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晓伟 方玉
食管癌—关键在于预防
□ 辛晓伟 方玉
食管癌预后及存活率较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研究显示,69%的食管癌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了解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食管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型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食管癌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导致食管癌风险增加5倍,长期大量饮酒也显著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其中,饮酒可能是通过影响致癌物的吸收、代谢、转化及影响机体的营养平衡而参与致癌过程,酒本身无致癌性,但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黏膜。吸烟也是食管癌危险因素,且吸烟加饮酒造成的影响大于二者单独影响之和。
2. 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失衡
喜吃热烫食物和进食粗硬食物可能会使食管黏膜受损,易发展为慢性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上皮异型增生等疾病,治疗不及时可能癌变。此外,高盐饮食也是食管癌危险因素,因为过咸的食物会破坏食道及胃的黏膜屏障,使致癌物乘虚而入,造成细胞损伤。
膳食营养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致人体内一些保护性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直接或间接影响食管癌变过程中的启动和促发。
3. 超重及肥胖
肥胖使食管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倍。
4. 化学致癌物因素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明确的人类及动物致癌物。食管癌高发地区喜食的咸鱼、酸菜、虾油、蟹酱等腌制或发酵食品中存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熟肉制品、不新鲜蔬菜、剩菜也是人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另一主要来源。
5. 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是胃食管反流症和巴雷特食管。频发的胃内容物反流后,反复刺激食管黏膜而导致食管黏膜的慢性损害,使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化生为特殊肠化生型上皮,形成巴雷特食管,再发展为柱状上皮异型增生,最后发展为食管癌。
6. 其他因素
食管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较没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增高,但是遗传因素仅占所有癌症发病原因的5%~10%,而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才是目前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因素。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其主要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二级预防主要指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三级预防指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延长生存期。
一级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做到:戒烟、限酒或者不饮酒,不吃过热和过烫的食物。
2.改善膳食结构。注意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多选择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增加摄入多种新鲜的深色蔬菜和水果(如绿叶菜、西红柿、胡萝卜)、粗杂粮(黑米、薏米、小米、燕麦)、各种豆类(大豆、扁豆、豌豆、红豆、绿豆、花豆)。这些食物中的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C、E、叶酸)、微量元素(锌、硒等)及植物化学物(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化合物、有机硫化物、多酚化合物)能够阻止、延缓癌前病变发生或使癌前病变逆转,从而减少多种癌症的发生。
3.限制红肉及加工肉的摄入。主要是由于食用红肉会增加人体血液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加工肉中一般会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用于防腐及增加食物的风味,而亚硝酸盐可以和氨基酸的降解产物在体内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此外,N-亚硝基化合物还存在于红肉、腌肉、熟肉制品、泡菜及剩菜中,对于这些食物应限制食用。
4.限制含糖饮料和快餐食品。这些食物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较低,很容易造成体重增加和营养不良。
5.增加活动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每日至少锻炼30分钟,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并且享受其中。
6.对有家族食管癌病史者,应注意定期体检,必要时行胃镜检查,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7.针对巴雷特食管,可采取手术校正或者再造等方法,消除胃食道逆流,达到清除病灶,避免出现病变的目的。
总之,食管癌确切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某些理化的长期刺激和食物中的致癌物质被公认为是食管癌的重要病因,通过注意改善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大部分食管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