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兰 王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负性效果情绪的影响及效果。 方法 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加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疗程4周。 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观察半年与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和5.65,P<0.05)。 结论 对FD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其复发率。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护理;负性情绪;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117-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心身疾病,其病程较长,治疗后易复发,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F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因素在FD发病过程中起其重要作用[2,3]。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FD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4]。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FD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FD患者76例,均来自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消化科门诊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功能性胃肠病中的罗马Ⅱ体系的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①经内镜、肝胆超声和X线钡透检查发现消化道器质性病变;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将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加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疗程均为4周。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干预:及时掌握患者的不同的心理状况,采用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模式,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抑郁、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障碍,解除其思想顾虑。②认知干预: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向患者介绍FD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FD有初步的认识,改变以往错误的认知。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遵循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严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消化道症状评分的变化,并比较随访观察干预结束后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1.3.1 负性不良情绪评估[6]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HAMA)对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评分。
1.3.2 临床症状积分[7] 观察患者嗳气、腹胀、早饱、腹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7项症状,每项评分0~3分,评分越高,症状越明显,计算积分总和为临床症状总积分。
1.3.3 复发的评估[8] 患者再次出现嗳气、腹胀、早饱、腹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且符合罗马Ⅱ体系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t=3.01、3.11、2.31、2.43,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t=2.39、2.37,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t=2.94、2.36,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t=2.34,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复发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予以随访观察半年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3.16%和23.68%)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和50.00%)(χ2=4.66、5.65,P<0.05)。见表4。
3 讨论
FD是临床常见病,约占消化科门诊的30%~50%,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非痛性不适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因素、胃肠道激素等参与其发病过程,其中心理因素起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药物与方法,且治疗效果欠理想,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易产生抑郁、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障碍[9],因此,对FD患者在药物控制患者症状的同时予以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增强患者对FD认知,可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临床疗效[10]。
近年来国内外对FD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疗效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心理护理干预可对FD患者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11,12]。赵晶等[12]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可使FD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郭益湘等[13]研究发现,对FD患者予以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缓解患者消化道症状,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4周后,心理护理组HAMD和HAMA评分下降值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且临床症状下降值也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提示对F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随访观察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心理护理干预的远期疗效较佳,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endprint
[参考文献]
[1] 闫琴. 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5):5223.
[2] 周福生,祝淑贞.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7): 1177-1179.
[3] 张鸣,付桂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09,7(1):108-109.
[4] 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 12(1):65-66.
[5] 牛春燕, 罗金燕. 胃肠动力疾病新概念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体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2):163-166.
[6] 黄春玲, 黄云花. 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10C):2760-2762.
[7] 刘海莹,吕欣,施红琼. 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对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30-31.
[8] 左文革,李瑜元.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医药,2007,19(1):5-7.
[9] 曹佳靓,郭锐,熊汉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生活质量与症状间的关系[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1):853-854.
[10] 卢学龙,陈小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1):73-76.
[11] Haag S, Senf W, Tagay S, et al. Is there a benefit from intensified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not responding to conventional therapy[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18):973-986.
[12] 赵晶,王爱敏,赵月坤. 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34.
[13] 郭益湘.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28):6234-6235.
(收稿日期:2013-10-31)endprint
[参考文献]
[1] 闫琴. 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5):5223.
[2] 周福生,祝淑贞.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7): 1177-1179.
[3] 张鸣,付桂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09,7(1):108-109.
[4] 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 12(1):65-66.
[5] 牛春燕, 罗金燕. 胃肠动力疾病新概念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体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2):163-166.
[6] 黄春玲, 黄云花. 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10C):2760-2762.
[7] 刘海莹,吕欣,施红琼. 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对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30-31.
[8] 左文革,李瑜元.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医药,2007,19(1):5-7.
[9] 曹佳靓,郭锐,熊汉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生活质量与症状间的关系[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1):853-854.
[10] 卢学龙,陈小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1):73-76.
[11] Haag S, Senf W, Tagay S, et al. Is there a benefit from intensified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not responding to conventional therapy[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18):973-986.
[12] 赵晶,王爱敏,赵月坤. 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34.
[13] 郭益湘.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28):6234-6235.
(收稿日期:2013-10-31)endprint
[参考文献]
[1] 闫琴. 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5):5223.
[2] 周福生,祝淑贞.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7): 1177-1179.
[3] 张鸣,付桂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09,7(1):108-109.
[4] 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 12(1):65-66.
[5] 牛春燕, 罗金燕. 胃肠动力疾病新概念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体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2):163-166.
[6] 黄春玲, 黄云花. 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10C):2760-2762.
[7] 刘海莹,吕欣,施红琼. 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对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30-31.
[8] 左文革,李瑜元.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医药,2007,19(1):5-7.
[9] 曹佳靓,郭锐,熊汉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生活质量与症状间的关系[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1):853-854.
[10] 卢学龙,陈小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1):73-76.
[11] Haag S, Senf W, Tagay S, et al. Is there a benefit from intensified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not responding to conventional therapy[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18):973-986.
[12] 赵晶,王爱敏,赵月坤. 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34.
[13] 郭益湘.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28):6234-6235.
(收稿日期:2013-1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