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特征的辩证分析与科学开发

2014-03-21 15:36杨砚池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消费性通用性专用性

杨砚池

(大理市银桥镇人民政府,云南大理 671003)

人力资本特征的辩证分析与科学开发

杨砚池

(大理市银桥镇人民政府,云南大理 671003)

人力资本是有别于物质资本的特殊资本,运用辩证法分析其特征有利于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并实现科学开发。人力资本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开发动机与被开发者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要求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时间性与空间性的辩证统一要求人力资本自由、有序、合理流动,实现“人尽其才”;生产性与消费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在满足消费需要基础上发挥生产性;时效性与可再生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本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专用性与通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本;属性分析;开发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20世纪中期概括和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体系以后,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在20世纪中后期把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模式之中,并提出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1〕。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管理、利用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大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与之相对立的另一方面的特征,没有把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分析。实际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资本,具有物质资本难以比拟的特征。运用辩证法分析其特征有助于全面深化对人力资本内涵的认识,进而对人力资本的科学开发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人)不可分离,这是人力资本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资本最根本的特性〔2〕。人力资本由其载体来直接控制,人力资本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由其自己的大脑控制,受到自身素质、能力和态度影响,人力资本使用价值主要由自己决定〔3〕。所有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都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人的身体及生命状况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状况。人力资本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有机地融为一体,要求在人力资本的开发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工作环境、健康风险、劳动强度等因素,保证人力资本的生物性不受到伤害。人力资本的载体——人本身既是一个生产活动的要素,又是社会生产活动所要满足的具有社会意识、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对象,还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4〕。作为人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直接受到人的思想道德、情绪、心态、性格兴趣、风俗习惯、制度环境的影响〔5〕。人力资本承载者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约束下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个体的存在、生存和发展依赖外部自然形成的和被强加的各种“关系”〔6〕。人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蕴涵着社会属性,通过社会集体性的或强制性的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信仰、组织的团体力量等作用于个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总之,人力资本以富有生物属性的人作为存在的载体,以社会属性作为发展的前提,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人力资本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通过生理需求方面的消费与投资来满足生物属性的要求,为社会属性的发挥提供坚实的载体基础,而且还要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营造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属性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开发具有主观能动性。被开发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能对自身行为作出选择,能主动积极地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对外部世界有清晰的认识与准确的评价。如果无视被开发者的人性,忽视被开发者的自身需要,就无法调动被开发者在人力资本开发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当人力资本投资开发的动机与被开发者的需要相一致时,所进行的人力资本开发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数量和质量

人力资本是指有助于财富创造和价值增长的人的健康、体力、经验、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等精神存量的总称〔7〕。显然,人力资本具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口数量的多少是构成人力资本总量的重要基础,而质量的优劣则是决定人力资本寡富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一些数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本的某些质量。例如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高素质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越低,说明其人力资本的总体质量不高;残疾率、患病率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的总体质量成反相关关系。在许多情况下,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能够弥补、减少对人力资本数量的需求,而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很难满足或替代对人力资本的质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之,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共同辩证地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存量。

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力资本的开发不仅如西奥多·W·舒尔茨倡导的通过医疗保健、在职人员培训、学校教育、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等方面的投资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8〕,而且还要在人力资本数量方面进行开发,通过政策引导、福利调节等措施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与和谐的数量结构,促使人力资本开发达到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人口增长过快,会使大量的人力资本出现闲置而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平均水平,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甚至造成人力资本的相对不足。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9〕。

