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云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福州 350016)
动静结合艺术手法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周虹云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福州 350016)
动静结合作为我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传统艺术创作方法,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以动衬动、动静互衬四种,被我国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创作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及艺术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动静结合手法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动静结合;表现方式;艺术表现力;意义
我国传统美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往往强调“情”,《毛诗序》中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对于诗歌而言,晋代文学家陆机说晋代文学家在《文赋》中说过“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更以“情”制胜,“情”是其本质,而对于“情”的表现,诗歌往往是借景言情,寓情于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45一切写景都是为了写情,他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无皆着我之色彩。”[2]3的确,同样的自然景色,因观者的心情而产生迥然不同的感受,同样是秋景,在唐代诗人王绩眼里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而在杜牧眼里却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而我们欣赏诗歌作品时,要想真正把握景物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就得从具体的景物描写手法入手,尤其对于“中国古典诗歌而言‘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产生了众多的写景诗”[3]。我们鉴赏此类诗歌时,关键是要从诗人描写景物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古诗景物描写的方式与角度是多样的,总的说来,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而侧面描写中的动静结合便是诗人常常采用的传统表现方式。
动静结合艺术手法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4]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中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写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就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表现瀑布倾泻而下的动态之美。诗人将流动的“水”写成静止的“布”,瀑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极其传神,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生动形象,以静衬动,显现出瀑布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西溪》:“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首句总领,“横木”为静景描写,统摄以下各景,通过此景我们可以想象:在横木下面,河水清澈,流水潺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星光,它涓涓不断,日夜流淌,渐渐消失在山的转弯处,这幅优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就是在“横木”这一静景的衬托下,构成诗歌的美妙境界,也正是在这样一幅美妙背景的衬托下,才使以下句中村女的“登”“采”,白鸡的“飞”“啼”这些动态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二是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4]此法在古诗中运用得最为频繁,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诗家守法”。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所描绘的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中,一阵“敲”声,反而更显环境的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歌的深远意境。王维的《鸟鸣涧》,其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是用声音衬托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鸣叫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的水流声,烘托出山林的寂静。整首诗写云溪夜景的闲静,花落、月出,都是以动态写静,鸟鸣是以声音写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态,因此诗人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苏轼的词《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以动衬静,用有声衬无声,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营造了一个极其安静和恬淡的境界,因此在这个静谧的夜晚,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够悠悠然“倚杖听江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篇作者对人生的反思作好了铺垫。宋代诗人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开篇两句写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在垂柳飞絮的春季,几只麻雀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在砚台上。用麻雀闲步书案、柳絮安卧砚台的动态来衬托书室的安静,从而进一步衬托出“闲坐小窗读《周易》”的静景,这里正是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环境的宁静、读书的投入以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书室的宁静正衬托出诗人的宁静。王维的《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同样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出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更是以动衬静的典范。
三是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4]《文心雕龙·物色》:“物色之动,心亦摇焉。”[5]30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5]309人们的心理与自然形态是一致的。苏轼的《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其中前四句,显然用了以动衬动的手法,因人在船上看山,所以诗人让原本静态的群山在眼前“倏乎过去”,让原本静态的众岭“杂沓如惊奔”,赋予群山众岭以“飞驰”“惊奔”的动态,衬托出舟行之快,这样的描写使全诗情趣盎然。
四是动静互衬,就是既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3]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力之巨大,突出了水神奇的“动”;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突出了山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又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又动中有静,动静相衬,运笔如神。刘攽的《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表现了雨后池上的动态之美。诗中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最早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人,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在写景中最善于将动静巧妙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他田园诗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如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从视觉入笔,由远及近,写静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则从听觉入笔,写动景,由远而近的狗吠鸡鸣的动景,是以动衬静,给宁静的乡村生活带来生动的情趣,更显出自然朴素风格,展现了一幅恬静悠然、诗意醇厚的乡村田园风景。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善于化动为静,以静写动而著称,如他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中“带月荷锄归”一句脍炙人口,历来被文学评论家们称道,最为绝妙的是诗人将流动的“月”写成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极具传神,“带”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寥寥数语就塑造出一个“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者形象。
