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祥,王 艳,刘晓康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昆明 650033;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
季羡林谈外语与翻译
宋剑祥1,王 艳1,刘晓康2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昆明 650033;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
简述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分析他非凡的外语学习与翻译实践,着重就他有关翻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翻译要忠实和尊重原作,翻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翻译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以及质量是翻译的核心追求等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季羡林先生;外语学习;翻译思想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他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今临清市)官庄。他7岁读小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入中学。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1934年毕业。1935年季羡林先生获公派赴德国留学。1941年他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他辗转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东方语言文学系工作。1956年季羡林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8年以后,他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国家级学会委员、研究会会长和多家刊物的主编等众多职务。
季羡林先生治学广博。他在佛教史研究、梵语、中印文化交流史、文艺理论、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都取得辉煌成就。作为一位语言学家,他长期从事梵文、佛教语言和中亚古代语言研究,勤奋求实,笔耕不辍,思考不止,著作与译作等身。季羡林先生的各类作品达1 200万字。仅汇编出版的24卷《季羡林文集》就包括中西文化、佛学、语言学、翻译作品和散文专集等。同时他还主编过多部大型丛书,成果卓著。季羡林先生享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东方学大师”和“国宝”等众多赞誉,有着不平凡的学者人生,是我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季羡林先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在个人的兴趣引导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他享受到了学习外语带来的快乐。中学时期,他的英语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正是得益于英语学习的缘故,中学毕业时,他进入了理想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大学时期的季羡林勤奋刻苦,外语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935年9月,季羡林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的交换研究生。这为他学习和使用多种外语创造了客观条件,他充分利用了留学德国的10年,更加刻苦和勤奋地学习。他先后学习和掌握了10多种外国语言。除汉语之外,季羡林先生还精通英语、德语、古印度的梵语、巴利语、吠陀语和吐火罗语等多种语言,同时还涉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等,能阅读法语和俄语书籍。精深而广泛的外语学习,为季羡林先生观察人类文化和从事跨文化交流与研究提供了一把独特的钥匙。他能用中文、英文和德文撰写学术著作,成为中国唯一,世界也不多见的通晓中亚古代语言——吐火罗语专家和研究界的大师。
对于如何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季羡林先生多次指出:第一,要尽快接触原文,不要让语法缠住手脚,语法在接触原文过程中逐步深化。第二,天资与勤奋都需要,而后者占绝大的比重。第三,不要妄想捷径,外语学习中没有什么“御道”。外语的掌握需要持续不断地应用和学习。他写道:“高卧不起,等天上落下馅儿饼儿来的人是绝对学不好外语的,别的东西也不会学好的”〔1〕3。对外语学习要学习到什么样的程度,季羡林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件苦乐相伴的事情。为了成为“外语的主人”,学习者除了个人的天资外,更多的就是要勤奋努力和应用实践。作为一位跨文化的学者,季羡林深知掌握外语对于治学和翻译的重要性。他曾把学外语的人比喻成一群鲤鱼,在外语的龙门下洑游。那些天资好,同时又肯学习的鲤鱼,经过艰苦的努力,认真钻研,锲而不舍,当有风吹雷动之日,一跃便过了龙门,从此成了“一条外语的龙”,成了“外语的主人”,外语就为他所用。因此,外语学习者在成为“外语的主人”之前,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持续不断地勤学,不懈地“洑游”,同时要抓住机会施展外语学习的能力,努力成为“一条外语的龙”。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都贯穿着翻译实践。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学习外语不是目的,是手段。在外语学习的早期,他就尝试着运用外语进行翻译。他从上高中时起,就开始尝试翻译一些欧美文学作品。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季羡林一边刻苦学习外语,一边积极尝试翻译,并发表了其中不少作品,如屠格涅夫的《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史密斯的《蔷薇》、杰克逊的《代替一篇春歌》等短篇,还有德莱塞的《旧世纪还在新的时候》、马奎斯的《守财奴自传序》以及荷尔德林的一些诗歌等译作。
季羡林先生一生有近70年的翻译经历,特别是留学回国以后,季羡林一直致力于德文、英文、古典梵文、巴利文以及吐火罗文等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大量的译作出版,为他赢得了翻译家的称号。他的翻译类作品主要有:德文版卡尔·马克思的《论印度》(1951)、德文《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印度《沙恭达罗》(1956)、印度名著《五卷书》(1959)、《优哩婆湿》(1962)、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80-1984)、印度黛维夫人的《家庭中的泰戈尔》(1985)。此外,他还有《从斯大林论语言学谈到“直译”和“意译”》(1951)、《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6)、《大唐西域记今译》(1984)等涉及语言与翻译研究的著作。
