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锋探索到主流表达
——黄建新创作策略的变化及其思考

2014-03-21 22:24
关键词:历史文化

冯 岭

(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 430056)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黑炮事件》为开端,著名导演黄建新走的是先锋探索、艺术反思的道路,他的创作不同于那时候的张艺谋投射于乡野的传奇与狂欢(如《红高粱》),更不像胡玫那样有着显而易见的性别立场(如《女儿楼》等),同时也有别于陈凯歌批判性浓厚的文化哲学的视觉传达(如《黄土地》等),而是多着眼于城市电影,跟当下中国的文化变迁存在着直接的互文关系,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造诣。在黄建新精英立场的游移和反思中,黑色幽默式的荒诞性和文化折中的批判性显露无遗,始终保持着现代主义的适度拷问,随后又随文艺思潮而动。20世纪90年代黄建新回国后,将创作开始聚焦于普通市民,作品带有鲜明的新写实特征,其时还用后现代主义来稀释判断的冲动,其创作具有可辨识的审美特征。然则一直执着于艺术探索的黄建新并没有一成不变,随着整个经济格局和文化氛围的改变,经过多年监制、导演经验的积累,他深谙当下电影制作程序的商业模式,了解中国当下的现代思潮和时尚意识,与韩三平合作拍成了迥异于传统主旋律的国产主流大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对当下主流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读解,在电影叙事当中隐射国家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增加了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并成为中国主流大片发展的新标杆。由此黄建新的创作从先锋逐渐走向了主流,从一个仅仅是评论界的宠儿,变成娱乐焦点和票房红人,显示了黄建新面对电影文化产业格局变化的灵活性和弹性。黄建新多变的创作路数,对中国电影创作思路的开拓,对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建立、发展,对应对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始终保持艺术探索精神:游走于现代、新现实与后现代之间

20世纪80年代是个剧烈变动的年代,也是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思潮涌动,各种文化思想激烈冲撞,在当时,艺术界、文化界乃至思想界对文化的探询、对文化寻根的热望,都为黄建新提供了一个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重要背景。引人注目的是,以文化启蒙为旨归的社会震荡和文化流变,催生了先锋艺术的出现,其中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并对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以至于在中国诞生了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

1.现代主义的艺术探寻

当代文化的突变与转型,以及在复杂社会里各种丑恶的赫然显露,使得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面对自己压抑的处境却无力改变。具有高度艺术敏感度、领当代思潮之先的黄建新首执导筒,就在创作中显示出了现代主义的特征,开始走先锋艺术的道路。他在作品中以离经叛道的姿态和玩世不恭的嘲讽来描绘如此无奈的情境,宣泄人们的这份抑郁与不满。而现代主义恰好便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社会、人与自我关系上的失衡和扭曲,它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真实的心理,特别是表现人在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面前,在对理性的质疑及其坍塌之后,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绝望的心理,着重处理现代生活中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中的异化问题。这些正好暗合黄建新自身的艺术理念和创作追求,也就成为他喜用的创作方法之一。

在前期创作的《黑炮事件》《错位》和《轮回》等影片中,黄建新往往用散乱荒诞的情节和畸形病态的人物,以一种残酷的幽默来对抗荒诞绝望的现实。故事情境凸现出其中的不合情理和荒谬之处。在电影所反映的世界里,无法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有意义的关系,突出人生的无可奈何、无法把握和无可避免。黄建新的电影表达都跟社会紧密相关。但他不仅仅是以批判的立场来反思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他更是一个哲人,对人存在的荒诞进行了深刻的表现,在现代主义引导下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观表现则构成了一系列现代的哲学化主题。

《黑炮事件》由一枚象棋棋子“黑炮”的丢失,引发对主人公赵书信可能进行“特务活动”的怀疑和侦查,不信任的结果直接导致国家上百万元财产的损失。这种状况赵书信完全无法预料,在那样的体制下,他根本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个荒诞故事对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特殊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状态做了发人深省的反映。用黄建新的话来说:《黑炮事件》写政治模式对人的禁锢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的感觉,人的一种想反抗又无能力的无可奈何的感觉。[1]

