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燕
(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传统与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内涵是企业精神文化即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的物化形式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这里的物质文化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外在部分,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条件,诸如企业建筑的结构形态、企业标识、员工服饰、橱窗标牌、工作环境等,具有物质特性,是企业文化中的硬文化或外显文化。物质文化是其他形式企业文化的平台和基础,通过物质文化的展现,能使人对企业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实质部分,是企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等综合体现,如同人的精气神一样,精神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内在精神支柱。它所蕴含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奋斗目标等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特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鼓舞企业员工面对和接受严峻挑战、成就并超越自我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而成为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的力量源泉。
制度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员结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企业制度,不仅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行为规范保证,也是企业文化不断形成和积累的前提和条件,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制度文化的目标就是让全员自觉自主地融入管理体系,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分子,当作企业这一有机的整体组成部分,共同工作,合力共建。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外观印象和轮廓认知,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企业形象是企业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等三个层次。
企业良好的内、外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内部形象,诸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严整高效的工作作风、规范健全的规章制度等,既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更是一个企业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而企业的外部形象,如企业建筑、企业标识等,则能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果一个企业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信念,培育出的将是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进取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境界,就会有开拓创新的动力和超越自我的信心。思想上有敢为人先的胆识,作风上就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工作上就有敢为人先的作为。这种信念所塑造的内部形象必然会浸润成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使人精神振奋、昂扬向上。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通过思想、意识等无形的规范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加以设计来实现的,它不仅设计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还规范企业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进而规范整个企业的运行方式。所以说,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协调着企业内部、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合肥客运就积极推行“诚信为本、崇德尚新”的核心价值观,“崇德”即推崇高尚道德、敬守社会公德、谨守职业美德、严守个人品德。“尚新”即提倡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员工对企业诚信,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主动学习,主动工作;企业对员工诚信,兑现承诺,采纳员工合理化建议,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对社会诚信,守合同、讲信誉,公平竞争,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崇德尚新”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道德的导向作用,提升群体道德约束能力;就是要建立创新机制,保持创新激情,提升创新能力,传承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让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产生很强的凝聚力,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使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合肥客运在企业文化中积极倡导创造一流业绩、打造一流企业,让每一个员工真正树立“企业兴、我才荣,企业衰、我就辱”的信念,上下拧成一股绳,以一个团队的力量面对竞争和挑战,以一个团队的优势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合肥客运把“一流客运,百年伟业”作为企业愿景,意味着企业必须用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展示给社会一流的客运形象;意味着企业只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永续发展,才能铸就百年伟业的辉煌。要实现这一企业愿景,就必须牢记“服务顾客、发展企业、成就员工、回报社会”这一企业使命,通过为顾客提供温馨的服务,赢得顾客持续信赖与尊重,以实现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尽职尽责履行“服务顾客”社会使命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发展壮大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在实现员工的个体价值,既尽可能地实现员工的物质利益,更致力于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成就自我的平台,让员工与企业同发展、共成长。对社会,企业还必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使命感,把企业当作“社会公民”,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文化的力量渗透于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不同的企业因其工作性质、经营方式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中,还有很多共性的、相通的内容,如可以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文体健身活动、充满人文关怀的节日联谊活动以及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捐资助学活动等等,这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健康素质,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实践中,合肥客运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实施员工健康工程,通过全员健康活动的开展,以乒乓球、羽毛球、登山、游泳、足球、篮球等各类员工兴趣小组为抓手,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健身运动;通过一年一度员工健身运动会的举办,营造积极健康的运动文化氛围,既带动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又展现了企业员工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优秀的、强势的、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可以引导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增进员工对企业的钟爱程度。
由于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因而成为推动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企业文化中的理念信仰等内容,可以在企业战略调整实施之前和实施当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宣传引导、号召鼓动和保驾护航作用。这里,企业的发展战略既是企业文化浸润的结果,又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同向而行,相得益彰,也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合肥客运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其间,就对企业优秀文化基因进行提炼、升华,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对过去的辉煌进行总结,对未来的方向加以指引。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合肥客运提出“服务顾客、发展企业、成就员工、回报社会”是合肥客运人肩负的崇高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一流客运、百年伟业”这一企业愿景,合肥客运不仅向全体员工展现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也提出了必须努力践行“诚信为本,崇德尚新”这一核心价值观,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这些,都为企业向新型的现代企业迈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都是本企业基本特点的理性体现,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行事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企业。不同的企业,正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不断打造着适合自己需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这里,最突出的便是经营文化。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文化正是因各企业的行业性质、经营方式、人员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企业运行中提炼着自己的经营规范,用以统一员工的意志和行为,以促使本企业在行业中获得发展的先机。合肥客运在企业发展中便突出一个“快”字,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决策快、落实快实现变革快、发展快。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着力培育以“微笑服务、温馨交通”为核心内容的服务文化,使“以客为尊,温馨伴全程”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微笑服务、温馨交通”示范窗口,以点带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服务品牌,带动企业的服务品质全方位提升,使企业成为行业中的一面旗帜。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中能够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积累并融于企业内质之中、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企业的发展实力,更依赖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企业的发展要有人才积累,有了人才积累,才会有知识积累和经济积累。人才是知识的载体,而企业文化是影响人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合肥客运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汽车修理、驾驶技术、高效节油等岗位技能大赛,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标兵评选,以及组织开展先进班组、示范窗口的创建等,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企业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在企业选树先进典型的同时,积极参加更高层次的选拔和评比,使在岗员工中有数十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劳动模范、市级劳动模范以及“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更广范围的扩大企业影响,更高层次的展示员工素质。在给予荣誉称号的同时,不断提高劳模先进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在企业营造浓厚的崇尚先进的文化氛围。创办职工书屋,建好职工之家,搭建学习平台,使学习先进、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成为企业常态,打造优质团队,激发创新潜能。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有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更要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在具体实践中,合肥客运做到“两个广泛”、“三个坚持”和“四个结合”。“两个广泛”,即要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三个坚持”,即坚持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持续改进。“四个结合”,即和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和日常管理手段相结合,和争先创优相结合,和创建企业品牌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带来的是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