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

2014-03-21 07:36
关键词:同胞两岸关系和平

刘 舸

(1.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2.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

外溢 (Spillover)理论最初是西方学者在研究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提出来的。英国传统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戴维·米特兰尼 (David Mitrany)在1943年最早提出: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政治因素和技术因素可以区分开来,行为体 (actors)间经济或技术等功能性领域可以避开政治领域;行为体在某一功能性领域的合作,将会推动彼此态度的改变,使合作的意向从一个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进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更深入的合作。[1]20世纪50年代末,新功能主义对该理论做出修正,其代表人物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认为,政治因素与功能性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既可以适度分离,又有内在的联系,正是经济或技术等功能性领域和政治性领域的相对可分性构成了外溢理论的基础,因此主张行为体首先要把注意力的焦点从分裂性的政治问题转移到较少争议性的功能性问题,藉由协商与合作促进共同价值的实现或解决彼此间共同关注的问题,最后进入政治领域的一体化。[2]两岸经济合作3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外溢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性,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外溢出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政治效应

两岸政治关系一直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敏感领域。1987年台湾当局虽然开放了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并默认了两岸经贸往来,但在政治领域却坚持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 “三不政策”。然而,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在政治领域也不得不开展合作以便解决在经济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1990年台湾当局调整了 “三不政策”,并于同年11月21日成立了官方授权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或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为了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大陆也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简称海协会),并授权海协会代表大陆官方与海基会接触商谈。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以 “台独”分裂活动阻止了海基会与海协会的接触与商谈,但其违背两岸主流民意的倒行逆施不仅未能阻止两岸政治互动,反而使两岸同胞更加看清楚了两岸经济关系健康发展对两岸良性政治互动的现实需要,正是这个需要拉动了两岸经济合作外溢政治效应的产生。

一是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国共双方达成反对 “台独”、坚持 “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立场。1992年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 (简称两会)达成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达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为两岸协商奠定了政治基础。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肆意否定 “九二共识”,致使两会商谈中断九年。2005年4月国共两党开启党际交流,双方就反对 “台独”、坚持 “九二共识”达成一致。此后,国共两党继续紧密配合,不断巩固两岸政治互信。2008年5月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马英九抛弃李登辉、陈水扁的 “台独”分裂路线,认同“九二共识”,强调 “两岸是非国与国关系”“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 “炎黄子孙”。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纪念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讲话中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3]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表示,我们将保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连战也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不应也不会逆转的正确道路,现阶段两岸关系来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点上加以深化;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从而形成 “一中架构”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九二共识”是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必须加以维护。[4]2013年6月13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再次强调,增进互信,核心就是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吴伯雄则表示,坚持 “九二共识”、反对 “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 “国与国”的关系。[5]2013年11月1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第19届中央评议委员第一次会议上再次明确表示,两岸不是 “国与国关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特殊的关系。不论在台湾还是国际上,都不会推动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或 “台湾独立”。[6]所有这些,彰显了两岸对 “九二共识”的坚持和政治互信的巩固。基于政治互信,两会商谈终于在2008年6月恢复,推动两岸政治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二是两岸党际交流机制化不断深入。李登辉、陈水扁的 “台独”分裂路线,不仅制造了两岸关系中的紧张气氛,而且严重干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损害了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经济利益。在此背景下,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会谈后共同发表了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 “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的主张。此后,国共两党高层领导人每年会晤成为 “惯例”,两党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也成为常态。两岸党际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政治事项,也是两岸经贸合作外溢出的重要政治效应,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2013年2月和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分别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吴伯雄,这是大陆 “两会”换届之后,中国共产党新任领导人首次与中国国民党高层的互动,继续传承了两岸党际交流机制。两岸党际交流机制化不断深入,将从制度层面有力保障两岸党际交流的平稳发展,增进国共两党乃至拉动两岸更多政党间的政治互信和共识凝聚,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稳步发展。

三是两岸经济关系也步入制度化轨道。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也是两岸政治博弈、政治互动的结果。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的萌芽可以溯至两岸打破隔绝之初为便利人员往来与经贸交流而出台的事务性管理办法,比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的 《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和台湾当局1987年7月宣布的首批开放29项大陆农工原料间接进口管理措施等。1993年4月,首次 “汪辜会谈”签署的四项协议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的正式开始。2008年6月两会在 “九二共识”基础上重新恢复协商谈判以来,陈云林会长和江丙坤董事长先后举行8次会谈,达成诸多共识,签署18项协议,解决了一系列两岸同胞关心的经济、社会、民生问题,深化了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安排。特别是2010年6月两会签署的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拉动政治关系发展新阶段的开始。2013年6月21日新任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新任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又在上海举行第九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双方签署了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继承了两会协商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发展。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文化效应