《轮回》更是以一个痛苦“闲人”石岜的自杀,突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他们的迷惘、失落,并体现理解和寻求精神而不得,表现为人痛苦而又荒诞的存在。因为人在这异化世界中,缺乏人类固有的真理、意义或价值,痛苦绝望而无力解脱,最后只好用自绝的方式结束。

荒诞感无一不充斥在黄建新所表现的“剧变中多次脱榫的现实”[2]故事里,冷眼烛世,通过对现实事物夸张、扭曲的描绘来表现深沉的悲哀,但是无可否认,在其荒诞不经与嬉笑怒骂的表层之下,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启示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也正是这种荒诞,使黄建新影片的反思力度在走向深入的同时,也趋于稀释,它使影片维持在适度的社会化批判和人性化理解的中间地带。

2.在新写实与后现代的尝试中依然保留着现代主义的印痕

“现代主义是一种反对传统的历史性的社会文化形式,现代主义者梦想建立一个‘理性’的新秩序,他们以知识、理性、秩序的立法者自居,他们普遍拥有一种精英意识,认为艺术高于生活,是比现实本真生活更高一级的形态。”[3]黄建新的现代主义创作反形式、反审美意识并不浓厚,主要想表现的是一种文化情绪,他力图通过令人惊异的形式表达,维护自己在艺术上的纯洁性和神圣感,以对抗商品社会、金钱世界。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商品化的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当,中国电影逐步放弃了先知先觉的文化启蒙立场,开始向世俗化意识形态全面移位。[4]

文化转型带来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焦虑与文化困惑,而这种焦虑与困惑必将引导敏锐的艺术家作出新的文化选择。黄建新在他的《错位》遭遇观众冷落后,在社会体制和现实政治的冲击下那种龟居象牙塔的超脱感和以精英自居的贵族气消解飘散了,最终作出了大众文化时代的通俗化艺术策略的调整。《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睡不着》等有代表性的新写实电影以非常贴近民意的电影视角,遵循市场的逻辑,追寻时代发展的热点话题,屡屡推出都备受关注,构成鲜活、强劲的文化声势。

《站直啰,别趴下》中三个不同身份的人:一个是国家干部,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个体户。在经济转型期间展开矛盾与冲突,都不可避免地随着生活在改变。影片中的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精英文化身份的象征,一步步丧失原有的优越位置,丧失社会发言的功能,失落之余连带着精神层面的急遽委顿,自觉地趋向与世俗大众的身份求同。电影里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情节递进,却有深刻的、真实的典型细节的再现,看上去比生活更普通更琐碎,这种处理方式,恰恰反映出黄建新的电影实践着新写实的创作要求。

同时,随着电影走入市场,文化与商品愈加亲密无间,解构、消解、颠覆等后现代性特征开始渗透到中国电影的创作理念之中,也进入到黄建新新写实电影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之初,黄建新先后推出关注都市人心理的电影《说出你的秘密》《谁说我不在乎》《求求你 表扬我》,以黑色喜剧的风格展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间生活的原生状态,表现出文化边缘人在自命不凡和委曲求全中摇摆,他们的人生被赋予了一种黑色幽默式的喜剧色彩。如果说,现代艺术致力于营造复杂的作品形式和结构,力图使作品与接受者拉开距离,而后现代艺术则导致观众与对象之间距离感的彻底消失。《谁说我不在乎》里五次动漫的运用,让人生的荒诞、中年危险的心理变态,与动画时空和想象时空夸张、诙谐的风格造成拼贴的效果,以杂糅的形式将互相拆解的生活原生态端出。

不过,有意思的是,现代主义特色比较鲜明的《黑炮事件》固然展示的主人公赵书信作为个人的渺小和被异化,在荒谬中透出无尽的悲凉,在后来那些新写实的作品里也仍然延续了这种创作特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和《埋伏》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边缘的人物的言行举止,仍然相当委琐乖觉,但他们因命运难以改变而万般无奈以及看透了人生处境的尴尬,他们试图反抗却无一例外地落于悖论的怪圈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适应着,映现的正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普通人在日常欢笑中溢满苦涩的生命境况。

