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探讨

2014-03-21 16:14张劲梅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教育

董 莉,杨 颖,斯 芸,刘 龙,张劲梅

(1.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学院教务处,云南大理 671003)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探讨

董 莉1,杨 颖2,斯 芸1,刘 龙1,张劲梅1

(1.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学院教务处,云南大理 671003)

阐释高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目标,归纳目前我国高校本科通识选修课程及其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即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组合的拼盘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浅显化;教学方法的单向性、灌输式;成绩评定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以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与管理5个方面提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和策略。

通识教育;通识选修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高校的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

(一)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它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

国内学者一般认可李曼丽提出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做事”),“是育人,非制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通识教育强调拓展学生的宽阔视野和创发性心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强调全面发展。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

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高年级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1〕。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初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环环相扣的四个目标,最终要使学生在哈佛大学里所受的教育与他们毕业后面对的世界联系起来。这四个目标是:①要使学生成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②要教导学生理解自身是传统艺术、思想和价值的传承者。③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变化。④培养学生理解符合伦理道德的言行,并能够自觉地去实践。另外,就算不认同他人的原则,也应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信仰。

美国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科知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学习,弥补或减少学生因专业学习所可能带来的在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避免个人成为功利社会从事专业的工具或奴隶〔3〕。

在我国,通识教育通常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方式出现,是针对大学过分专业化而提出的,是对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拓展知识视野,认识不同学科的理念和价值;提升对人类共同关心问题的触觉;建立判断力及价值观;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和融会发展的可能,发掘终生学习的潜力〔4〕。

(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及其目标

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早期,几乎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1829年,帕卡德教授撰文提出,高等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课程,一种尽可能综合各种学科知识的课程平台。这类课程的设置,可以为任何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性的综合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总体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来,帕卡德教授的理念逐渐被美国高校管理者所认同,于是在大学课程中首次出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到了21世纪,美国高校中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备〔5〕。

在美国,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推论能力等,而且还要通过理性训练、启发心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如哈佛核心课程强调,引导学生掌握“有教养的人所必备的学识、智能以及思辨方法”,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是“致力于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方面得到强有力的训练和熏陶……使他们成为非同一般的工程师、科学家、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领导地位”。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而且包括人格与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4〕。

我国大学以不同方式推动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历史不长,如果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算起,不过十余年时间〔6〕。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步受到重视,高校纷纷设置通识选修课,有的大学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如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的探索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它们的价值所在,其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4〕。

(四)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课程是连接师生的纽带,是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途径和载体,是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达到上述通识教育目标,通识课程应该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美国10所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大致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以培养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二是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全面看待和理解人类社会及自然界所需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为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其他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者是各大学通识教育的主体〔3〕。

在我国大陆,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通识教育课程?有学者认为,外国语、计算机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伦理学、历史学、自我认识和心理咨询、写作、社会分析等都为通识教育课程。李曼丽在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中,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另一部分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并把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七个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1〕。

本文探讨的是各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通识教育课程,即“通识选修课”,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语等全校性通识必修课。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及其教学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历史较短,对其内涵、教学目标及意义的理解较为肤浅,开设课程及实施情况随意性强,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诸如高校通识选修课程设置普遍缺乏整体观和全局观,课程设置支离破碎,拼盘现象严重;授课教师一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单方面的讲授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普遍将其视为专业课以外的辅助课,有一部分学生的选课目的只是为挣学分等等。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实践调查归纳出我国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组合的拼盘化

目前各高校基本是采用教师自由申报课程,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之后进入课程库。这就难免存在“因教师设课”,或为了迎合学生而“因学生设课”的现象,由于事先缺乏对需开设的各类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申报引导,由此而形成的课程群只能是杂乱拼凑、内容结构不尽合理的“拼盘”。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组合的拼盘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课程内容的知识化、浅显化

不少教师都认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就是理科学生学点文科知识,文科学生学点理科知识,主要是灌输一些浅显的知识,把通识选修课开设成“概论型”“鉴赏型”和兴趣类课程。原理、概论、通史之类的课程太多,东西方原著经典导读的课程太少〔7〕,研究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训练的课程极少。

(三)教学方法的单向性、灌输式

目前的通识选修课一般课时不多,基本上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课程上完之后,能够记住零散的一些知识已属不错,基本没有其他更深的感悟和收获,谈不上达成通识教育除了知识、能力之外其他道德、价值观等“做人”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上的单调、枯燥、灌输式等造成的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是高校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方法上的普遍性问题。

(四)成绩评定的单一性和简单化

我国现行的通识选修课程考核大多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基本上还是沿用期末测试题等进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核,计分方式为百分制。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不少高校的干部、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不足,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因此往往不把主要力量、主要精力放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骨干教师往往因为专业主干课和科研任务繁重而无法再开出多少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较多地由专业素质不够强,教学、科研任务不够的教师承担。从现实来看,承担通识课程的部分教师,往往凭兴趣开课,其知识水平、敬业精神和人格修养等都有待提高。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的对策

(一)优选课程内容

通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知识体系完整、视野广阔、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要达此目的,决不是通过设置数量庞大的课程、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的。那样做,除了加重负担、造成疲劳、生发倦怠之外并无多大益处。只有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精选课程及其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什么样的课程知识内容是值得选取的呢?