随着两岸经济关系逐渐步入制度化轨道,文化共识越来越成为决定两岸关系平稳发展的深层心理因素。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制度都不是既定的,而是人为创造的结果;制度本身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共识凝聚的进化过程。人们在创制过程中,共享知识、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是最深层次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两岸经济合作能够在政治阻隔下迅速扩展,主要是得益于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基本价值观相通。两岸经济合作,无论是共识凝聚,还是立场协调与沟通磨合,往往是通过两岸同胞在亲情、友情和乡情的基础上,在一种近乎 “一切都在不言中”的方式中进行的,反映了两岸同胞共享文化价值观念对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所产生的巨大心理动力效应。[7]30多年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文化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两岸执政双方对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高度共识,越来越重视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提出了新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六点意见”,其中第三点即 “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第一次具体而明确地对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发出呼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 ‘台独’意识。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尤其要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蓬勃活力。我们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3]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在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指出:“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吴伯雄则表示:“发扬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责任,双方应该以此为基础,在教育、学术、科技、体育、艺术、青少年等各领域,推进交流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两岸各界可就协商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展开探讨,建立共识。”[8]2010年7月12日,胡锦涛会见吴伯雄时又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2010年10月10日,马英九也公开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分享与传承共同的血缘、语文、历史和文化。[9]82011年1月1日马英九发表元旦祝词表示:“两岸炎黄子孙应该透过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引导下,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康庄道路。”[10]很显然,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视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两岸执政双方的重要共识。

二是两岸同属一个民族、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凝聚。海峡两岸曾经的隔绝状态使台湾文化在与欧美文化交往中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迁,再加上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推行 “去中国化”政策,使岛内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一个中国这个本不该成为问题的政治文化认同出现错乱。特别是在岛内选举政治、选举文化、选举利益高于一切的特殊背景下,公开敢于认同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华民族、一个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弱,而强调所谓 “台湾主体性”“台湾主权”“台湾前途的自由选择权”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11]岛内这种政治文化氛围如果得不到实质性扭转,不仅不利于两岸破解政治难题,也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此,近年来两岸执政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一方面以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文化夏令营、文化寻根和祭祖等活动。马英九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带领官员在台北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的 “慎终追远”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另一方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契机,增强两岸人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讲话中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有责任把它维护好、建设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奋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3]之后,马英九也明确宣示要 “振兴中华”。两岸领导人的宣示既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更是凝聚两岸同胞共识的纽带。台湾岛内民众以理性、务实、客观的态度接近大陆、了解大陆的舆论氛围逐渐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进一步巩固。根据台湾 《中国时报》2010年12月民调显示,高达67%的民众认为 “两岸关系变好”;同期台湾 《远见》杂志民调显示,超过53%的民众认为民进党有必要调整两岸政策; “陆委会”民调显示,超过72%的民众支持两岸通过制度化协商的方式处理两岸交流问题,超过73%的民众认同制度化协商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9]6

三是两岸文教交流不断深化。首先,两岸建立起文教交流磋商机制。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两岸文教主管部门第一次直接商谈并达成6个方面共29项 “共同建议”,启动两岸官方直接的文教磋商机制。其次,近年来大陆文教界人士入岛交流活跃,一些以往只能在大陆举办的活动也开始在岛内举行,出席活动的人员层级也不断提高。比如2009年3月,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首度在台湾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同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台湾举行,时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的叶小文参加;同年7月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杨毅则带队入岛进行新闻交流;11月大陆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率文化教育交流团赴台。再次,两岸文教交流领域不断扩展,在两岸分别举行的书画名家精品展、文博会、艺术论坛、文物交流展、图书交易会、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常年不断;2012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高层管理者互访;同年7月两岸文字专家着手共同编纂中华文化大辞典,8月对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的 《两岸常用词典》出版发行。最后,大陆学历认证和陆生赴台也不断发展。2011年2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首次发布了台湾高等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公告,并承认了大陆41所高校的学历。2011年大陆赴台就读实际注册的学生有920多人,2012年为985人,2013年为1890多人[12]。截止2013年5月,台湾承认学历的大陆高校已达到247所,其中专科学校191所,本科院校56所。[13]