《埋伏》里似乎玩世不恭的叶民主按上级的要求埋伏,因为得罪人而未被通知撤离,一直没日没夜地坚守,终至犯罪头子被捕,最后成就了叶民主这一小人物的英雄身份,此纯系歪打正着,出人意料,荒诞感油然而生。更耐人寻味的是,叶民主之所以能在身体极限情况下蹲守,是因为一通通鼓舞人心的电话,从精神上为他输氧,他才坚持到罪犯被抓的那一天。当他去感谢这个给他打电话的人时,才发现那人居然神志不是很清醒。荒诞感油然而生。生活中无法预料的偶然对人的主宰和改变、各种关系在不经意间受到冲击时表现出的不可思议的脆弱,都无不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

总而言之,黄建新的这些作品没有根本改变,依然包含着对人的关切,对社会的直视,不仅忠实地继承了现代主义的许多艺术特色,还成功地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深度。

二、引领主流文化的新风潮:主流大片创作的突破

新世纪以来,电影大踏步走向了市场,电影产业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文化产业。电影屡创票房佳绩的好势头,一部分应当归功于国产电影大片。自2002年张艺谋拍摄武侠大片《英雄》以来,中国进入电影大片的时代,扭转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票房持续下滑的局面。而2007年的《集结号》紧接着创造了中国主流大片的好口碑,也塑造了中国主流大片与20世纪80 年代主旋律电影使用伦理化、日常化的书写策略截然不同的新形象,为主旋律摆脱叙述危机树立了榜样。此后中国电影导演更注重考虑影片的市场效应与观众的接受可能。恰如周星所描述的那样: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买断、盗版、明星、市场等等,和艺术欣赏直接相关的编剧、创新、手法、思想等则渐为鲜见。[5]

的确,市场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电影资本与市场彻底改组,电影观众也在更新换代,敏锐感应时代的黄建新虽有自己的艺术立场和审美趣味,但情势如此,他也未停留在原地,何况除了导演,他在十几年间监制了二十几部影片,对如何以经济的角度去控制一部电影的创造已十分熟悉。这时,一个新的契机出现了,2009年,他重执导筒,与韩三平联合导演新中国成立60周年贺礼片《建国大业》,2011年再接再厉,与韩三平联合导演建党90周年贺礼片《建党伟业》,顺利地实现了创作转向,从先锋走向主流,从小众进入大众视野,深度的哲理话语转化为通俗演绎。两部电影都巧妙地将主流价值观缝合进电影文本中,使得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去认同其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内涵。可见,黄建新凭借其敏锐的商业理念和独特的影片风格以及准确的市场定位,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和商业运作这两个关键点,影片票房不断飙升,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事实证明,黄建新新的表达路数是有效的。

(一)大历史、大事件和“国家叙事”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盖尼斯曾说:“一部电影要想真正吸引观众,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故事情节能否引人入胜,而不能仅依靠炫目的特技或漂亮的影星。”[6]故而,国产主流大片在重视建构视听造型、展示宏大场面、发挥明星效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叙事,采取有效的叙事策略来吸引观众,才能占领当下电影市场的制高点。

1.主流历史的复合性叙事

黄建新导演的这两部作品《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对于主流历史的讲述,采取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宏大叙事,将各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语段,摈弃因果严密的故事化联系。选取历史事件之时都是围绕着历史逻辑这一条“线”去建构全片,用诗化叙事、广角视点、点到为止的方式,将中国国家形象、民族的气节与革命勇者精神变成叙事的一个链条,巧妙地设置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内在叙事驱动力,完成了大容量历史叙事。

《建国大业》是双线叙事,通过1945年到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所代表的两种力量、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历史性较量的线性线索勾连起每一个叙事段落。影片的中心点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共党人谋求与民主人士合作的艰难历程,辐射出去,串联起国共两党的谈判、东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区土地改革等大事件,在叙事进程中,铺展全景式推进的多视点叙事,以点带面,真正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它不仅是带领观众回顾和思考新中国成立之不易的现代性命题,还是一种对于大历史宏观表述的新尝试。它设置重大、深刻、复杂的冲突,又在历史的宏观叙事中融入了人性的悲凉与深度,在大刀阔斧的历史风云之余,别有一种历史沧桑感,从而表现出影片历史观的开放性和先进性。比如宋庆龄清晨漫步目睹解放军入城的感人场面,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醉酒合唱《国际歌》,都是非因果性叙事却强化点状情节奇观的典型例子。