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和贯通以及前沿性的同时,应该选取各学科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比如,中外名著、经典原文是最值得选取的教材内容。赫钦斯认为:名著包含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和理性,包含着绝对真理,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它可以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阅读名著是一种很好的理智训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许多美国院校发现用原著教学比利用二手资源组成的教材更能达到核心课程的目标。经典研读的课程应注意避免价值和知识的简单灌输,宜较多地采用研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经典文本,课堂上交流读后感,尽量产生“头脑风暴”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7〕。

还需指出的是,任何课程和知识内容材料仅仅是载体,教师应认识到“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式而非知识本身”〔8〕。最重要的是怎么通过这些课程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量全方位地提升其知识文化水平、思维品质、动手能力和道德觉悟等。肯定不能单单依靠课堂上理论讲述就能达成,只有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情景里,直接参与体验、动手做才能感悟,才有实际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通识选修课的教学不应以知识教学为目的,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正确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良好生活习惯为目的。所以,必须摒弃纯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采用适合所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行动探求和感悟知识。如尽可能采用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小组讨论、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主动探求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融入自己的信念、情感、体验、希望等各种因素,在深刻体验和感悟后获得的就不只是零散的知识,而是领悟、超越知识本身的东西,如人生意义、价值观等,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有助于他们形成今后受益终身的智慧力量。

(三)改革完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应该把通识选修课程的考核目的,定位在引导学生提高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上。

第一,改革通识选修课程的考核内容。从强调对学生识记书本知识的考核,转移到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具体而言,将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以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还可以通过采取小组讨论、辩论、调研报告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基本技能的考核。

第二,改进考核方式。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测查信度效度的目的。此外,加强督教督学,严格考试制度,以严格而科学的考核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勤奋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求“通”、求“博”〔4〕。

(四)处理好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与专业课程有着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但二者并不是割裂和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关系。专业课程中可以开发出通识教育的元素,通识教育也可以包含深刻的专业思想。

实施通识教育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理念和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承担通识课教学的教师同时也是专业课的教师,并且在通识选修课学分不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识教育不能仅仅靠几节通识选修课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需要全体教师具备强烈的通识教育意识,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专业教育课程之中,这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如果一位教师能着眼于知识、技能深度和广度的开掘,能够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贯通,那么即使他教的是化学,也能够高屋建瓴,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贯穿于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普遍的规律性;甚至于教理科的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文科课程也一样通用的思想和方法〔9〕。正如亨利·罗索夫斯基所指出的:“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是通识教育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擅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该课限制的东西”〔10〕。

怎样做到让通识教育由最适合的具备较高素质水平的教师承担教学?一是通过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以及引进高素质教师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二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比如重庆大学城由不同类型高校承担系列选修课程,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由师范院校、文科类院校承担,科学技术与工程课程由理工类院校承担,大学城各高校学生都能共享高端、优质的教师资源。

此外,为了提高通识选修课的授课质量,有的高校(如重庆师范大学)还推行了“百名教授开设通识选修课计划”〔11〕,要求全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每学年必须为学生开设一门选修课;有的高校(如大理学院)规定,优秀教师评选入门条件之一是必须参与讲授通识选修课;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的高校采取提高课时报酬的方法,如规定通识教育课不低于甚至高于专业课的报酬。以上办法和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非以广而全为目标,而是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通过杂糅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创造一种全景式框架,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知识、多种多样的研究范式,从而养成从不同知识层面和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要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求课程科目要覆盖宽广的领域,而且要求课程内容要涵盖各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设置基础性、广博性、综合性强的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挖掘现有教师资源潜力和优势为基本手段,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引导与设计,对包括课程模块、类别、内容、学时、开展形式等在内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建立课程调研机制,做好课程供求分析,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精心设计课程建设方案,规范课程开设程序,彰显学校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要加强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要建立通识课程多元化信息反馈系统。不仅全程追踪学生本科4年的通识课程学习,而且应建立期中反馈式评价、期末总结式评价等多元化信息反馈系统。

其实,通识教育课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文科类MIT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在其他高校里可能就是本科的专业课程。所以试图统一各个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不科学的。因为各校学生的需求和水平不一、办学特色有别、师资力量也差异较大,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这道理可以用在各个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和富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就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4):6-10.

〔4〕李楠,周建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147-151.

〔5〕王燕华.大学教学与通识教育述论: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5-87.

〔6〕庞国斌.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3-15.

〔7〕王霞.价值视角下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哥伦比亚大学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22-25.

〔8〕傅思雯.精粹本质主义的传承与延续: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J〕.高教探索,2007(5):71-74.

〔9〕浦家齐.求索通达之道:论通识教育的深度层面〔J〕.复旦教育论坛,2010(1):16-19.

〔10〕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周灵芝,马宝兰,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1〕唐春,夏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40-41.

〔12〕吴影,滕玉梅.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153-154.

(责任编辑 胡 椿)

Investigation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DONG Li1,YANG Ying2,SI Yun1,LIU Long1,ZHANG Jinmei1
(1.Library of Dali University,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2.Teaching Department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tent and obj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curriculum,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random design of curriculum and combination of courses;the simplicity of course content;the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the simplicity of assessment and the small scale of faculty team.For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from 5 aspect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faculty and curriculum management.

genera education;general elective courses;teaching;problem and solution

G642

A

1672-2345(2014)11-0083-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11.019

2014-06-03

2014-07-08

董莉,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