四是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断发展。2008年马英九执政不久,即于11月27日上午召开的第五届台湾文化总会上提出将深耕本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放弃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的 “文化台独”政策,加强与大陆文化交流,并通过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拉动台湾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七点建议[14]。此后,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断加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召开了城市电视台发展合作论坛,漳州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年代电视台签订了进一步加强交流的协议。2013年12月11日,首届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论坛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邀请大陆上百位有实力的企业家参加,旨在透过论坛与台湾产业对接,从而建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资源互补。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词,希望与会代表深度研讨,贡献经验和智慧,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作出贡献。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而是在诸如民族共同语言、文学、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上广泛辐射两岸民众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对于凝聚两岸民族共识、文化共识、政治共识都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三、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社会效应

两岸经济关系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大陆海关统计,1978年两岸贸易额仅有4650万美元;2003年两岸贸易额达到583.67亿美元,大陆首次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2012年两岸贸易额已达到2057.42亿美元。[15]截止到2013年10月底,两岸贸易额已超过1642.8亿美元,同比上升21.1%。[16]近年来两岸经济关系在传统的货物贸易和台湾对大陆单向投资基础上,两岸服务贸易、金融合作、双向投资也发展起来。从2009年6月台湾当局首次开放陆资赴台开始到2013年10月底,台湾累计核准大陆赴台投资项目455件,投资金额累计8.5亿美元。[17]两岸每年巨大的财富流动不可避免地拉动了两岸人员往来,近年来更是外溢出两岸人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社会交流效应。

一是海峡论坛。首届海峡论坛于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省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地隆重举行,是在已举办三届的 “海西论坛”基础上根据两岸同胞交流交往需要不断提升而更名扩展而来。原 “海西论坛”是以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为主体、向东辐射台澎金马、向南北贯通珠三角和长三角、向西连接江西省的广大经济地理区域为腹地,以构建区域内居民共同生活家园为宗旨的信息交流平台。首届 “海西论坛”于2006年9月7日在厦门举行,2009年更名扩展为海峡论坛以来,成为每年吸引两岸同胞近万人参加的影响深远、涵盖面极为广泛的大型民间交流交往平台。第五届海峡论坛于2013年6月15日至21日在厦门、漳州、福州、泉州、南平和平潭等地举行,共有台湾22个县市、37家主办单位、30多个界别代表和基层民众近万人出席,活动主题包括海峡职工论坛、海峡青年论坛、海峡妇女论坛、闽台宗亲族谱对接、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两岸社会公益交流系列活动、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海峡两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动周、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两岸乡镇对接系列活动以及海峡金融论坛和物流论坛等共计27个,论坛总共发布31项惠民政策,对于推动两岸同胞的交流融合,凝聚共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评论第五届海峡论坛时指出,海峡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始终保持草根性、民间性、广泛性的鲜明特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交流内涵、提升合作水平,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18]

二是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根据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达成的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而设立的两岸官导民办的定期沟通平台,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共同磋商解决两岸民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2006年4月和10月,两岸先后举办了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分别宣布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以及扩大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农民的20项政策措施;从2007年开始,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统一命名为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于同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出台台湾地区高校来大陆招生、增加3个台胞落地口岸签注点、向台湾居民开放15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等13项政策措施;2008年12月,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大陆方面出台鼓励和扶持台资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两岸双向投资、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等10项政策措施;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提出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新闻交流等6项共同建议;2010年7月,第六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提出涵盖促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新能源合作、文化教育交流等诸多领域的22项共同建议;2011年5月,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提出了包括经济、文教、青年交流、核能安全等19条共同建议;2012年7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首次就两岸关系发展进行了总体和全面研讨,提出17项共同建议;2013年10月,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南宁市举行,提出推进ECFA后续协议商谈和落实、加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实施、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农业合作与科技合作等19项共同建议。迄今为止,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已先后提出141项共同建议或政策措施,多数已被两岸执政双方所接纳落实,为便利两岸人民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与制度支持。