动静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被后世诗人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唐代诗人。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展现的是一幅在皎洁如银的月光照耀下,郁郁葱葱的松树,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倩影的画面,突出了山中的静谧与清幽;“清泉石上流”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王维在他的《鹿柴》中把动静结合的手法用得更为巧妙,仅用十个字就表达了“空山之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而“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通过“蝉躁”“鸟鸣”的动景描写,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揭示的是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画面,诗人选择“燕子”来勾画春景,春暖花开,泥融土湿,冬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从景物的描写来看,“鸳鸯”与“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反映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向往。唐代诗人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起句“隐隐飞桥隔野烟”,出神入化:在深山野谷之中,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是多么的美妙与神奇啊!令人朦朦胧胧,恍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云烟相映成趣:云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云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隔着这轻纱看桥,使人更觉一种朦胧美。[6]377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后两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同样将动静结合手法运用得美妙生动,优美的山光景色使得鸟儿欢悦,倒映在潭中的影子触动了诗人的心声,使诗人为摆脱尘世的烦忧而内心清静,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在万籁俱寂中,诗人只听到钟、磬的余音袅袅。这是静中之动,更加强化“静”,而禅院的幽静,实际衬写出诗人的心静,从而抒发自己万念俱灭的思想感情。贾岛的《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诗的首联描写出山村的宁静,首先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来以响衬静,接着从视觉上写人烟稀少的静,为以下各联作了铺垫并且与其他各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首句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月落”是静,“乌啼”是动,“霜满天”似静而实动,是动而似静。整句营造出凄冷沉寂的氛围,使人倍感悲苦,诗的第二、三句是静态描写,是环境的静,而最后一句对“钟声”的描写,是动态描写,沉沉的“钟声”打破了天地间的死寂,使人不禁为之心悸!诗人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艺术手法,将落魄者夜泊的特定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常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并将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得娴熟自如,十分巧妙,他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前四句:“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用桃花深处传来的泉水声和狗吠声烘托山中的“静”来,接着用树林深处不时见到鹿的跑动,进一步突出山中幽静无人的境界,最后再点出了“溪午不闻钟”,没敲午钟,说明道士不在了。全诗采用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创造优美闲静的意境。再如他的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首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群喧闹的山鸟飞去之后山中格外幽静,随着一片云彩飘去,更感到特别幽静,以此境界来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运用“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衬托出环境的幽静,为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受诗歌影响,宋元的词曲作家也继承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他们运用此法创作的词曲,往往形成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形象鲜明可感,大大增强了作品如亲历其境的现场感,真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如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几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作者写景时明显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曲中一、二句写长江、写淮山,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大江远山的雄伟壮阔的远景,是静态画面。三、四句镜头拉近,写江帆、写山泉,同样用比喻,描绘出江帆、山泉之疾速飞奔之态,是动态画面。五、六句写晚云和新月的神奇变化之态,又是动景。全曲动静交替、互衬,描绘了一幅变幻多姿、立体壮观的风景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着重表现了作者因丰年而引起的欢快情绪。一、二两句动静结合,着意于静境的描绘,其中“明月”“清风”是静景,“鹊惊”“蝉鸣”则动中寓静,不仅衬托出环境的幽静,更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三、四两句也是动静结合,却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说丰年”,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欢快热闹的氛围。词的下阕,“天外七八个星”与“旧时茅店社林”构成静景,二、四两句山前下起“两三点雨”与“忽见”又写动态,再用“转”字、“忽”字,突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总之,全词选择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乡村景物,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清丽优美、恬静宜人的江南水乡盛夏月夜图,全词活泼自然的情调以及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又如一首夏夜小夜曲,充满诗情画意,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愉悦和丰富的美感。
通过上述对古诗词中动静结合艺术手法表现力的赏析,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古诗词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所产生的绝妙的艺术审美效果:它能够使描写的对象更加有声有色;能够更好地用环境渲染气氛;能够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形成强烈的现场感;能够使描写的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能够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可感,从而真实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等等。总之,动静结合的手法妙处众多,因此被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为其作品增色添彩,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另一方面,诗人们妙用此法,借景抒情,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各种复杂的情感,在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上,推动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并达到了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艺术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的确,诗就是借景言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都是为了写情。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现出诗歌的这一特点,并且创造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在我国传统美学审美价值中意义非凡,可以说它代表了我国文学艺术审美价值的典范,对我国诗歌艺术创作也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孙俊梅.古典诗词写景七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4):498.
[4]中学语文网.古诗动静结合的四种表现手法.[DB/ OL].(2009-02-01)[2004-03-17].http://www.zxyww.com/yuedu/gsw/200902/3115.html.
[5]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朱正平】
Ingenious Applic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Artistic Technique in Ancient Poetry
ZHOU Hong-yun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College,Fuzhou 350016,China)
Dynamic and static technique is the traditional art creation method in the cre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The expressions of dynamic and static artistic technique are to use static creation serving as a foil to dynamic creation,to use dynamic creation serving as a foil to static creation and to use dynamic creation serving as a foil to itself and interactional foil of dynamic and static creation.It was widely used by ancient Chinese poet in poetry creation,which created the splendid artistic state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effect,also embodying the exquisite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artistic technique.Therefore,dynamic and static technique has contributed to us with many classic masterpieces that win universal praise,which are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reasury.Moreover,dynamic and static artistic technique will certainly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future poetry creation.
dynamic and static;representation;artistic representation;significance
I206
A
1009-5128(2014)09-0042-04
2014-03-17
周虹云(1966—),女,陕西蒲城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