辉煌成就往往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在季羡林先生的翻译生涯中,不能回避的是“十年浩劫”期间他对印度古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实践。这几乎构成了季羡林先生这一时期的生活内容。经过他前后十年的呕心沥血,长达2万多颂、译文达9万多行、5 000余页、200多万字的巨著《罗摩衍那》(分7卷共8册)于1984年出版了。季羡林先生《罗摩衍那》的翻译和出版,不仅为中国翻译界树立了一座丰碑,而且也成为了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件空前的盛事。因为《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除印度语言外,真正的全译本,只有英文和中文两种〔2〕。1994年,《罗摩衍那》与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同列,获得中国第一届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季羡林先生说:“我一生治学虽多变化,总之是没有出语言、历史、宗教的大范围。可是,不管我变向何方,写散文、搞翻译则始终没变,可谓一以贯之了”〔3〕。1999年印度国家研究院授予季羡林先生名誉院士称号。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菲古拉骄傲地说:“季博士是我们第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9月26日向年逾95岁的季羡林先生颁发首次“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是对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和在翻译与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成就与杰出贡献的最高褒奖。
(一)翻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中,翻译的作用功不可没。季羡林先生在长期从事的中外文化活动与研究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翻译和交流。翻译在不同民族之间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中起着通其事、达其意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翻译,今天的中国社会与文化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人从事翻译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了记载。汉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末西风东渐,中国再次掀起翻译浪潮。翻译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文学观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翻译热潮不断出现。先进科技和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大量翻译,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季羡林先生指出:“自从人类有了语言,翻译便应运而生。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导力量。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能永盛不衰,就是因为,通过翻译外来典籍使旧文化中随时能注入新鲜血液。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翻译,世界一天也不能生存”〔1〕17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沟通交流的桥梁,翻译也随之更加活跃兴盛起来了。
(二)翻译需要忠实和尊重原作
翻译是一门学科,有自身的规律。季羡林先生认为翻译需要对原著的忠实和对原著者的尊重,一方面要尊重原语文化和原著者,另一方面对一些外来的理论要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他赞赏严复提出“信、达、雅”的三字标准。“我觉得关键就在于‘信’或不‘信’。首先要‘信’,要忠于原文,然后才谈‘达’和‘雅’。如果不‘信’,‘达’‘雅’都毫无意义”〔5〕23。探讨翻译问题,评论翻译作品,最重要的是看“信”还是不“信”,即是否对原著忠实和对原著者尊重。季羡林先生主张直译,比如在翻译《罗摩衍那》时,他准确地选择了译音,体现了直译忠实于原文的思想。但同时他也认为应该考虑文体,不只是简单地“信”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即在汉语习惯和文法许可范围之内,适当引入欧化句法,逐步丰富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认真负责,仔细推敲。他指出,欧洲在翻译理论上的变换和逐词对照等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因为他们是不同语系语言之间的翻译。
季羡林先生不赞成从第三种语言进行翻译,不提倡转译。他认为任何原著一经翻译,必然会走样。转译,读起来半明半白,似是而非,使人如坠云雾之中,让读者费解。对于把译者的姓名位置过于彰显于著者姓名的做法,季羡林先生批评这种现象是一种变态心理的作祟。翻译是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译者的任务是殚精竭虑,把原著的形与神尽可能真实地转达给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民族或人民,使他们大体上能够领略到原著的真实面貌。
(三)翻译实践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季羡林先生的翻译活动常常与其学术研究相伴随,其中与历史、文化、语言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最为密切。出自对cini一词的考证,季羡林先生证实了中国曾把制糖术传给印度的史实。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活动与学术研究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翻译《罗摩衍那》时,季羡林先生经过一番研究,最后决定采用民歌体。翻译过程中,他也是译了又改,改后又译,不断琢磨,不断推敲和考证。对一些不正确的记载和论述,他会从研究的角度予以有理有据的辩驳和纠正,从而澄清历史上或知识上的误解。可见,翻译除了需要有高昂的热情,扎实的语言功底,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之外,还需要将翻译工作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融入到相关文化与科技等不同的学科之中,翻译才能更好地体现对原著的“信、达、雅”。可见,季羡林先生既继承发展了严复的三字标准,也丰富了三字标准的内涵〔6〕。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汉语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翻译是一门模糊艺术。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象。每个读者都有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审美力的自由。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成分。原文越是模糊朦胧,译文越可能丰富多彩。即“一千个译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季羡林先生认为,词汇有三种意义的表达功能——表示、指示和暗示。当表示和指示功能耗尽了表达能力之后,暗示功能发挥作用。这种暗示即所谓的“韵”,特别是文学翻译,“神韵”就是诗的灵魂。