三是两岸和平论坛。两岸和平论坛是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21世纪基金会等十几家两岸民间组织和学术机构共同发起的。2013年10月首届两岸民间和平论坛在上海开幕,就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共同签署并发表了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在涉外事务中相互扶持、寻求海洋事务合作、发展两岸经贸合作及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这不仅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主流民意认同,而且彰显了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四是其他两岸民间交流平台与两岸旅游观光。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还有大量不同界别、不同领域和不同团体组织安排的基层交流交往活动。比如近年来两岸市县乡镇之间工会、农会、渔会、水利会、妇女、青年等基层民众的交流合作也迅速兴起,彼此签署了数百项交流合作协议,形成了两岸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交往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态势。1987年台湾同胞来大陆46 679人次,大陆同胞去台湾寥寥无几;1988年台湾同胞来大陆446 000人次,大陆同胞去台湾仅有8545人次;而在2012年台湾同胞来大陆已达5 340 194人次,比1988年增长近11倍,年均增幅43.8%;大陆同胞去台湾2 630 212人次,比1988年增长300多倍,年均增幅127.8%。[19]在两岸业界的共同努力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两岸旅游业已形成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和互为重要客源市场的大格局。自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两岸双向旅游交流人数从2008年的470万人次,增至2012年的792万人次,年均增幅14%。在赴大陆旅游的台湾游客人数增幅缓慢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人数却从2008年的5.5万人次,快速增至2012年的197万人次,年均增长105%[20],旅游业日益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的主渠道。两岸同胞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交往为两岸同胞加深理解、凝聚共识提供了机会,思想观念上的交流、交锋、交融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是交流还是交锋,都会生发两岸同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从最根本上凝聚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奠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

总而言之,三十多年两岸经济关系的良性发展得益于两岸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支持,反过来也对两岸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产生良性效果,这便是三十多年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两岸经济合作及其外溢政治、文化、社会效应承载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具体历史性,并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现实基础。

[1] David Mitrany.A Working Peace System: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M].M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4:2-8.

[2] Ernst Haas.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23,48,49-50.

[3] 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EB/OL].(2008-12-31)[2013-12-27].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31/content_10586495_2.htm.

[4] 李寒芳.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EB/OL].(2013-02-25)[2013-12-27].http://www.gov.cn/ldhd/2013-02/25/content_2339371.htm.

[5] 张勇.习近平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及访问团成员[EB/OL].(2013-6-13)[2013-12-27].http://www.gov.cn/ldhd/2013-06/13/content_2425558.htm.

[6] 马英九.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EB/OL].(2013-1-11)[2013-12-27].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3- 11/11/c_118096061.htm.

[7] 刘舸.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内涵及其成长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8(1):68:67-70.

[8] 陈键兴,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EB/OL].(2009-5-26)[2013-12-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5/26/content_11438557_1.htm.

[9] 周志怀.台湾2010[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0] 马英九.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辛亥100年元旦祝词[EB/OL].(2011-1-2)[2013-12-27].http://www.huaxia.com/xw/twxw/2011/01/2241070.html.

[11] 余克礼.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须正视台湾认同危机[J].统一论坛,2011,(2):17-19.

[12] 任敏.台湾高校大陆招生三年未招满[EB/OL].(2013-10-15)[2013-12-27].http://news.sina.com.cn/c/2013-10-15/031028433260.shtml.

[13] 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2013年台湾地区采认大陆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名单[EB/OL].(2013-5)[2013-12-27].http://hxla.gatzs.com.cn/hxla/zcydt/201305/20130503/419570914.html.

[14] 董晓.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通过“共同建议”[EB/OL].(2009-7-12)[2013-12-27].http://news.xinhuanet.com/tw/2009-07/12/content_11696299_1.htm.

[15] 周志怀.台湾201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520.

[16] 石龙洪.2013年前10月两岸贸易逾1642亿美元[EB/OL].(2013-12-4)[2013-12-27].http://news.163.com/13/1204/16/9F9122II00014JB6.html.

[17] 王建民.两岸贸易与投资格局出现新变化[EB/OL].(2013-12-16)[2013-12-27].http://www.huaxia.com/thpl/djpl/2013/12/3663790.html.

[18] 刘融.俞正声出席海峡论坛大会 强调反“台独”促两岸共建美好家园[EB/OL].(2013-6-16)[2013-12-27].http://tw.people.com.cn/n/2013/0616/c14657-21852733.html.

[19]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统计一览表[EB/OL].(2013-5-30)[2013-12-27].http://www.gwytb.gov.cn/lajlwl/rywltj/201101/t20110120_1715616.htm.

[20] 冽玮,陈立宇.今年前8月赴大陆台湾游客339万人次 同比下降5.4%[EB/OL].(2013-10-18)[2013-12-27].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10-18/5399411.shtml.

猜你喜欢
同胞两岸关系和平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博弈·和平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期盼和平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