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庆 郑伟丽
【内容摘要】艺术观教育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优良传统。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艺术观教育是适应电影艺术形式特性的必然,是继承学校艺术观教育优良传统的责任,是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和艺术创作生态环境的时代要求,是适应世界一流电影大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大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观 电影艺术
艺术观,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对艺术创作和现实人生两者之间关系的总体认知和态度。归根结底,决定了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功能和使命。马克思的艺术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院校的具体化,其既不同于前“三观”,但又是前“三观”的深化。作为培养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文艺人才的重任。无论从电影的特性,还是从学校的历史、当前的时代环境、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创作倾向来说,开展艺术观教育均十分必要。
一、开展艺术观教育是适应电影艺术形式特性的必然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电影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传播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意识形态影响。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培养的人才构成了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学校师生能否自觉端正好创作倾向,关系到未来的影视作品对民族精神的建设作用,关系到中国电影能否更好地走向世界。因此,电影学院结合电影教育的特殊性,以艺术观教育为统领,要求电影学院的每一名教师、干部、职工都必须自觉在育人中加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在各项工作、各门课程、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立德树人。
二、开展艺术观教育是继承学校艺术观教育优良传统的责任
时光推移,光影流连。艺术精神,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也是新中国几代红色艺术家和红色电影人的摇篮。从孕育萌芽的左翼时期到今天,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进程,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党建传统的北京电影学院,带着“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这枚光荣勋章,承载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中国电影教育和优秀电影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六十余载践行不辍、锤炼熔铸,形成了开展艺术观教育的优良传统。
回顾中国电影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纵观北京电影学院从建校到辉煌的风雨进程,电影学院人始终以清醒的认识、坚定的信念,围绕“解决了为什么人、培养什么人、做什么电影”的电影艺术观基本问题,始终不渝地坚持为党和人民的电影事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电影事业培养人民艺术家,始终不渝地坚持创作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电影作品,形成艺术观教育的光荣传统。
早在学校孕育萌芽的左翼电影运动时期,电影学院的前贤已经奠定了电影为大众鼓呼的精神底色。以北京电影学院创始人陈波儿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人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发展中国自己的电影事业,为发展进步电影事业。左翼电影工作者一大部分人在1938年以后,陆续转入抗日民主根据地。以电影学院创始人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人汇聚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中共电影教育史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历史感召下,由电影艺术家和教育家陈波儿筹备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电影高等专科学校——表演艺术研究所,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开启了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新纪元。
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继承了解放区培养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传统,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教育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艺术观,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影专业人才。陈波儿多次讲到“首先做一个革命家,然后做个艺术家”,学生还时常可以听到她“先会做人,再会演戏”的谆谆教导。可以说,这是学校艺术观教育的直观概述,时刻警醒电影教育事业师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北影人。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北京电影学院。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全院师生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中央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开展大学习、大讨论。60年代初期,在学习和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高教60条”基础上,学校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提出师生的社会公益性劳动每年限定在一个月以内,贯彻“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的精神。
从“文革”结束到上世纪末,北京电影学院提出了“育人是根本,教学是中心,改革是出路,管理是关键”的工作方针,提高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共识。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优良的艺术观教育传统而又与时俱进。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凝炼出了“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的育人要求。其中,“正方向”,是指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价值观、荣辱观,使毕业生在今后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具备对是非的独立判断能力,用电影的艺术形式,表现和反映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精神面貌。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学校党委丰富了艺术观教育内涵,提出了艺术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艺术院校的延伸和具体化的论断,其核心是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人才。“以人民为中心”在北京电影学院来说,是“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要求。这一要求是经过学校60余年沉淀,在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最初由表演学院提出,后上升为全校的理念的,简称为“三人民”。
在总结学校长期艺术观教育的基础上,北京电影学院形成了“经史并重”“经实共举”“经人相倚”的“三经教育”途径。“经”即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人民”等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观。
“经史并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与国史、党史、校史结合起来。“经实共举”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教育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劳动实践结合起来。“经人相倚”则是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不仅需要“经师”,更需要“人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视学生为子女,以德育人、身先示范,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对于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于干部,既要管理育人,又要服务育人;对于学生而言,是要把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三经理念”精髓就在于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践行的自觉性,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民的历史、学院的历史,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艺术的源泉是人民大众的生活,电影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三、開展艺术观教育是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和艺术创作生态环境的时代要求
当前,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自然反映到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艺术创作中,构成了他们多元的创作价值取向和多元的艺术观。艺术院校是文化塑造机关和人才培养机关,要高擎文化引领的大旗,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坚持艺术观多样性的前提下,树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主流引领地位。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摸清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的状况,2008年,北京电影学院曾组织了在京八所艺术高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学生艺术观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是热爱并愿意投身艺术事业的,但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的源泉是人民大众的火热生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艺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艺术精英群体”。分析其主要原因,外因是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在高校的反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思潮在相当的程度上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内因是青年的特点决定的,他们充满热情、思维活跃,但是对火热的社会生活了解不多、体验不多。问题的实质还是,文艺“为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
学校党委认为,不能对青年人求全责备,发出伤春悲秋之叹,而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历史进化论。但也不能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或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艺术观教育,搞“无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艺术类大学,必须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符合国情、校情和实际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方法。
四、开展艺术观教育是适应世界一流电影大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大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学校党委提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成的四个基本标准,即能不能持续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把“养大气”作为五大发展思路之一。把制定和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作为“5+1”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提出了高扬文化大旗,建设以“开拓创新、尊才重教、学术相长”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的建设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需要在人才育人理念上的建设,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电影教育发展。而文化建设也需要总结提升艺术观教育体系,并付诸实施,以切实肩负起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基于以上认识,北京电影学院正紧紧围绕“为什么实施艺术观教育,怎样实施有效的艺术观教育”这两个根本问题,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凝练、精心设计、系统推进,努力探索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艺术院校育人规律、具有电影人才培养特点和电影学院特色的艺术观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新的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