《建党伟业》则是单线全景描述,采用编年史创世纪电影的模式,1911—1921年包含了具有史诗风格的“辛亥革命”、一场富有情绪感染力的“五四运动”、像情节剧一样惊险曲折的“建党伟业”三大篇章,每个篇章都有耐人回味的题目:“民国乱象”、“上下求索”、“日出东方”。影片回归电影的主流叙事,在经典模式里寻找历史节点,在历史节点里寻找民族心路和人物关联,让叙事以一种接近历史状况的形态演进,让影像烘托出现实场景,接近自然状态,这是一种新的叙事路径。

2.吸收类型经验,增强剧情张力

主流影片应尽量避免“政治说教”的印迹,除了主题和题材上的相应策略之外,在冲突设计上也应当采取深度化策略,巧于设计复杂的、强度大的故事冲突,在电影的基础构架上,对重大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勇于创造张力十足和激动人心的娱乐效果。

黄建新等创作者在史诗风格的作品中,为了增进影片的吸引力,也不忘安排伏笔,设置悬念,创造逆转,剧情跌宕起伏,张力十足,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银幕上。

《建国大业》的故事讲述可谓是中西合璧,既学习了好莱坞的曲折情节设计,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性叙述经验,在两种政治力量、两个前途激烈交锋中情节推进精彩纷呈,险象环生,又大气磅礴,含蓄深刻,满足观众的欣赏习惯。如毛泽东城南庄遇险,周恩来因冯玉祥遭难而暴怒的场面,都采取的是不事铺垫、突发主人公行动的叙事策略。

《建党伟业》在承载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基础上,在某些段落已经开始了类型化的设计。例如,月黑风高夜,蒋介石潜入广慈医院,装扮成护士,受命暗杀陶成章。这一段落虽与史实有出入,但处理得惊险刺激,颇有动作片的架势。

两部主流大片将具有民族精神的内容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巧妙的叙事策略和常规的类型元素巧妙地注入电影当中,以构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根基,增进对国家精神的集体认同。

电力企业作为民生企业,由于其特殊性,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由于电力企业改革还处在摸索时期,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陈旧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及方法[1]。

(二)历史人物、无名英雄和打破脸谱化的审美定式

由于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所以情节和细节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密相关的。情节设置和细节安排均应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要使主要人物形象丰满传神,给观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集结号》中的主人公谷子地。他的真诚、忠直和执着,均通过情节发展和细节描绘得到了充分显示,让观众既为之吸引,也为之感动。

又如,无论是《霍元甲》中的霍元甲,《梅兰芳》中的梅兰芳,还是《叶问》中的叶问,其形象塑造都能较好地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基本上做到了丰满传神。当然,因为这几部影片均属于传记片,所以注重人物形象塑造乃是基本要求。其他题材类型的大片也同样应该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能以独特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取信于观众,并打动和感染观众。想再现真实的历史,不如再现历史中的人物。

1.还原历史人物的内心逻辑和性格层次

曾专注于创作以小人物或知识分子为主要表现对象,擅长都市题材,尽力在艺术形式上探索的黄建新,使用现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电影语言,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把这么多影响中国进程的重要人物用最简洁的方式处理好实属不易,有的人物在影片中虽只有几句台词,但历史的面相也达到了清晰可辨。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故事时间跨度长,所涉重大的历史事件多,自然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影片虽然没有全景式地再现整个历史面貌,但通过若干个历史细节和若干个历史片段,浓缩了这众多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它打破了领袖人物脸谱化的审美定式和模式,对于国民党领导人也进行了客观审视和个性化表述,完全摈弃了过去那种处理历史的方式,比如做一些简单的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影片尽力还原历史中复杂多面的人物,凸显历史人物的心灵和情感层面,赋予了过去电影中少见的丰富的性格层次和细节。

