试,提出了ZigBee节点在巷道中的最佳通信距离。将ZigBee和织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到矿井巷道监测系统中,不仅进一步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而且为煤矿信息化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力,郭辉.基于ZigBee协议的煤矿井下智能传感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8):66-68.
[2]ZHANG H R,YU J S D,LIU W.Study on Key Techniques for Multi-scale Expression of Laneway Traverse Data in MGIS.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7,17(4):508-512.
[3]衣卫京,陶肖明,王广峰,等.织物应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2):75-80.
[4]李峥,苗曙光.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井巷道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8):57-59.
[5]孙继平.矿井无线传输的特点.煤矿设计,1999(4):20-22.
[6]DING EJ,WANG M Y,WEN J C,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2.4GHz Wireless Sensor Nodes Transmission in Coal Mine.2009 WRI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09(2):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