三、时间性与空间性

与物质资本相比较,人力资本是一种独特的时空概念。在时间维度上人力资本的形成、开发、使用都要受到自然时间和生命周期的制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其回报要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够显现出来〔10〕;另一方面,如果人力资本没有有效地被利用,就会随着自然时间的单向不可逆性运动引起人力资本在时间维度上不可弥补的闲置和浪费,或者某些能力因未被利用而不断衰退造成人力资本质量的下降。在空间维度上,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且与物质资本的移动相比,人力资本的流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人力资本承载者的流动可以促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之间的组合不断优化,使潜在的经济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11〕。人力资本承载者在时间上的自我丰富性和空间上的自主流动性促使人力资本成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具有积极性、活跃性和主导地位的能动性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本的开发中必须充分结合时间性与空间性的辩证统一特征,积极地促使人力资本在时间上不断增值和在空间上有效流动,发挥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性”作用。不断完善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机制,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政策,使人力资本分布与各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相适应,有效避免人力资本地区供求不对称性失业。人口的流动应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用人单位和市场“双向”选择机制,促进人力资本自由、有序、合理流动,将人力资本配置到适当的地方,实现“人尽其才”。

四、生产性与消费性

一方面,人力资本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另一方面,如果把人力资本同生产孤立起来进行分析则表现出很强的消费性。仅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人力资本则很容易区分它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认为,“从原则上看,子女的净成本不难计算,它等于预期支出的当前价值加上父母劳务的估计价值,再减去预期货币收益的当前价值及子女劳务的估计价值。如果净成本为正,则子女总体来说是一项消费品,也就有必要假定可以从中得到心理收入和效用,如果净成本为负,则子女是一项生产品,从中可以得到货币收入”〔12〕。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对生育的经济分析来认识子女的生产性与消费性。对于任何一个人力资本的载体都可以通过对其行为的成本——收益均衡分析来认识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但是,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与消费性又不同于其他资本。人力资本的生产性随着其载体的年龄阶段、健康状况、技能水平、智能高低、环境条件的不同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和一定的变化规律。人力资本的消费性贯穿着承载者生命历程的始终,当人力资本的载体未涉足生产领域没有发挥生产性的时候,消费性仍然发挥作用。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与消费性的辩证关系在其载体的生命历程中大体表现出如下的运动轨迹:在进入生产领域之前,消费性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生产领域之后,生产性占据主导地位;在退出生产领域之后,消费性又占据主导地位直至生命终结。

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与消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转化。消费性的营养和健康的投资可以减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而节约医疗成本,减少劳动力中很大一部分体质虚弱者引起的损失,增加劳动力的精力、忍耐力、判断力、学习能力和延长工作年限,转化为更多的生产性〔13〕。这要求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生产性与消费性的辩证统一特征,在人力资本的早期阶段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增强其生产性奠定基础;在人力资本的使用期间通过流动、就业等方式创造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的平台,促使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医疗健康保健、社会福利、退休养老等制度,有效满足人力资本的消费性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五、时效性与可再生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力资本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需求不同而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前工业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体能方面;工业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知识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智能方面。从人力资本的载体来看,人是生物有机体,人力资本的形成、开发、使用要受人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制约,能够从事有效劳动的时间仅仅是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且劳动能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自然时间的一维不可逆性运动也使人力资本的时效损失具有不可弥补性,促使人力资本表现出极强的时效性。与时效性相对应的是人力资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可再生性。从人口的总体看,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代际间的交替接续超越个体生命周期的制约,实现人力资本在时间上源源不断的供给来满足社会需求。人力资本承载者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许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连续性、可保持性和耐用性,促使人力资本具有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特征,表现出很强的可再生性。时效性与可再生性的辩证统一特征也体现在人力资本在特定时间内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持久的,特别是历史人文传统、长期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可以被后人学习和继承。

时效性特征要求人力资本开发以“使用为本”。在快速变革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必须及时使用人才,否则不仅会造成人才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增加人才的贬值;对人才本身而言,“有而未用”,不能及时地创造价值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14〕。人力资本的时效性与可再生性的辩证统一特征要求一方面要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本,避免人力资本闲置引起的时效损失;另一方面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指导人力资本的开发,促使人力资本的效用薪火相传地持续下去,不断推动历史的进程。