影片《建国大业》里对蒋介石的塑造,避免了任何人为的道德丑化和道德矮化,如在败走台湾之前,蒋氏父子在溪口长谈,两人在凉阶并肩而坐的镜头让人不胜唏嘘,呈现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落寞枭雄多层面的心理变化。李宗仁要选副总统,蒋介石在票选前对李宗仁冷语相讥,公布结果后,李宗仁主动前来与蒋介石握手,蒋介石伸出手却转而鼓掌,将李宗仁晾在了一边,一系列阴沉的动作和表情勾勒出了蒋介石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暗流汹涌的隐秘的内心世界。蒋介石成为《建国大业》中最丰满的艺术形象,从以往的一个简单的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具有更丰富的历史内涵、人文内涵,从而引发人们更多的历史和哲理思考。

从这两部影片中不但看到了历史的风云际会,更看到了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在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包括各类人物精神的真实跃动。

2.无名英雄创造历史,契合主流社会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观众的好恶决定了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原则和取向。《集结号》的经验就是尽量把握当代观众的精神需求,浓墨重笔刻画核心人物。《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创作者显然也抓住了当下观众更为复杂的精神心理,重视个体生命体验的表述,在人物形象与观众想象之间建立联系,同时与观众所处的时代文化互相契合、互相推进,而从某种程度上放逐历史本身,这种叙事方式使影片逃脱了一种派定的社会政治样本艺术的规范。

两部影片注重在保持重大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化的写意处理,描写了一些幽默诙谐的小人物,还塑造了一些创造历史的无名英雄。

《建党伟业》里走上街头的五四学生,不畏枪炮反对强权,发出以血祭我土的精神怒吼,还有火烧赵家楼的学生们、血书“还我青岛”的年轻人以及滴血喊冤的女学生等,这些年轻的、美丽的不知名字的青年们,都将青春与爱国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国大业》刘烨饰演的演戏汇报员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一兵,质朴而忠诚,虽属虚构但却充满故事性,使影片更具生活化,符合观众的欣赏需求。面对毛泽东对士兵真心关怀,范伟饰演的伙夫郭本财铭感五内,为了让主席吃上一口红烧肉而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厨房。牺牲后,主席为这位普通士兵立碑纪念。领袖与战士的情谊一览无余。

这两部影片都有效地建构了一个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文化话语和文化场域,在充分展示个性化表述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电影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将电影中的民族气节、人文精神传导给当下的文化语境,摆正了跟观众和主流社会心理以及愿望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达到和扩展了历史和当代对话的效应。历史在今日之所以有价值或者被关注,是因为它与现实之间能够建构起一种对话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借助文字或者影像去“复原”历史,归根结底是必须契合和满足主流社会的心理和愿望。

三、结 语

在当前多种多样的电影之间相互转型的变革中,黄建新基于生存的本能和发展的需要,抓住有利机会(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和向建党90周年献礼),进行了创作调整,将自己的审美特色和艺术趣味适时地转变,从先锋走向主流,由精英文化主导向主流文化靠拢,带来更具普适性的价值取向。黄建新的创作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和全赢套路,而是通过颇有成效的言说方式和文化创意,既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又坚持独立艺术追求,给予了自己更大、更有弹性的创作空间,在文化品位上并没有像一些追求极限奇观的大片那样发生令人惊诧的滑落。中国电影应该怎样适应市场而顺利发展,中国导演应该怎样拓展表达空间,黄建新的影像表述和多变的创作策略,对于目前在电影产业发展中力图突破,寻求定位和找准方向的其他创作者来说是有榜样作用的,我们期待黄建新在未来又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柴效锋.黄建新访谈录[J].当代电影,1994(2):38.

[2]戴锦华.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J].当代电影,1994(2):47.

[3]孟卫东.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J].宿州学院学报,2005(1):65.

[4]王德胜.当前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J].当代电影,1996(6):30-37.

[5]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1.

[6]曹卫国.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访华前夕谈中国电影 [EB/OL].(2009-06-08)[2013-10-10].http://finance.qq.com/a/20090604/006028.htm.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