(四)翻译需要注重跨文化交际
翻译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问题。基于自己的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季羡林先生认为东、西方的文化各有优势,但最终要向东方文化中心转移。西方文化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而对细节之间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东方文化从整体着眼,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着眼,更合乎辩证法的精神。文化中心的转移必将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使翻译理论研究少一些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多一些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从精细的翻译研究转向整体的和综合的东方文化之路,会使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是一个翻译大国。季羡林先生指出,翻译给中国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水。“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7〕。他认为,弘扬中华文化,要面向国内和国外弘扬,二者不能偏废。当年鲁迅提倡“拿来主义”,呼吁输入西方的科技文化,以振兴中华。到了今天,季羡林先生呼吁,当今中国翻译既要“拿来”,也要“送去”。文化交流需要往来,也需要互助。要以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动,去济西方“征服自然”所产生的弊端,即“东西文化互补”〔8〕。这不仅表达了对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积极反拨,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民族自信心。
(五)质量是翻译的核心追求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翻译质量下降,乃至出现了翻译危机,主要与译者、出版机构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他提出,要直面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切实的举措去提高翻译质量。
1.要直面翻译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堪称世界第一翻译大国,但却称不上是“翻译强国”。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和多届“国家图书奖”文学组的评委之一,季羡林先生深感还存在着粗制滥造低劣之作。翻译质量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他指出,一些初译者,缺乏翻译经验;一些翻译者则由于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修炼,翻译难免会“变味”;少数译者为了个人利益,对翻译什么,如何翻译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有报酬就行;一些译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故意曲解或恶意更改原文,把原本是高品位的原著改译成低级趣味的东西,以求销售数量;少数译者不负责任,只求数量而不讲质量,胡乱翻译,丧失了根本的翻译职业道德。出版编辑方面,为争取第一时间上市,编辑审校、加工润色的时间减少了。译者的参与不见了,序跋少了,脚注没了。翻译质量问题,与中国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拜金主义和剽窃抄袭之风屡禁不止等问题不无关系。翻译质量低劣影响了读者的实际利益,败坏了翻译作品本身的声誉和翻译界的名誉,降低了社会的文化品位。这些都是翻译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2.提高翻译质量需要有切实的举施
第一,要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加,各种高素质的翻译人才供不应求。针对我国翻译人才素质不容乐观的现实,季羡林先生认为,着重从几方面来完善翻译人才素质培养机制。其一,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各种外语翻译实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翻译技能,并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二,要改进外语教学培养方式,加大翻译师资力量的投入。要引导以文学、语言学为主的传统外语教学向与法律、科技、经济等专业英语方向拓展,有计划地为翻译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其三,要开设行业或专用外语等课程,扩展翻译人员的知识面,培养“外语+方向”或“一专多能”的翻译人才。其四,要建立翻译资质准入制度,培养职业翻译家。翻译应成为一个社会需要和受人尊重的职业。要实行翻译人员的资质认证和持证上岗,提高翻译行业的整体素质。
第二,要不断提升译者的语言基本功。首先,译者需要熟练地掌握外语。其次是要提高翻译质量,译者就必须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季羡林先生说:“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9〕。翻译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并非机械的一字一句的语言拼凑,而是一种基于原文的再创造。创作难,翻译更难。翻译要融合源语言的使用方法,又要顾及目标语言的规范,更要表达原文的内容和精神,决不是简简单单的外语好就能做得好的。季羡林先生强调,做好翻译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除了不断提高母语和外语水平,还要注意不断吸收和丰富多种基础知识。要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外交、科学和风俗等方面有较多的了解。知识愈丰富,对原文内容了解得愈多,对原文的理解才愈深刻,译文表达也才可能愈完美。