六、专用性与通用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是指员工具有的某种与特定企业相关的专门技术、工作技巧或特定信息,而且不能在其他企业中发挥效益。人力资本专用性本身来说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于人力资本的通用性而言的,应该说人力资本既包括专用性也包括通用性,是通用性与专用性的有机结合〔15〕。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分工的不断发展促使人力资本承载者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用性。分工对于社会的进步而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发展,并不断改进人类的生活状况〔16〕。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17〕。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社会的分工将会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将会进一步强化,高精专的人才越来越多,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越来越少。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劳动对人的分割、肢解和奴役,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了限制〔18〕。但是,人力资本的专用化趋势无法抹杀其通用性特征。一个人拥有的专业才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世界观,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与所涉及的环境,不断表现为人力资本的专业性对通用性的渗透。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专用性与通用性的辩证统一特征在所需才能的培训上表现为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辩证统一关系。完全一般培训提高了受训者的边际生产力,这对提供培训的企业与其他企业都是完全一样的。完全特殊培训可以定义为把受训者用于其他企业而对生产率没有影响的培训,许多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特殊培训又不是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统一〔19〕。由此可见,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既具有专用性又要具有通用性,是专用性与通用性的辩证统一体。

专用性与通用性的辩证统一特征决定人力资本开发不仅要求承载者培养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实践操作等能力,还需要注重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推动分工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快速进步;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专业间交叉、衔接、渗透、融合的桥梁,有利于人力资本专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1〕陈丽.卢卡斯-舒尔茨型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的缺陷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5):40-42.

〔2〕王旭辉,王旭升.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异同探析〔J〕.理论界,2009(10):45-46.

〔3〕刘玉勋.基于资本二维属性的人力资本研究〔J〕.企业经济,2012(11):44-47.

〔4〕刘英群.发展经济学中三个经典人口转移模型评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19-23.

〔5〕付丽欣.谈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53.

〔6〕雷信来.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视角论个体依附性〔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7):29-32.

〔7〕赵世君,李博.人力资本特征与产权激励〔J〕.国际商务研究,2007(2):10-15.

〔8〕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13.

〔9〕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6):84-87.

〔10〕刘润秋,赵雁名.人力资本投资悖论与适度人力资本投资〔J〕.经济体制改革,2011(1):45-49.

〔11〕马晓敏.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质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4):123-125.

〔12〕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14.

〔1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35-338.

〔14〕李玲.试论人才资源的“以用为本”〔J〕.人才开发,2010(10):53-56.

〔15〕王磊.人力资本专用性特征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376-377.

〔16〕张薇.分工是人类历史演进的一把“双刃剑”:《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解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2,3(5):22-24.

〔1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

〔18〕王虎学,万资姿.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双重逻辑〔J〕.学术研究,2012(6):23-27.

〔19〕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8-19.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Capital

YANG Yanchi
(People's Government of Yinqiao Town,Dali,Yunnan 671003,China)

Human capital is a kind of special capita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material capital.Using dialectics to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is conductive to developing it scientifically.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biological and social properties requires the uniformity of development purpose and developers'subjective initiatives;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quantity attributes and quality attributes requires a control over pop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eople;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time and space quality requires free,orderly and reasonable flow and dis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so that everybody can fully display his talents;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production and consummation properties requires full play of its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people;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timely and renewable characteristics requires full and effective use of present human capital to pus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between its exclusive and universal qualities requires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human capital;attributive analysis;development

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4)01-0027-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06

2013-01-10

2013-03-19

杨砚池,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 杨朝霞)

猜你喜欢
消费性通用性专用性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基于元模型的通用性列控仿真平台基础环境研究
抛丸机吊具的通用性设计以及抛丸器的布置
提升电网企业制度通用性的应用研究——以“1 + 2 + 3”闭环管理机制构建精益高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高性能扁丝技术及市场的最新进展
公司治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
台达于2014 CES展览推出最新智能绿生活应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