第三,要加强译者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季羡林先生认为,译者除了具备过硬的外语水平和宽深结合的知识面外,还有道德和态度问题。翻译道德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译者职业道德是提高翻译质量的保证。季羡林先生利用各种机会倡议重视翻译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翻译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感及道德责任感;明确“该译什么,我能译什么”;树立法治观念和版权意识,既尊重他人的劳动和版权,也要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在季羡林先生看来,对原文不负责任,怎么能对读者负责任呢?把别人的东西都介绍错了,这怎么交流?中国翻译协会制定的《翻译服务道德规范》和《翻译服务诚信公约》令人欣喜。如译者须征得作者同意才能翻译;译者要量力而行,谢绝不能胜任的翻译任务;翻译时要注意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差异,要尊重所译作品的原著和原作者,不歪曲、不断章取义或篡改原文等。季羡林先生强调翻译态度问题时指出,译者的“工作态度,不是天赋问题,而是认识问题”〔5〕24。可见译者需要不断地加强个人的学习和提高。
第四,要强化出版部门的文化管理。季羡林先生认为,出版部门应坚持职业道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为社会提供负责任的、高质量的译品。如果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放松译文质量把关,对一些热门作品仓促翻译、抢译,那么翻译质量就会难以保证。他强调,出版社需要加强外文编辑工作,严格翻译质量检查制度。“精神产品不能全部交由市场去调节,像某些有很高学术或艺术价值的,或者是填补空白的,就需要通过规划给予必要的扶持;对于那些低水平重复出版的译作,也要通过规划加以限制,力求实现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真实繁荣”〔10〕。季羡林先生曾呼吁建立制约劣质译作出版的有效机制和相应的法规;要提高优质译文的稿酬,实行优稿优酬;要通过翻译打假,规范管理,共创翻译繁荣有序的新局面。他还建议设立“国家翻译奖”,以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要充分发挥翻译批评的反拨作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当今,翻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上管理又跟不上,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翻译质量问题。“翻译没有人监督。长此以往,译本将每况愈下”〔11〕。季羡林先生认为,翻译批评是对译者翻译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他指出,要充分发挥翻译批评的反拨作用。翻译批评有利于纠正译作中出现的错误,改进不足,有助于克服翻译界存在的滥译、乱译等问题,对繁荣我国翻译事业,对提高译文的质量有着现实的积极作用。对不好的翻译风气,不健康的翻译道德,要开展翻译批评,季羡林先生反对吹捧,提倡言之有据,以理服人。翻译批评是要让优秀译作得到应有的彰显,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低劣的译作受到谴责,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翻译水平和质量。
〔1〕季羡林.读书有用〔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2〕王邦维.梵学、印度学、东方学与中国文化研究:季羡林先生的治学范围和路径〔J〕.中国文化研究,2010(1):18-24.
〔3〕季羡林.季羡林谈写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129.
〔4〕王秉钦.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J〕.中国外语,2009,6 (5):89-92.
〔5〕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6〕肖志清,谢少华.季羡林的翻译观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102-107.
〔7〕李景端.季羡林的翻译情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1-03(7).
〔8〕季羡林.季羡林珍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07.
〔9〕季羡林.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668.
〔10〕李景端.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N〕.光明日报,2005-02-17(2).
〔11〕季羡林.吁请全体翻译工作者关心翻译质量〔J〕.中国翻译,1994(4):4.
(责任编辑 党红梅)
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by Mr.JI Xianlin
SONG Jianxiang1,WANG Yan1,LIU Xiaokang2
(1.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Kunming 650033,China;2.College of Busines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6,China)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life of Mr.JI Xianlin as a famous contemporary scholar in China,it analyses hi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and mainly explores his thoughts of translation as translation boost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translation being fidelity and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works,translation theory research guiding its practice,translation focusing on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and quality being the core of translation work.
Mr.JI Xianlin;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thought of translation
H059:K82
A
1672-2345(2014)01-0032-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07
2013-07-11
2013-10-05
宋剑祥,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阅读辅导和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